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林省临江市到长白县,有一条风景优美的鸭绿江滨江大道,犹如一条碧绿的丝带,环绕在长白山山麓。
鸭绿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南麓。鸭绿江古时候曾叫马訾水、益州江、虚江、目爱江、崖江。据记载,当时居住在江岸上的人,看到江上野鸭成群,江水呈碧绿色,像鸭头绒一样好看,故将江命名为鸭绿江,并一直延续至今。
鸭绿江的发源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某年,这一带遭遇了开天辟地以来的大旱,长白山的动物死亡过半,兽中之王东北虎便逼着梅花鹿去天池引水。梅花鹿吃尽苦头,幸好遇到在天池里沐浴的仙女,在她们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守卫天池的独眼龟,引来天池之水,解救了长白山的生灵。梅花鹿因此成为长白山地区美好、圣洁的象征。
临江市至长白县的滨江大道大约有200公里,从四道沟开始,到十四道沟结束。中国边境的这一边尽管蜿蜒曲折,但行起车来赏心悦目,处处皆景致。我们需要随时控制车速,来欣赏两岸的美景和对岸神秘的朝鲜。真是一江潋滟水,两岸异域情。
你看鸭绿江的对岸,白云像大团大团的棉花,在山顶和半山腰间飘荡。但美中不足的是,朝鲜农民砍去山上的植被,种上粮食,让山坡像一块块补丁一样满目疮痍。其实几十年前,我们也是这么开山辟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最后又不得不退耕还林。
朝鲜多数的村落都坐落在适合种水田的山沟或平川地带,房屋别具一格,屋顶呈四面斜坡形,以谷草、稻草或瓦片覆盖。远看上去中间平、两头翘,立如飞鹤,屋顶的线条均为缓慢的曲线和曲面。墙壁多是用秫秸和泥土制成,门棂上糊着透明的纸或玻璃,而且多数没有圈院墙。
在一处休息地,我们拍摄完沿江的风景,和路过的一位当地老乡攀谈起来。这位老乡的老家居然是我们临沂莒南大店镇的,他很小的时候就随父母“闯关东”来了吉林,如今六十岁了,仅回过一两次老家。他感叹说,山东老家的发展、变化太大了!
据老乡讲,小的时候,中朝两国交往密切,两岸的人们可以自由往来,像走亲戚一样来回趟过鸭绿江,两国的政府也不怕百姓偷渡。可现在不行了,你看我们这边也拉起了铁丝网,主要是两岸的经济形势发生了严重分化,朝鲜那边怕把自己的百姓“腐蚀”了,我国这边也怕那边偷渡入境。
我们这才注意到,对岸朝鲜的村边都有荷枪实弹的驻军,在村中、村头不间断地巡逻,还有清晰可辨的岗哨和暗堡。据说仅滨江大道这段,就有上百个。他们防的,主要是自己的国民“叛逃”。而我们中国的边防军,则是开着车负责日常巡逻和维护边境的安全,没有他们那种如临大敌的紧张劲。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对岸就是朝鲜的第二大城市——惠山市,两个城市之间的鸭绿江也多有狭窄之处,可以近距离地观看对岸的朝鲜。但每一个岗楼都有朝鲜士兵把守,因此拍起照来尽量不能引起对岸的警觉。
长白是惠山的重要贸易口岸,可当天朝鲜那边有重要的全国纪念活动,惠山那边的口岸因此暂时关闭。我们只能站在中朝大桥的中间线上,算是一步在国内,一步跨入朝鲜了。
汤是朝鲜族饮食中最不可缺少的,尤其狗肉汤是首选。狗肉富含蛋白质、低脂肪,对人体有滋补保健功效。狗肉汤则呈乳白色,将辣椒粉、香菜、酱油、盐、韭莱花、葱、姜、蒜等放入锅内,再加上狗肉熬成汁,调入汤中更是味道鲜美。老家的大哥热情好客,请我们饱尝了一顿这样的特色美食。
这次是盛夏,沐浴着习习的凉风,我们饱览了鸭绿江的波澜壮阔和长白山的郁郁葱葱。但据说深秋的长白山万山红遍、鸭绿江绚丽怡人,真的希望秋日再来长白山!(201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