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梁的头像

大梁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003/17
分享

骆马湖畔识霸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正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这首词句,让我抽出国庆长假的空闲,走进了项羽故里,认真去认识这位悲壮的英雄。

宿迁自古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中道、扼二京咽喉”的优势,清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五次驻跸。在市区南郊、古黄河与大运河之间,一个又称为“梧桐巷”的地方,便是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生地。

这里既有汉代民居的特点,又有宫殿式的建筑风格,前院为高大的汉式石阙,透着帝王般的霸气;中院以英风阁为主,立有项羽的高大塑像,四面墙壁则嵌着项王生平的十二幅浮雕,如项羽举鼎、吴中起兵、巨鹿救赵、鸿门设宴、垓下突围等等。英风阁前的霸王鼎高近三米,气势雄伟,铭文记叙着项羽不朽的历史功绩。在这花园式的庭院里,还有相传项羽饲养乌骓马所用的拴马槽,相传项羽当年手植的古槐等,尤其古槐树貌奇古,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但仍枝繁叶茂,曾被一位美国的植物学家誉为“天下第一槐”。

自幼跟随叔父项梁长大的项羽,少年时就志向高远、膂力过人,相传双手能举起千斤的大鼎;二十四岁时起兵破秦,杀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是农民起义军中豪气盖世、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在与刘邦的楚汉相争中失利,感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

刘邦和项羽的争战,虽一成一败,但其成败不足以论英雄。对于其悲壮短暂的一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这么歌颂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给予充分肯定:“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毛泽东为纪念南京解放的胜利,则在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批判地提及了项羽,意思是项羽在鸿门宴上,为了名声放走刘邦,最后搞得自己乌江自刎,也就是没有抓住有利时机,因此丢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此时解放全中国的形势也是如此,毛泽东面对有人所提的“划江而治”断然否决,认为这与项王在灞上的“沽名”如出一辙。

从令人悠然怀古的项里出来,便是美丽的骆马湖。传说这里本是蛮荒之地,因为天宫里初生的小龙驹惊吓了正在做寿的王母娘娘,盛怒之下降旨二郎神斩杀小龙马,老龙马挺身而出代子受过,被贬下界,才使原来的不毛之地汪然成湖,所以称为骆(落)马湖。

其实骆马湖并不是什么神马坠地而成,而是1194年黄河夺淮,大量泥沙堵塞水路而积成。建国初期,国家为治水将骆马湖作为滞洪水库,之后又将库区移民,才形成蓄水量约八亿立方米的大型人工控制湖,换来了淮海平原百万亩土地的旱涝保收和大运河的畅通无阻。

骆马湖水资源丰富,湖中长有菱角、莲藕、轮叶黑藻等各种藻类浮游生物,湖底生长着青虾、银鱼、赤眼鳟等五十多种鱼类,其中银鱼、青虾、河蟹被称为“骆马湖三宝”。面对宽阔的湖面,如果有兴趣乘上快艇,可以享受飞奔骆马湖的速度与激情;还可以租上支小舟,全家人边划船边看风景,更是一种心旷神怡的乐趣。

第七届江苏园博会保留下的园林公园也是休闲的极好去处。它依骆马湖而建,以湖泊湿地为主线,将园林艺术与丰富的水生、湿生和沼生植物结合起来,营造出了生机盎然的特有景观。时值金秋,美丽的骆马湖畔丹桂飘香,万余种花卉和植物缤纷呈现,漫步其间,设计独特的各类展园尽收眼底,让人流连忘返。

返程途中,忆起一整天的景色,不由得轻轻哼起那首经典的老歌——《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人世间有百媚千抹∕我独爱爱你那一种……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2013-10-30)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