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车往的十字路口,一个圆形的,一眼望不到全貌的花园坐落在道路正中间,圆形的边缘是笔直冲向天空的黑色铁质围栏,结结实实地包裹住中心的植被,花木扶疏,郁郁葱葱,比人高出很多,骑上自行车伸手也够不到顶端的枝桠。
这是来往于厂区大门到各个家属区的交通要道,每天早晨七点开始,这个圆盘路口便繁忙起来,十分钟后,从四个岔路口奔涌而来浩浩荡荡的庞大自行车队,开始紧密地贴着中心圆盘开始环绕,两人一组、四人一排、前前后后地聚集成一个个密集的队伍,逆时针行驶,骑向自己的出口。自行车越来越多,马路的宽度已经被用到极致,叮铃叮铃的车铃声远近交织在一起,大声打招呼的声音、爽朗的笑声在圆盘中的绿叶间穿行,他们穿着统一的厂服,相互点头微笑、招手,短暂地问好后便分散开来,头顶的大喇叭唱出柔和的乐曲,还有女性广播员字正腔圆略带清脆的话语:“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带动着车轮的热情滚滚向前。直到七点半,上班打卡的最后一刻,尘土渐弱,热闹的路口随着音乐的停止渐渐归于平静,园中的树木也沉寂下来,不再摇晃,偶尔还有身着厂服的年轻人屁股离开车坐垫,站起使劲蹬着脚踏,一阵轻风拂过,绕过圆盘,往厂门疾驰而去,留下还在招手的树枝,在向他告别。
在那个热血奋斗的八、九十年代,这个属于洪都厂区的交通要道,大家都亲切地称之她“圆盘道”。从天空往下看,她周围连接着厂区、家属区、商业区、休闲区,缤纷的色彩点缀着道路四周,像姑娘衣衫上秀美的图案,圆盘是那枚绿色的纽扣,在她白皙的皮肤上散发出珍珠的光彩。
上小学的我不走这条道路,所以很少经过她,对她陌生又好奇,只有周末去公园、去超市会看见她的身影。我跳起坐上母亲的自行车后座,看着眼前高大的围栏和一些伸出围栏的枝头,目光使劲朝里头扫去,却无法穿透,神秘又期待。
初中生活的开启,让我和她有了亲密的接触,每天的上下学,必然经过她,晨起的阳光照耀在她嫩绿的枝芽上,露水闪耀着光芒,星星点点。骑车绕着她,摇曳的树影摆动在我的身上,轻拍我的肩膀,送我顺利地到校。等到放学,自行车大军又集结完毕,一齐冲向她,经过她的身旁,奔向家门的路口,喇叭里依旧是甜美的女声,车铃声也从我的手里弹出,告诉她我的到来,下班的人群速度比早晨快了许多,壮观的车队迅速分散开来,没有人停下跟她说再见。
夜晚,她换上了深绿色的外衣,依稀的灯光穿透不过她的身姿,散步的夫妻、购物的老人、玩闹的小孩,走过她的身旁都忍不住向里张望一番,想要发觉她是否偷偷戴上新的花环,重绘身上的图案。我也会往里张望,伸手触碰她的树梢,看不清她心里的秘密,只有想象她的美丽。
新世纪到来不久,她面临着全新的改变。拼搏奋进的厂区职工,要给她新生。依稀记得是2002年左右,主干道新溪桥路启动亮化改造,她也随之更换了容颜。拆除了围栏,平整了她的衣裳,修剪了她的秀发,她也愈发的自信了起来。不再遮掩自己,张开双臂,把我们拥入怀中。开放的花园,是她第一次把内心展现在我们眼前,中间竖立起一座亮闪闪的雕塑,正面苍劲有力的“腾飞”二字是她的新目标,背面的“洪都航空 展翅鲲鹏”是她扬帆的信念。于是,我们更加热爱她,亲近她。每天,我们都会看见她意气风发的神情,沐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自行车少了,电动车多了,人们更加快速地从她身旁穿行,回头看着她关爱我们的目光,温柔又有力量。
厂区的人们自发地来到她的身旁,坐在她的怀里,嬉笑玩耍,大声歌唱。牵手的情侣也加入其中,依偎着坐在花坛边,向她展示爱情的甜蜜,长辈们摇着蒲扇在她的脚下唾沫横飞,诉说着厂房的变化,技术的进步。我也加入其中,跟着妈妈靠近她,感受她的新变化。第一次来到正中心,原来她那飘逸茂密的长发,修剪成干练精神的短发,色彩斑斓的花朵插在她的发梢,褪去了青涩的模样,成熟的韵味弥漫在空气中,钻入每个人的心头里。
围绕在她身旁最近的,是老一辈口中的灯光球场,那时的我并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只知道,每次来到这里,可以玩耍,滑旱冰、打乒乓球,开心是球场的标签。昏暗的走廊里,并没有很多灯光,但打开那一扇扇门,点亮了快乐的火把。
