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一场杜鹃花之约
大山的呼唤
在去年的秋天,杜鹃花就向我们招手了——明年春天当我盛开的时候,可要来看我啊。我和小敏说,会来的,一定会来看你的。
那会儿,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我们忙着在茱萸树下朗诵“遍插茱萸少一人”呢。其实,我们那时候的心情并不像王维当初那样孤独惆怅思念亲人,我们只是借用了他的名诗名句,这样显得我们很有文化。我们是欢欣鼓舞的,因为我们第一次看到了红的像红宝石一样的山茱萸,稀罕得不得了,忙着和它合影留念。
大山里的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刺激的喜欢的。岳西县姚河乡马石村,我们已经在夏天秋天和它亲密接触过了。那么,春天的马石村漫山遍野开遍了杜鹃花的马石村又是怎样的惊艳呢?一个冬天都在盼望中度过。就像盼望一场心仪的约会。再说了,心仪对象已经向我们发出了邀约,更令我们急不可耐。
春风浩荡了好几次后,4月来临。城里园林绿化带的杜鹃花噗噗地开着,像营养充足的婴儿,鲜艳肥嫩,好看是好看,可就缺点儿什么。我把图片发给山里的李老师看。李老师那个大脑,别看到了城里木呆呆的,可回到自家的山坳里,就像上了润滑油,灵活得很呢,立刻领略了我的意图,马上回复,山里的杜鹃花还待几日才能盛开,或许下周就能来了。我们有个小群,小敏看到了,立刻说,那我们就下周去。她比我还心急呢。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
我们在下一个周末,4月16日终于出发去赴我们的杜鹃花之约了。我的女儿还有小外孙源宝同行。源宝自从上次随我上山去看过茱萸后,就念念不忘那个大山和大山里的李爷爷了。这次带他去看杜鹃花,简直也是迫不及待了。女儿更是请了假也要去的。谁不想一睹大别山杜鹃花的风姿呢?那是一年中的盛景啊。错过了就要等一年。
16日傍晚,我们抵达马石村李老师的家。小狗灰灰是认得我们的,跟前跟后摇晃着尾巴,替主人欢迎我们的到来。
女主人在山上摘茶叶,还没回来呢,李老师则忙着烧火做饭。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也是山里人最忙最辛苦的时候,新茶集中上市,时间不等人,必须争分夺秒。为了减轻李老师家的负担,我们自带了许多熟食,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尽量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在这里,我们也找到了家的感觉。大山里有个像家的地方,真好!
星星出来了,一闪一闪,布满天空,让寂静大山里的夜晚充满了原始的神秘和引力。源宝欢呼雀跃,这比他在城里的天空看到的星星不知道要多出多少倍。他看到了北斗七星,还认出了我叫不出名字的这星那星。最近一段时间,小家伙痴迷太空外太空,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如数家珍。末了还特别强调,现在只是八大行星了,木星因为太小,而被排除太阳系了。其实,我也是对山里有星星的夜晚非常迷恋,那是小时候的一种回甘。有星星的地方才有童话。一个人的童年,如果没有星星可仰望,没有对着满天的星斗发呆幻想过,是多么大的缺憾啊!所以,我非常希望源宝的童年没有这些缺失。如果不带他到山里来,这种缺失是注定的了。现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天空都不可能繁星满天了。仅有的几颗星星无力地眨着眼睛,没有激情,没有幻想。
游走在杜鹃花盛开的山坳里
四月的大别山如花季少女般明媚鲜妍,所有的植物都处于生命最昂扬的勃发期。不比初春,植物们还在拼命挣脱冬天的枷锁,略显羸弱。
