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个生命突然向你展开它的柔软,你会看见自己心底的温柔正被轻轻擦亮。—题记
一夜春雨,阳台上绿萝长出新藤,沿着防盗窗蜿蜒攀爬。在某个写稿的深夜,我盯着电脑屏发怔,忽见一片心形的叶子从窗帘缝隙间探进来,在台灯下投出碎影。
这株被我随手摘插的植物,不知何时已长得这般蓬勃,用它的绿意温柔地漫过我的窗台。就像那些曾在生命里相遇的人—替我推平板车的乡邻、在低谷时给予支持的亲朋,帮我勤工俭学的校友等等,他们都是照进我生活裂缝里的光,让我在平凡的日子里,听见生命拔节的声音。
前几日,在小区南墙发现一株蒲公英。它的根长在墙根的裂缝间,周围是坚硬的水泥土。想来生活在这贫瘠的裂缝间,它一定经历了暗无天日的煎熬,以及带着疼痛的挣扎。但是,所有的苦难都没有挡住它向往春天的决心,它终于绿意盎然地挺立在春风里,并且绽放出了亮丽的花朵。
在时光的裂缝中,这一株蒲公英,虽然平凡、渺小,诞生于毁灭与重生的交界处,但其生命力极其顽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它总能找到生存的希望。
这就是生命。
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抑制。或者,正是这一株裂缝中的蒲公英,因为墙壁的遮挡,水泥墙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却显得坚韧无比。
生命就是这样被环境限制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生命原本就是拼搏。而最令人赞叹的是,你看那片长满石头的山上,石缝间生长着不少参天古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一切生命在它们面前都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顽强地从石缝长出来,向上、向上。向上是多么的艰难,扭转地,旋转地,每一寸树皮都结着伤疤,每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
然而它们终于伸展开繁茂的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高山峻岭间,盘根错节地从一个石缝间扎进去,又从另一个石缝间钻出来,像犀利的鹰爪抓住了栖身的岩石。甚至,这一株株松柏的根须要爬满半壁山崖,累累的山石仿佛被一根粗绳紧紧缚住,由此才能迎击狂风暴雨,才能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地。
或许生命的本质,就是一场漫长的相互照亮。就像萤火虫提着灯笼穿过黑夜,不仅为自己找到方向,也让同伴看见光的轨迹;就像种子在石缝里扎根时,泥土里的蚯蚓悄悄为它松了土,路过的蝴蝶又带来远方的花粉。我们在感动中学会温柔,在被需要时获得力量,那些看似微小的善意与牵挂,终将在时光里长成支撑彼此的枝丫。当我们凝视他人的生命时,看见的其实是自己灵魂;而当我们伸出手时,指尖触碰的不仅是别人的温暖,更是生命与生命之间最本真的呼应。
我蹲下身去仔细瞧,蒲公英的叶子很窄小,可能是因为它们寻找不到足够的营养吧。三两片薄叶,叶脉是那么细微。可见它们的生存是多么艰难,是那不定的风将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石缝中,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之际,它们并没有泄气,而是将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墙缝里。可喜的是它们能和泥土里的其它植物一样享受到阳光的温暖和雨水的滋润。
所以,它们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坚硬的墙缝中竟生长出倔强的生命。
在离南墙不远处,还生长着一棵蒲公英。这棵蒲公英长得可茂盛了,远比墙缝中的那棵要长得茁壮。墙缝中的蒲公英因水泥土的贫瘠而不能拥有众多的叶片,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叶片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只有它的根坚强地深长到墙缝间狭小的间隙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迎击暴风雨的侵袭。
望着在春风中摇曳的蒲公英,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蒲公英生长在艰苦的环境中,却坚强地生长着。它何尚不是一首诗?它就是一首励志的诗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证明自己没有辜负春天的明媚。
很多时候,并不是生活中没有诗意,而是我们缺少一种像蒲公英一样坚强的意志,缺少一种以诗意的方式生活下去的勇气。其实,哪怕一株植物也有命运的多舛,更何况我们?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诗到处洋溢着,凡是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诗。”是的,诗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棵萌芽的小草,一朵摇曳的小花,一片新生的叶子……这都是一首首绝妙的诗。它们悄悄地在大自然中生长,等待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寻觅,去靠近。
我想,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没有谁的生活会一直完美,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看着前方,满怀希望所向披靡。做一只笨鸟试着飞更高,哪怕跌倒的狼狈被嘲笑也要记得微笑,横冲直撞也要飞到天空之上。坠落、破碎,掉入深渊,但也终会被托起、被治愈,无所畏惧。不可否认,生活磨掉了我一部分的勇气和梦想,但我不再迷茫,漫天的星光,有一颗是我的理想。不要害怕生命中不完美的角落,不如勇敢打破生命中的裂缝,阳光就逐渐洒满其中。当在迷雾散尽后,天光大亮,我看清了远处的灯塔,奔走在漫漫时光中,我终成为我故事的主角。
当生命的种子在狭小的裂缝中努力向阳而生时,我看到了生命顽强的样子—原来每一次感动都是一颗星星,当它们在时光的夜空里彼此辉映,便照亮了所有平凡而珍贵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