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颗微不足道的星星学习—可以微弱,但要有光。
门轴转动惊落槐花如雪,铜钱绿锈沁着暮春雨凉。油条摊叫卖声穿过数年晨雾,却追不上攥硬币飞奔的小小少年。
檐角蛛网筛碎阳光,瓦当上狸猫踩着旧日足迹巡游,断断续续的犬吠声像揉皱的糖纸,拼不出凤仙花染就的童谣。爬山虎又绿砖缝时,影子被乌云揉碎又消融—有些东西终究只能沉默相望,时光要走,该拿什么挽留?
站在老屋前,望着斑驳的墙壁和破旧的门窗,我忽然读懂了母亲,老屋是她给往事抓的药方。掉漆的八仙桌,似乎是治愈风湿的良药,漏风的雕花窗,好像有治疗失眠的作用,就连房梁上那窝叽叽喳喳的燕子,都是治心慌的偏方。
老屋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饱含着故事和情感。人生于土地,归于土地。我们这些飞走的“燕子”,年年春天归来,轻啄一口旧泥,便又能撑过一年的思念,将那份对家的眷恋与温暖深深刻在心底,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依靠与慰藉。
推开时光大门的那一刻,庭院里的槐花正簌簌飘落。多年未曾转动的门轴发出悠长的叹息,蜘蛛网将阳光筛成细碎的金箔,轻轻落在褪色的青砖上。我站在时间的坐标轴上,看见无数个自己重叠在门廊下—八岁抱着西瓜奔跑的,十岁踮脚打枣子的,十二岁碰碎青瓷盆的,都在尘埃里浮沉。
从此,尘埃不再是令我厌恶的存在,而是一种生命的常态,正如四季更迭,春去秋来。而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就如同生命中的一粒尘埃,即使微小,亦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尘埃里的光,不仅是坚守者不屈的灵魂,更是心怀大爱的温暖。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屡遭贬谪,却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在逆境中创作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以诗词的光辉照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后人;又如李白,虽仕途不顺,却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般洒脱豪迈,在文学的天地里纵情驰骋,用诗句抒发豪情壮志,在困境中绽放出耀眼的文学之光;再有杜甫,自己身处困境却仍心系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喟叹,其仁爱之心如熠熠生辉的暖阳。他们在人生的尘埃里,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闪耀出永不磨灭的光芒。
如今,这尘埃里的光,多是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身影。建筑工人在炎炎烈日下,挥汗如雨,一砖一瓦搭建起城市的高楼大厦,“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他们历经艰辛,不惧劳累,为无数人铸就温暖的家园。环卫工人,晨曦微露时已在街头忙碌,用手中的扫帚清扫出城市的整洁,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默默滋润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虽身份低微,却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螺丝钉。
其实,无论尘埃,还是那一束光,我更喜欢尘埃落定后的宁静。
当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悄然隐没在地平线下,天边最后一抹绚烂也归于平淡。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时间的脚步,在宁静中缓缓前行,带着一种不可言喻的沉稳与安详。这便是尘埃落定后的世界,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那么宁静。
曾几何时,我们都在生活的洪流中奋力挣扎,为了那些看似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及的梦想,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与泪水。那些深夜的痛哭、烈日下的汗水、无人喝彩的日子,终将在某个转角变成惊喜的礼物,交织成纷繁复杂的情感,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然而,当一切繁华落尽,当所有的喧嚣归于平静,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真正的美好,往往就藏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平凡之中。
尘埃落定,意味着一段旅程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起点即将开始。它让我们有机会停下脚步,回首过去,审视那些曾经的欢笑与泪水,那些成功与失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学会了珍惜。我们不再为失去而懊悔,不再为错过而遗憾,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次的经历,都是生命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此刻,我站在宁静的老屋旁,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平静与满足。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曾经困扰我的烦恼与忧愁,在时间的洗礼下,都化作了微不足道的尘埃,随风飘散。而我,就像是一颗经历了风雨洗礼的种子,终于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准备迎接新的生命轮回。
尘埃落定后的宁静,是一种超脱,也是一种重生。它让我们明白,生活不仅仅是追求物质的富足与地位的显赫,更是寻找心灵的平静与精神的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放下,学会释怀,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于是,当夜幕降临,星辰点点,我轻轻地闭上眼睛,让心灵在这份宁静中遨游。我知道,无论未来有多少未知与挑战,只要心中有爱,有信念,有勇气,我就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因为,每一滴汗水都在雕刻未来的轮廓,每一次跌倒都在积蓄崛起的力量。命运从不会辜负努力奔跑的人,因为努力本身,已是生命最灿烂的勋章。
在浩瀚的宇宙中,那些“熬过去”的瞬间,终成星辰,而那一颗颗星辰都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我们每个人也如同那些星辰,即使身处尘埃,也总有一束光,穿透岁月的迷雾,让生命在尘埃里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