杜鹃花以大红色和玫红色居多(还有粉色、黄色、白色等),当它们在春天怒放的时候,像一团团彩霞在大山中飘舞,翠绿雄伟的大山,此刻分外妩媚妖娆。所以,杜鹃花又叫映山红。大别山上映山红开了的时候,是春天里最美的风景,没有之一。
李老师带领我们向更深的山坳进发。他说,山越深,杜鹃花越茂盛。其实,在山道两边的崖壁上,时不时就有一簇杜鹃花探出头来,我们够不着,但可以仰望。
山崖上的杜鹃花枝条挺拔纤细,花朵秀美鲜亮。都是一团团一簇簇扎堆在一起,不管不顾地昂首挺胸,自顾自地飞扬跋扈,野性十足。天地之大,风儿之劲,舍我其谁。这些山里的杜鹃花山里的映山红啊,自由奔放如你,灿若云霞如你。你的精气神,足以让我们膜拜。你的盛世容颜,足以让我们尖叫。你植根在巍峨雄伟的大别山上,也和这大山一样透着英雄气概。想想城市花坛里花盆里的那些杜鹃花,真有点为它们难过。
我们继续往山上前行。杜鹃花越来越密。远远就望见了在山路前面的一个弯道处,高崖上一大片盛开的杜鹃花,粉色的大红色的和玫红色的,交相辉映。阳光正好,蓝天白云。看这些花一定是仰望,仰望花儿连同蓝天都在我们的视线之中,蓝天成了花儿的底衬。花儿们在高高的山崖上喷薄而出,枝丫凌空,像展翅翱翔的飞燕,划过碧蓝的天空,恣意洒脱。又似彩练当空,焕彩流光。那是怎样的夺人心魄啊!我们拍照,可惜手机拍不出它们十分之一的俏丽俊逸。只好安慰自己,我们来过了,我们看到了,我们没有辜负四月的大别山。
小敏指着前面远处的山坡要我看,原来是一大簇粉色的杜鹃花开在半山腰的密林中。万绿丛中,一团仙雾,云蒸霞蔚,飘飘缈缈。我心醉神迷,恍恍惚惚,看了又看,久久不愿离去。这样的景色,只有大别山的深山密林中才有啊
李老师说,多年前,山里的杜鹃花真叫多。后来受利益驱动,有人就挖杜鹃花去卖,破坏很严重。卖到城里的杜鹃花虽说是野生品种,可是一点精气神都没有了。现在,严禁买卖,杜鹃花慢慢又多了起来。但还没有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也在心里默默祈祷,愿杜鹃花儿再也不要遭到盗挖了,大别山才是它们的家,故土难离,让它们在自己家里快乐地生长吧。
朋友圈里也有人晒出到大别山看映山红的照片。那欣喜快乐的神情,和我们一模一样。映山红是四月的主旋律,是大别山的花仙子,是大别山的花魂。美好的四月,大家都不想辜负。
正是茶叶飘香时
马石村是岳西翠兰的主要产区。这里海拔高,产出的叫翠兰的绿茶最纯正,透着兰花的芬芳,馨香极了。茶叶是村民一年中的重要收入来源。所以每年四月的采茶季节,村民都要不分昼夜辛苦劳作,把最新鲜的嫩芽采摘下来连夜烘焙,及时上市。
李老师家的后山上有一大片茶园,不上化肥不打农药,真正的野茶。每年也就能产出不到百斤茶叶。自从喝过李老师家的茶叶后,我把别的所谓名茶都丢到一边去了。
这里海拔高,茶叶开摘要比低海拔地区迟十天半个月。那些追求喝明前茶(清明前采摘的)的,就喝不上这里的岳西翠兰了。由于不上化肥不打农药自然生长,又加之高海拔,这里的茶叶一直到清明节后才能开摘。我们到来的时候,也是李老师家最忙的时节。我们于心不忍来打扰,又不能错过杜鹃花季,真有些为难。好在李老师一家也不把我们当客人,我们也不把自己当客人,互相也就相当自在随意了。
李老师的夫人是个勤劳的山里女人,每天清晨5点半就起床到后山上采茶去了,中午回来匆匆忙烧饭(绝大部分茶农中午不回家只吃干粮),吃过后立刻又上山了,一直要到晚上7点左右才下山来。一天十多个小时的辛劳,只能采摘4斤多草(当地人称鲜茶叶叫草),4斤草才能出一斤成品新茶。这些当天采摘的草当天就要加工出来,用炭火人工烘焙。
采摘的草小小的尖芽芽,碧绿碧绿的,躺在竹篮子里,简直太养眼迷人了。凑上去闻闻,清雅又浓郁的馨香直扑鼻腔,熟悉的味道,就是岳西翠兰那独有的兰花香。
