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延数百里的群山之中,有一座苍翠奇伟的巨峰突兀而起,遥望如擎天柱直插云霄,这就是抱犊崮。该崮海拔580多米,主峰位于苍山县下村乡境内,以独有的“雄”、“奇”、“险”、“秀”而著称。
在苍山县工作期间,由下村乡党委工作人员王玉文的向导,我慕名去踏访了抱犊崮。凭着对抱犊崮深厚的感情,他对有关崮的每一个传说和典故都了然于胸。
相传东晋年间,道家葛洪看中了抱犊崮这一幽静的去处,投簪弃官,打算隐居于此。可是崮周全是峭壁陡岩,根本无法牵引耕地的黄牛到达崮顶。葛洪于是抱着牛犊上了崮,在宽阔的崮顶上耕种。后来皇帝敕封葛洪为抱朴真人,抱犊崮因此得名。
行走在弯弯曲曲的盘山路上,远远就可以看到抱犊崮拔地通天,鹤立群山的身姿。到达崮的山脚下,便是北方名刹——灵峰寺。从寺内残存的碑文和出土的唐贞元一十九年的石碑来看,该寺始建于隋朝,至唐朝时香火最为鼎盛,成为当时国内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由于抱犊崮以天险著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导致战祸不断,灵峰寺也多次被战争所破坏,现仅存佛楼、钟鼓楼和三棵千年银杏树了。
灵峰寺内有“禅音谷”、“老鹰台”、“飞来石”、“刺猬出山”、“蛤蟆洞”、“菩萨崖”、“一线泉”等景点。“老鹰台”怪石嶙峋、高不可攀,只有老鹰能在其上栖息繁衍;“飞来石”好似神兵天降,挡住了人们的去路;“月蟾洞”位于禅音谷的峭壁之上,曲折幽深,相传里面居住着月宫被贬下凡的蛤蟆,据说有时还发出刺耳的叫声……
绵延至山脚的“通天大道”是登崮的必经之路,由千余级青石台阶组成。拾级而望,崮身宛如高高的圆杯倒扣于山峰之上;于山腰回望,连绵的群山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至崮巅,则峭壁如刀削,山石裂缝纵横,古柏倒挂,尤其西面的巨石从主峰上裂开,裂缝深不可测,可容纳十余人。崮上洞府迭出,有桃源洞、水帘洞、十八罗汉洞、黄龙洞等,或深邃莫测,或甘泉喷涌,令人流连忘返。
抱犊崮顶部面积约有40亩,尽管古人垦种、隐遁的踪迹已无法寻找,但可以隐约分辨出石祠、地穴的痕迹,以及两处水池,誉称“天池”。站在崮顶,感觉神清气爽,豁然开朗。据说抱犊观日是非常壮观的景致,在天气晴朗的清晨,举目东观,丹阳冉冉跃出云端,甚至还可以看见云水一色的东海呢。
一边踏访着雄、奇、险、秀的抱犊崮,一边听着段段精彩的典故、轶闻或传说,再想像那古人抱犊山中隐的情趣和乐趣,自己不免也悠然自得起来。长期生活在喧嚣、浮躁的现代城市里,能适时来到这里让思绪放飞、让心情穿越一下是多么惬意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