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年间,柳正和王林两位大人同在朝为官,脾气相投,关系很要好。王大人的太太生了一女名叫玉兰,年方六岁,天资聪慧;柳大人的夫人生有一子,年方七岁,生就天庭饱满多主贵、地角方圆不受贫,眉清目秀长得很俊,名字叫柳青云。
这天,柳大人和王大人拉起了家常,互相问起家有几个另郎、几个另爱。柳大人说:“我只有一子,年方七岁。”王大人说:“我只有一女,六岁。”两位大人心想到一处,都说:“那咱两家做门儿女亲吧!这样大人们要好,孩子们也好。”说定了,他们各自回家和夫人商量,两位夫人也满心欢喜。柳家向王家送了丰厚的聘礼,亲就定了下来。过去是男女授受不亲,父母给孩子定亲,孩子们是从来都不见面的。
日子过得快,朝中为官十年,两位大人都卸任告老还乡。柳青云从小在京城读书,已经长成了个子高高的俊书生,被父母带回老家柳家屯继续攻读诗书;玉兰小姐也长成如花似玉的俏姑娘了,已经是描龙绣凤、刺绣编织样样精通,也被父母带回了老家王家庄。两家大人们也商量过,准备再等几年孩子大了,就男娶女嫁,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地把婚事办了,也算了了一生的心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天夜里不知什么原因,柳府突然失了大火,救也没能救下,一夜烧了个片瓦根绝,房屋、家具烧得一干二净。这可怎么办?人说经了大火当时穷,当时就没有房子住,想想祖坟那边还有几间看坟的草房,就没办法搬进去先住着再说了,家奴院工也叫他们先回家了,柳家老少三口可就到了难处。
福无双降,祸无单行。柳老爷连吓带急,一病没起来,请了郎中也没治好病,不多的日子就去世了,撇下了娘俩。青云读不成书了,也不会做什么营生,日子过得磕磕绊绊。这样过了两年多,娘想起来该给儿子办婚事了,穷也瞒不得丑也避不得,只好叫儿子去王府那边说说实情,求岳父母关照关照。
第二天一早,母亲叫柳青云去了岳父家。二十来里路,青云一上午就到了王府见了岳父,拿出当年爹在世时给定的婚约,求岳父帮忙把婚事办了。王大人一看,青云虽然文质彬彬、相貌不凡,可身上的衣衫破旧,想必是家境败落,于是打心底里烦得慌,心想:“你柳家穷到了这种地步,还想娶我家的金枝玉叶?真是妄想!”可明明又有婚约在此,无法抵赖;有心变脸,面子上又过不去,忽然心生一计,“我不如来个鱼目混珠,以假乱真糊弄过去这桩婚事,以后把女儿找个富贵人家嫁了,不是两全其美吗?”就陪着笑脸说:“青云你们都不小了,我想给你们办了婚事,你们自己过日子,我就不用操心了。就选个良辰吉日来迎亲吧!”然后给了青云些银钱,打发走了。
王大人急忙回到后堂跟夫人商量,夫人也说:“不能让自己女儿上穷家受苦,也不能叫女儿知道了此事,她是个烈性子。不行叫我的贴身丫鬟会云去,替小姐出嫁。”会云听夫人一说,满心欢喜,因为那日她上客厅给老爷送茶,见过柳公子,衣服虽然破点,但人长得可是世间少有,“这样的俊男子,我上哪找?他家再穷,也比我在王家为奴强!”于是满口答应,“愿为夫人和老爷分忧。”王老爷一再嘱咐会云,“顶着小姐的名字到柳家,一定别说漏了嘴。三天回门以后,就永远别再回王府了。穷日子富日子由你自己过去吧!”会云连连答应。
柳青云回家对母亲说:“岳父很仗义,给了银钱,叫我选个吉日去娶亲。”母亲也觉着王家还算不孬,没嫌弃柳家穷,就拿出家里所有的一点积蓄,凑在一起租了台花轿,选了吉日直奔王府娶亲。这边王家也把会云打扮好了,送上花轿抬回了柳家。新娘子下轿,拜了天地,入了洞房。柳青云揭开蒙头红子一看,妻子生得十分俊俏,胜似天仙一般,心里喜爱无比。
第二天新娘子就起来做饭,十分勤快,婆婆也很高兴。只见儿媳妇虽然长得俊美,但走起路来、做起活来前看是个丫鬟女,后看也是个小梅香(通常代指丫鬟),不像大家闺秀,心里想:“难道老王林给我的女儿是假的吗?不会吧!”因为柳夫人是大家闺秀,看人也能看个七七八八的,尽管心里七上八下,只是没说出口来。
三日回门,青云和娘子乘车回到王府。小两口坐在客厅喝茶,王老爷叫丫鬟们好好伺候,等吃完午饭就打发姑娘姑爷回家。四个丫鬟春桃、夏莲、秋菊和腊梅,见会云坐在客厅和姑爷嬉笑着喝茶吃饭,想到原来同是丫鬟,现在还得伺候她,心里不平,十分地气愤,但老爷吩咐的也不敢说什么。春桃心想:“我去告诉小姐,来治你!”就假装上茅厕,于是大跑小跑地一溜好跑,气喘吁吁地跑到了后花园小姐的绣楼。
这时,小姐正在绣花,见丫鬟春桃跑来报事,问:“什么事情慌成这样?”丫鬟就把会云如何出嫁,如何和柳姑爷在客厅嬉耍的事一五一十地对姑娘讲了个明白。小姐是个烈性子,一听此事那还了得,就一口气憋着,一时缓不过来,“咕咚”一声栽倒在地,杏眼一翻不省人事。这下可把个丫鬟春桃吓个半死,尿了一裤子,赶紧抱着姑娘连哭带喊,连捶后心带搓胸口,嘴里还说:“多嘴的丫鬟,该死的丫鬟!”人不该死终有救,姑娘终于醒来,三魂回体又复生,“哇”地吐了一口粘痰,缓过气来了,吩咐春桃:“拿鞭子来,我要去打贱奴小会云!”