烘焙它们时,下面铁盆里装上烧红的木炭,再把茶叶放到一个大竹罩上,竹罩罩在木炭盆上,定时不断给茶叶翻个,直到烘焙好了才行。这样的工作,每天都要到夜里12点才能结束。李老师家的茶叶坚持最少烘焙两次,要是遇上阴雨天就烘焙三次。他说,只有这样精心制茶,茶叶的清香才能充分激发出来,口感才上佳。难怪李老师家的茶叶,喝过的人都说,好香啊。要不是亲眼所见,真不知道制茶的艰辛,也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野茶。
第二天下午,我们从山里看过杜鹃花回来时,李老师的夫人还在后山上采茶呢。我和小敏手脚并用地爬了上去,山坡很陡,植被茂密,相当难爬。我们看她采茶,也学她的样子采茶。不敢造次,怕采摘的不符合标准,浪费了茶叶,我们也就是摆摆样子拍拍照而已。
小狗灰灰和另一只小狗黑黑看我和小敏爬山艰难,就给我们引路,看我们摘茶拍照,也跟着起哄跑过来跑过去。下山更难,小狗就在前面示范走Z字型路,走几步停下来回头看我们走,当我们缓慢走到跟前后,小狗又继续领路,直到把我们领回平地。我们大声表示感谢,小狗们似乎听懂了,摇晃着尾巴,相当有成就感呢。晚上吃饭时,小狗灰灰在饭桌底下不时触碰小敏的脚,小敏会意,给它夹了几块肉吃。灰灰是在要奖励呢。人要是干活多了,也是希望有奖励的。
源宝对采茶也很感兴趣,在山坳的茶园里拉着妈妈来回疯跑。他感受着天地间的自由自在,也感受着青山绿水的美好。他看到了茶叶的嫩芽芽,知道了茶叶是怎么来的,也闻到了茶叶的馨香。末了摘了一小把嫩茶尖尖放到我手心,要我保管好带回家去喝。我也很稀罕这一小撮鲜草。回家后,学这样子在炉子上简单烘焙一下,泡了一杯茶喝掉了。这杯茶制作粗糙不合规范,可依然带着兰花的馨香,透着大山的空灵。这杯茶里有我对那座大山那片茶园最美好的回味。
春笋鲜美
每到春天,进了超市,我眼睛就四处晙寻——有春笋吗?春笋上市了吗?那迫不及待的心情,就和大山里正要破土的小笋尖一样,无论如何都是抑制不住的。
当然了,呼啦啦一阵春风后,春笋会在最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你的面前。瞧那模样,活像头尖腿短的矮矬子,裹着棕色的皮衣服躺在那里。这要是人长成这模样,怕是很不受待见。可是春笋要的就是这模样。只有这样的春笋才鲜嫩美味。
春笋无论怎么做都是好吃的。
清炒笋丝。把春笋切成细细的小丝,开水焯过捞出,用小葱炸锅,再和青椒丝一并清炒出来。那颜色那味道,青绿嫩白清香扑鼻,正和了春天的模样。
做腌笃鲜。把春笋切成滚刀状,下锅焯水捞出,再和火腿(叫刀板香的咸猪肉也可)猪蹄膀,三样一并放到砂锅里,再放上清水用慢火清炖,不要放任何佐料。炖出来的汤就是一道著名的徽菜,叫腌笃鲜。那味道,只有春天里才能炖出来。让你吃过后,还想着下一个春天快快到来。
春笋烧五花肉。春笋切成厚块状或滚刀状都可,下锅焯水捞出,五花肉炒至出油,放入料酒酱油葱姜大料等,闷一会儿,再放入春笋,倒入开水漫过食材,盖上锅盖中火炖烧,直至水大半干收汁,就可以出锅啦。你可以想象,红烧五花肉的肉香和鲜嫩的竹笋香,二者互相渗透的结果吧。保准你吃了还想吃。吃了上顿,就想着下顿,赶紧还要去买鲜竹笋。
还有好多种做法,就不一一赘述。你看我,每天忙得不得了,就围着鲜美的春笋转了。
呼啦啦又一阵春风过后,超市里一个春笋也没有了。鲜美的时令菜就是这样的,如白驹过隙的光阴,如惊鸿一瞥的美人,那都是瞬间的事。要是老能吃到看到,就不稀罕了。望着超市里的货架,我怅然若失。那就等来年春天吧。
车到马石村虽已是傍晚,可天光还亮,站在李老师家门口宽阔的平台上,可清晰地看见远处起伏的山峦和近处苍翠的茶园修竹。突然想起了什么,现在还有竹笋吃吗?非常不好意思地向李老师发问。李老师笑了。他说,有的是,你要多少有多少。你看这后山上全是竹笋,都来不及挖,也没人顾得上吃,任其生长。都过了吃春笋的时令了,这儿还有?我的口气里明显带着惊讶又惊喜的声调。我们这儿的节气要比山下迟十天半个月左右,竹笋正是鲜嫩的时候。你看门口的这棵香椿树,还没有摘芽子呢,知道你们要来,就等着你们来后再摘也不迟。的确是的,我们吃香椿芽的节令也早就过去了。到了山里,还能有香椿芽吃。这又给了我另一个惊喜。实在是惊喜连连。
