搜索
大梁的头像

大梁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003/06
分享

生活的强者,美丽的心绪

       ━━谈谈黄金秋及<<整理心绪>>的有关事

      面对又一个灿烂的十月,农民们忙着收割的是粮食和欢乐,而我们将收获什么?是迷惘?是失落?还是一年里所有的牢骚?

这时,只有我们年青而沉着的文学骄子━━黄金秋先生,他端坐如神含而不露,静静地做着诗歌散文集<<整理心绪>>文稿的最后一次校订。

说真的,听到黄先生的<<整理心绪>>要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消息,我心里不免有种浅浅的妒忌和深深的敬佩。

黄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怪” ,因为每次下班之余看到他,都是他潜心读书或者在推敲自己的作品,有时会硬拉着我们听他朗诵再逼着我们给意见,渐渐地,我探险般地和他成了朋友,一起出去吃饭,一起参加活动,对他的了解也慢慢多起来。

黄先生首先是位自强不息绝不屈服的人。

7岁时,黄先生刚刚读小学一年级,就“公开发表”了他的“处女作”━━因为被父亲无辜打骂愤而写了一张大字报,控诉父亲“不分青红皂白”的行为,因为有的字不会写,他就聪明地用拼音代替,然后公开张挂在院子前的石榴树上向围观的村民们示众,让身为中共党员和干部的父亲哭笑不得:“我在文革都没有给人贴大字报批判,你倒胆子不小!”

黄先生自己回忆说:他被父亲打骂时从来不躲不闪,却很会讲理,往往把父亲说得哑口无言,于是父亲肝火更盛,更试图用武力征服他━━“虽然我不能触及你的灵魂,但是我要触及你的肉体” ,他却更加有理,所以和父亲陷入了恶性循环,“因为我是不肯屈服的冰,所以严重伤害了征服欲强的父亲的自尊罢……” 他微微笑着,顽皮地说,“那时家里人深信我会成为超级优秀辩护大律师,所以爸爸妈妈吵架时就会请我作法官,听取两边陈词,然后我下判词调解,哈哈……”

1989年的夏季,他14岁时,曾经因为父亲的长期打骂和对社会变故的绝望而离家出走。虽然是第一次出门,他却有胆有识,乘坐长途巴士和火车,辗转临沂、枣庄、薛城和泰安几个陌生城市,终于站到他仰慕许久的泰山顶上,虽然当时乌云遮天,他没有如愿看到异常壮观的日出胜景,但是在这趟艰难的征途中他战胜了自己,树立了战胜苦难绝不屈服的勇气!最后,当他在深夜里跑步60多里回到位于乡镇的家时,父母正一无所知地看电视吃宵夜,完全不知道这个孩子带了19元零用钱却旅行500多公里爬了中国第一名山的事迹,他也静静地洗手,然后坐在桌前吃饭,母亲偶然问他:“你去哪里啦?” 他不经意地回答说:“我去泰山了!” 把父母吓得差点把饭碗扔掉!

回首往事,他很骄傲地说,他带了19元钱出去,回来后却能剩下一块九毛钱,当然,中间包括他在旅途中卖掉5斤粮票所获得的收入一块五毛,在人生第一次的旅途中做了人生第一次小生意,否则只剩下四毛钱,真是惊险准确。

正是这种好强能干的性格,黄先生小小年纪就扛着大旗独闯天下了。

他不甘平凡,他要做一名沉默而勇敢的行者,在躺满荆棘的前方踩一条自己的路,所以将满腔的热情和心血投向了他所热爱的文学新闻事业。这种精神是我敬佩但却不曾具有的。

黄先生同时又是一位享受生活、作风严谨的人。

他交了很多知心的朋友也读了很多经典的书,吃了不少生活的苦头也尝到了生活的甜头,在社会的风风雨雨里沐浴洗濯,流了那么多无声的泪,却总是微微笑着,以最灿烂的一面悦己悦人。<<整理心绪>>是黄先生在20岁之前的生命里的情感体验和最生动的总结。他把广泛散布在各处报刊的作品收集起来,把成长的忧伤和纯真的微笑收集起来,把这些少年的血泪和挚情收集起来,铸成<<整理心绪>>的璀璨篇章,来告别那些情感漫溢的岁月。

他相信此后或许无能为力再有这种突破,所以我敢断言:下一段落该是黄先生小说创作的一个崭新时期!他会一如既往地为之奋斗的。

然而,真正地认识黄先生却是在他的散文和诗歌中。

“红尘自有痴情种”。黄先生不仅在文学新闻事业上是个“痴情种”,在爱情追求上也一样执着。比如“……袭一身轻柔的婚纱/你款款而来/踩着我心音的鼓点/走向梦海/走向心湖/用思念的千千结网打捞/你是我清亮亮水灵灵的新娘!”( 诗歌<<梦里,你是我的新娘>>)勾勒出一位多么清纯多么诗意的梦中新娘的形象!再如:“……假如你是我的妻,我一定要温柔地待你,在每一个周末黄昏,我要携着你的手,或者还有我们的孩子,在夕阳如血、萧鼓如诉中看那黄河东流去……假如你是我的妻,我不会再让你伤心地哭泣!在每一个月上柳梢头,我要浅斟一杯酒,在半醉半醒中为你写出最美丽的诗句……”( 散文诗<<假如你是我的妻>>)