她的东面,是年岁比她还大的公园,这个不大的户外休闲地方,是父辈和我们这辈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大门口的红墙瓦顶,古派建筑风格彰显着他沉稳的性格,洪都公园四个金色的大字,至今依旧站立在大门顶端,俯瞰着厂区的变迁,也见证了她的成长。
她的北面,是一家传奇的超市,刚开业的时候,取名新世界,地方不大,却因为物品质量好,价格实惠,吸引了厂区的人争相抢购,每天下班,门口总是停满了自行车、电动车,购物完下楼,跨上自己的自行车,路过她的身旁,心满意足地回家。
属于那个年代的新华书店,是我们上学孩子的天堂,放学或是周末,进入书店,找一本喜欢的书籍,席地而坐,沉浸在文字的世界中,一待就是大半天,透过书店的窗户,可以看见圆盘道里的雕塑,矗立在阳光下,昂首向前。这时,她的目光穿透在书店的书架上,移动着,经过我们的身旁,安静却充满热情。她知道,我们是她腾飞的翅膀,羽翼渐满。
遥溯往昔,当初教五展翅飞向云端,如盘古挥斧劈开航空纪元;当强五刺破苍穹的身姿出现在声音前方,银白色的机身,照亮了混沌长夜里自力更生年代的勋章;当K8的翱翔划出优雅的轨迹,那些图纸上的公式正化作云端的诗行;当L15腾跃云霄,凌厉的空中变向,是洪都人用过失速机动向牛顿力学递交的战书。这些圆盘道上空呼啸而过的身影,是她仰望星辰的力量,当她褪去青涩,展露雄心,刻在身上的腾飞二字传遍千家万户,展翅鲲鹏的豪迈气概,激励着洪都子女翻越高山,蹚过泥泞,踏上一个又一个新征程的台阶,身上重若千金,脚下步履不停。当我们挥洒汗水,疲惫不堪的时候,她那温柔又坚毅的目光扫去我们心中的阴霾,美丽的面庞出现在眼前,从她那娇羞内敛无法看透的心房,到去除围栏,把心底的志向毫无保留地镌刻在前行道路上的时候,她何尝不是历经千辛,忍辱负重,奋发拼搏,才铸就了今日的辉煌。岁月的蹉跎,未曾磨灭她的斗志,更未在她的脸上留下烙印。她的光芒不仅照耀着我们,也改变了她附近的色彩。
灯光球场的翻新,一座宏伟的洪都体育场霸气地站在她的身旁,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文艺汇演等等是体育场学会的新技能,面前的广场是新春佳节焰火礼花的聚集地,璀璨的烟花围绕着她,点亮了她眼底的光。新华书店的老去,是她难以挽回的遗憾,她无法再看到我们埋头读书的背影,但我们已经长大,成为她日渐丰满的羽翼。那个曾经叫作新世界的超市,也在她的身边成长壮大,更大的空间,更丰富的商品,成为洪都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名旺中旺,寓意非凡。
高中到大学,我与她的交流少了很多,放假再路过的时候,她还是那样温柔又坚定地伫立在那里,不曾改变。很多见证她成长的老一辈航空人已然逝去,长大的我虽然没有回到她的怀抱,但她依旧微笑着欢迎我,轻轻拉着我坐在她的身旁,听我讲述外面的世界。
城市的发展迅速而又残忍,2017年开始,厂区随着市政规划陆续搬迁。这个因厂而兴,有着十多万人居住的地方已然老去,那个到市中心叫“去南昌”的洪都人要去往新的家园,前行的步伐无法停止,2021年,城市高架的延展工程来到了这里,圆盘道也完成了她的使命。
那年的秋天,她执着地坚守到了最后的时刻。不知她是否曾泪珠滑落,感慨时光的无情,是否心中充满不舍,牵挂着远行的我们。当工程车缓缓驶入其中时,她是否曾期盼能在航空新城中现身,这一切,我无从得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认识她时,我还是个孩童,而她已历经艰苦、困难、疯狂、奋斗的年代,扎根于每个洪都人的心中。当我和她亲密接触时,她是温柔的、坚定的、朝气蓬勃的,她不断地改变自己,适应新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装扮自己,俏丽的身影带给我们美好的回忆,不断的影响我们,用她坚定的决心和信念,带领我们攀登新的高峰。
当教练机再次掠过湛蓝的天空,俯瞰这片土地,已然不见她的身影,城市的高架就像一条长长的拉链,连接着这头到那头,而那曾经闪着珍珠光彩的绿色纽扣,系在了每一个洪都人的心头,紧紧地,不再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