我说,我想吃五花肉烧春笋。小敏也跟着附和,五花肉烧春笋太好吃了!感情小敏也是春笋爱好者啊。李老师说,好,没问题。说着就拿着一把砍刀走了。我和小敏,还有女儿小外孙,只顾在大平台上喝着李老师为我们泡的香气弥漫的岳西翠兰,享受着山风的吹拂,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眨眼的功夫,李老师回来了,手里拿着三个大竹笋。原来他到家后面的山上挖竹笋去了。源宝稀罕地跑上前去观看,我们也一阵呼叫,大竹笋、大竹笋!李老师对我们在山里的一惊一乍,早已习惯。蹲下来剥竹笋,一层又一层,鲜嫩的白胖子出来了,爱煞人也。李老师顺手又把靠根部的笋肉都削掉了,只留下最鲜嫩的那部分做菜。我们大叫,这个也是能吃的,好浪费啊。也是的,超市里买一个竹笋,得十多块钱,大一些的更贵,都舍不得这样削着吃的。李老师说,山上太多,管你们吃够。
晚餐,一盘五花肉烧春笋端上来了,我们也顾不得吃相,只管捡里面的竹笋吃。竹笋嫩到都有些绵软了,但不失劲道,裹挟着山中的野气和竹笋自身的清气,外加五花肉的浸润加持,那口感,比我们在城里自己家烧的要好吃几倍。想想也是,竹笋才从山上挖出来半个多小时,而且全是最嫩的部分,这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美味,最慷慨的馈赠。如果不是到大山里来,在大城市里,你就是再有钱,又能如何?
我们都有些晕乎乎了。难道吃竹笋也能醉人?非也。我们不是在吃竹笋,我们是在品尝春的滋味。春天的一切美好,都凝聚在了此时的舌尖上。必须晕乎乎了。
第二天,李老师又要上山挖竹笋了(我们顿顿都有竹笋吃)。我们赶紧跟上,就连源宝也不顾山高坡陡,硬跟着也上了山。山上全是竹林,一根根高昂挺拔,苍翠秀美。竹子下面到处都是竹笋,数也数不清。尖尖的头露出地,粗粗的根扎着土。我思忖,这要是运到城里该多好,李老师家能挣不少钱呢。可惜了,人工不够,物流也不畅。
很难想象,这些柔软又坚硬的竹子是从那么嫩的嫩竹笋长成的。我们人类的小婴儿,若干年后也是一位顶天立地的汉子呢。脆嫩和坚硬,看似不协调。其实,原本是一物,在不同的时间段,展现出不同的模样而已。许多事情需要时间的加持和耐心等待。
密林深处,我和小敏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我们人生第一次挖竹笋。找不准位置,几刨子下去都挖不起来。最后挖了一个后,就开始花拳绣腿地摆样子照相,好不欢乐。正事还得李老师上阵,他对着竹笋的根部,只那么一两下,轻松就刨出了一根大竹笋。源宝急忙把竹笋抱在怀里,这下子可知道竹笋是怎么来的了。来到大自然中尤其是大山中的源宝,像只小野马,欢蹦乱跳,也不叫苦叫累,大开眼界,长了知识。比他在家里看绘本,玩玩具强多了。
临走的那天上午,李老师上山挖了20个竹笋,要我们带回城里。傍晚刚到家,我和女儿就赶紧分送给了左邻右舍。邻居们都很稀罕这从山里带来的新鲜物,笑得合不拢嘴。我也很有成就感,吹牛说,是我们早上才从山上挖下来的,新鲜着呢。
山花烂漫
杜鹃花怒放的时候,山里其它的野花也在争相斗艳,这大好的春光谁都不想辜负。如果说杜鹃花是山花之王,那它们就是百花仙子。
刚出村没走多久,正忙着欣赏杜鹃花呢,突然看到,不远处的崖壁上一团淡紫色的光晕在阳光下闪动。是紫色的杜鹃花?李老师说,不是的,是野紫藤花。是紫藤花啊?!我们十分讶异。没想到还能看到紫藤花呢,又一个意外惊喜。
山里的节气的确比城里要迟十天半个月。白居易他老人家感触最深。公元817年初夏时节,暮春时节,怅然若失的时候,在深山老林的大林寺竟然看到了刚刚盛开的桃花,那份惊喜持续了一千多年。《大林寺桃花》喷薄而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老先生道出了他的感受,顺带着把我们的感受也一并表达,这就是共鸣。一千多年来这共鸣声始终回响在春天的山谷中!