走着说着来得好快,客厅不远就到了。这阵子柳青云刚好到茅厕去小解,只有会云在客厅里。只见姑娘怒气冲冲地拿着鞭子,会云见了连忙跪倒,口喊:“姑娘饶命!”小姐哪里听,照着会云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这时柳青云正从茅厕里出来,听见客厅里有哭声和骂声,慌忙来到客厅一看,只见娇妻跪在地上,一个女子面带怒色正用鞭子狠打娇妻。“人人都说我妻俊,此女比我妻俊十分!”见女子粉面通红,赶紧抓住女子的手,说:“小姐你息怒,为何痛打我娇妻?”
只见女子把手中鞭子一扔,用手一指,破口大骂:“柳青云,你柳条子穿鱼双瞎眼,给你破瓦你当金砖。你当她是哪一个?她是丫鬟小会云。爹娘嫌贫爱富贵,拿着丫鬟替我身。你当我是哪一个?我是你妻玉兰柳家的人!”柳青云恍然大悟,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想到被王林骗,喜的是见了娇妻女婵娟,娇妻俊美又贤良,是世上无双的女娇娘。
青云忙问:“贤妻,你说这件事情怎么办?”玉兰说:“父母不仁我也不义,赶紧收拾回咱家里。”会云跪在地上,抓住小姐的衣衫哀求说:“小姐,我跟你们回去,你是主来我是奴,伺候姑娘姑爷把床铺!”青云说:“这件事情不是会云的错,错也是二位父母的错。到家后,你为妻来她为妾,你为正来她为偏。”玉兰点了点头,说:“也只好这样。”小姐吩咐下人,把她私房里的金银细软拾掇了一大车,带着会云往外就走。王老爷和夫人在后宅听见,赶忙出来阻拦,哪里拦得住。玉兰对爹说:“你们嫌贫爱富,你们等着吧,女儿不坐大轿不走娘家,柳青云不中高官我也不来走娘家!”小姐说完这些话,驾车直奔柳家屯。
回家来,和柳老夫人说明事情,老夫人非常高兴。王玉兰把银钱拿出来重修柳府,招来家奴和院工,由会云执掌家务,柳府又慢慢兴旺起来。王玉兰昼夜与柳公子伴读,熟读诗书三年整。京城开大考,玉兰送柳公子京城应试。村外上马,玉兰说:“相公,京城高中早还乡!”洒泪而别,马跑远去。
柳青云三篇文章多锦绣,状元及第头一名。皇帝龙颜大喜,赐给八抬大轿、一千人马回家祭祖。这真是高官得中衣锦还乡,全村人迎接,状元旗高竖,唱了八天大戏光宗耀祖,那才叫热闹来。
玉兰对丈夫说:“柳状元,我要走娘家啦!”这才是夫贵妻荣,玉兰夫妻坐上八抬大轿,带领人马直奔王府而去。再说王老爷夫妇在家,听说柳青云中了头名状元,女儿坐了八抬大轿走娘家,心里羞愧难当。家人来报,说状元大轿已到门口,老两口忙出来迎接状元大人和状元娘子,巴不得脸上有张狗皮蒙面,就红着脸、厚着个面皮迎接进府,说了一些好话,“当初都是老糊涂,千万别上怪!”柳青云和玉兰不计二老的前嫌,前事不提,双双下拜二老爹娘,老少欢喜,扶起摆席庆贺。
这就告诉后人,不要嫌贫爱富贵,穷也没有穷倒的,富也没有扎住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