或许,爱情是这个世界唯一能够永恒的东西,也只有爱情才是才子们所颂扬的主题。黄先生曾经是立志于做一个当代“情圣” 的,所以他没有因为寂寞就随波逐流,而是甘于寂寞,等待他想要的真爱和幸福……“总渴望在我已日臻20岁的前夕捕捉一个契机,将那被世人讴歌被自己仰慕的丘比特神箭袖起,藏在我虚怀若谷的世俗衣袍里……等待爱情,即便是如同‘等待戈多’那样被失望击溃每一份希望,也决不放弃我坚贞的性灵和痴情的双眸来换取世俗意义上的满足……等待爱情呵,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即使要我做一千世的和尚,等你一万年,我也愿意!”( 散文<<等待爱情>>)

多么挚情的向往,多么炽热的情怀,哪个少男少女读此,能不为之泪垂?但是,红尘滚滚,多少痴情人都只换得一把离情别泪。黄先生无比早熟地经历过内心的挣扎,看穿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所以,他保留激情与纯情,保留浪漫与温柔,却不奢求不强求,他所向往的那种朴素而古典的美丽,或许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够找到,所以他发出感叹:“何处是我温暖的归宿?何时又有伊人默守那一份虔诚一份痴情倚烛光寒案而瞑期期然待我于浪子千年的返途?……早已明白那绯红灿烂的容颜、婀娜娉婷的风姿经不住虚荣的诱惑和恭维的甜蜜,趋于湮灭……那美丽的风景呵━━跌入金钱与权势的魔掌,又怎能不于岁月的剥蚀中,随风而化呢?……与美丽女人无缘━━我以及囿守于这方寸心田而未随物欲肉欲横流的世俗所逐波泯灭良知的人们,不能不哀叹!”( 散文<< 与美丽女人无缘>>)

梦会有醒的时候,心也会有碎的时候,洒脱是一种境界,执着也是一种境界,黄先生看得透彻,却未必能够舍得:“……当你的背影轻轻拨落我无力的目光之羽/酸涩的眸子贮满雨季/爱落无痕……爱落无痕/情逝无觅呵/━━不要将你背影离去……”( 诗歌<<别将你背影离去>>)

那些“瑰丽多彩” 的“女人风景” 吸引了他,诱惑了他,最终也伤害了他。但他没有半点哀怨和后悔,相反,爱使他更坚强了!“我和伊纯粹是不在一棵树上当叶子,但脉脉相通、息息相闻,彼此叠印和投影成陆离的光斑幻影,彼此厮磨了一段花信风,伊便曳曳摇姿成另一棵树的风景,我便囿守于青春的橄榄影,直待躯体枯黄,凋零于枝梢,做相撞于空、相聚于地的落叶梦……”(<< 整理心绪>>自序)这些爱意融融的文字,无处不闪露着初恋的等待、相思、迷惘等美丽的光芒,无处不听到黄先生那颗浪漫、柔情、炽热、豁达、善良的心在跳跃!

“躲在城市的中心,写作或散步,其实是陷入了呼吸困难的高原气候里!”现代化给我们带来了生活方式的冲击与改变,但未必带来了情感上的充实与快乐,相反,现代人的困惑和堕落只会日趋加深,对此,黄先生是深有感悟和见地的,在散文<<城市的忏悔>>中,他沉痛表示:“在这个城市,这个消灭清纯的灵魂与矫健体魄的地方,我已深深地由衷地感到城市的恐怖和恐怕。在我的眼中,城市已不再是文明的象征一道精致的风景线……城市是显贵们操纵世界的游乐园、放肆声色的烟花巷、屠戮生灵的演武场……我们要么附从大户的权威钱势,要么抗争!”继而,他认为现代人有反省和忏悔的必要:“让我们作一次心灵的忏悔!在这阴霾晦暗的城市风景里,寻回那一抹曾失去的清纯笑靥……否则,在躯体还来不及僵硬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已经在为自己举行安葬弥撒!”在这个基础上,他要寻找孤独、寻找一种“不是性情上卓然孑立” 的孤独,而是一种“心底的清静” 的孤独:“蝉愈噪而林愈静,这世间愈热闹则孤独愈可贵!”( 散文<<孤独也是美丽的人生>>)

“没有发高烧般的激烈,没有泣鬼神般的哀恸,平平淡淡无怨无悔,那是一种隽永而忧伤的美丽!”(散文<<孤独的美丽>>)由于认识到孤独的可贵,所以很久的一段时间,黄先生宁可在外面一个人漂泊,享受孤独,孜孜不倦地读书和创作,完成了<<整理心绪>>的许多佳作, 也成就为一名敏锐优秀的编辑记者。

“按捺住浮躁的枝柯,打扮起失落的笑脸,收拾行囊、整理心绪,我还要远征……”(<< 整理心绪>>自序)也就是说,深秋阳光灿烂的北京,在<<整理心绪>>的有关事宜了结之后,黄先生就要走进北京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这块文学的最高殿堂伏案苦读,去继续他那永远不朽的梦想、去丰满他那双搏击长空的翅膀,几年之后,我们见到的黄先生也将是另一副勇气和模样!

那么,<<整理心绪>>也就是他将要留给我们最好的东西了,既然如此,将以上的随笔赠给<<整理心绪>>,算作一片单薄然而浓情的嫁衣吧!(1994-9-30)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