今年春天,为了看紫藤开花,我往黑池坝边的紫藤花架那儿先后跑了四次,就这还是没能看到满架的紫藤花,只能望着架顶子上稀稀拉拉的那几缕聊慰自我。听说紫藤花拌面蒸了非常好吃,总有人不顾一切的去捋紫藤花,能够到的地方,片花不剩。那一架子的紫藤花哪里经得住那么多老饕的惦记。
紫藤花开在高高的架子上,粗壮的藤条,令人感受了时间的厚重;一串串花儿如紫葡萄随风悠扬,仪态万千,又像紫风铃摇摇晃晃,仿佛都能听到风铃发出的悦耳声响。春天里的万紫千红,哪里能少得了紫藤的身影啊。站在紫藤架下,你会遐想无限。仿佛紫藤花幻化成紫藤仙子,带着你乘着春风的翅膀,遨游在大好的春光里。可这一切,一年又一年被“美食家”们给吞食殆尽。一想到紫藤花,我都有些抑郁了。
把这个说给李老师听,李老师非常惊讶,我们这里从来没有人去吃紫藤花的,没听说紫藤花还能吃。现在也是紫藤花盛开的时候,等会儿能看到好多呢。话音未落,溪水对面有一大簇紫色的花团印入眼帘。比较远,隔着一条溪流,在空灵苍翠的大山上分外妖娆,亦真亦幻的朦胧美,简直就是一幅最天然的画卷。
这些紫藤花,不是开在崖壁上,就是开在高山里,很难近距离欣赏。多少有些遗憾。正惆怅间,车子突然停下来了,开车的小敏率先看到了路边靠山涧处有一大片紫藤花正迎风摇曳呢。能有不停车的道理?赶紧下车,看见了、看清楚了,紫藤花啊,终于走近你的身边了。一串串的紫藤花,密密麻麻的挂在树枝上,随着山风婀娜摇曳。鲜亮粉嫩的小花朵,清新自然的淡紫色,还有翠嫩的新绿叶,那蓬勃的生命力,在巍峨的大山里在空旷的苍穹下,令人炫目。
我心中的紫藤花就是这般美好。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观看到野生的紫藤花盛开。圆了那个曾经美好的梦。
有些事情,心心念念寻寻觅觅,未必如愿。但心中的那份喜爱和追寻不曾放弃,美好的愿望或迟或早就会在不经意间实现。我们与紫藤花的邂逅,有力诠释了这个道理。
山里的野花实在太多了,我们所到之处,山花烂漫。脚下就是野花盛开的山路。白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红色的、高高的、矮矮的、伏在地上的、开在小枝子上的、小如米粒豌豆的、大如手掌的、柱状的、球状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些野花无论多么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野性洒脱、昂扬奔放。它们自由自在,开成自己想开点样子。
在一处树林下,有一大片紫色的鸢尾花恣意昂扬地盛开着。那深紫色有些高傲冷艳,那花瓣却又妩媚多情,谁看到都会心动的。要是在城里,这得吸引多少人的目光啊。可这根本不是鸢尾花所要考虑的。只要春天一到,它们该开花的时候就可劲地开美美地开。谁说我开花是为了吸引人的目光?那个洒脱劲。
清晨,我在后山坡上散步,看到一大片柱状的黄花格外俏丽。似曾相识,难道是羽扇豆?好像又不是。赶紧查询,原来芳名叫南丹参,是一味中药呢。其实许多野花野草都是中药。
去年果实累累的那几棵茱萸树,经过它们身边,有老朋友的感觉。此时,满树的小黄花已经败落,小小的茱萸果子端坐在小花心中间。又一个生命周期正在展开。思忖着今年秋天是否还来这里和它们相会。我实在是太喜欢它们了。
源宝对路边一大片小白花很感兴趣。仔细辨认,原来是草莓花。以前在家里的花盆中种过的。再细看,绿色的小草莓露出了头。我告诉源宝,这就是你吃的红红的大大的草莓开的花,草莓小时候很小,是绿色的,就像你现在也很小,将来也是要长大的。源宝对这个比喻心领神会。他说,我要长到爸爸那样高是吧?我说,当然了。在这片山花烂漫的土地上,源宝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2021、5、17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