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艾溪湖,是站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二十三楼。临窗府首观看艾溪湖,其状如明镜,其型似少女的身姿,被环抱在绿树丛中。天气刚好是晴天多云,艾溪湖上朦朦胧胧,薄雾茵茵,水波涟涟,像是一块深蓝的天空掉落在大地上,美丽多姿。
艾溪湖与东湖、西湖、前湖、象湖统称为南昌城内五大湖,改变着南昌“七门九州十八坡”的老旧状况,构成了南昌市“五湖带江、阁塔相望、六桥跨江、山环水绕”的生态城市新格局。艾溪湖则以其柔和安然之美嵌于英雄城南昌之东的高新开发区。南昌自古盛产艾草,尤兴中医。据说,这里曾有艾田数亩,葱郁茂盛,因溪水穿田而过,当地村民称它为“艾溪”。沿着艾溪溯流而上,有洼地数顷,溪水汇聚于此,经年累月便形成了汪洋之势,于是便成了“艾溪湖”。关于艾溪湖的成因,当地还有个美丽的传说:一位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女子在艾溪边种艾,因丈夫外出行医数年未归,该女子便在艾溪边等候丈夫归来。终于有一天,梦见丈夫化为艾叶随溪水而来,该女子便跳入溪水之中化为艾溪湖柔美的水体。之后,艾溪湖的整个水面也变成了那位女子的体态。美丽传说渲染了艾溪湖的神秘,而这份神秘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规划下,她的柔情重新被生态化唤醒。
依窗远望,艾溪湖水与蓝天相映,上下天光,浑然一体。各种飞鸟于水天之间自由飞翔与歌唱,气象十分壮观,俨然有洞庭之魂、巢湖之姿,武大东湖之秀,鄱阳湖之势,其美虽不可与西湖一比高下,但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艾溪湖之美,还美在其周遭的湿地环境丰腴,绿化与建筑层次分明。瞧,那舞榭亭台,那田田荷池,那片片鱼塘,那依依杨柳……皆是它的淡装浓抹总相宜。
下得楼来沿湖漫步,时序正好是五月,早开的百花虽然凋落,但湖边湿地上的奇花异草仍然开得嫣然,笑得灿烂,长得葱茏。尤其是那些惜春、守春的花儿,红得如火、黄得养眼、粉得娇嫩。它们都以各自的姿态开得娇艳,香得醉人,美得撩心,有如大小不一的星光闪耀在艾溪湖湿地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将其装扮得生机盎然,美丽如画。
艾溪湖虽然占地面积只有2500余亩,但站在湖边眺望,仍有烟波浩渺之势、气吞万里如虎之感。因为是初夏时节,湖边当然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那放风筝的孩子,那陪伴父母休闲的儿孙,那赏景拍照的游客,在这里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绝好诗卷,让人感受到此地春色正浓、湖光楼影的柔情与温馨。
艾溪湖湿地公园之美,有多处是西湖无法可比的。比如,这无边的乔木,这婀娜的绿竹,这柔软的草甸,这大大小小三十多个湖心岛屿,这南酸枣树、苦楝树、腊梅、紫荆、水杉、湿地松、小钢竹……都是艾溪湖湿地公园独有的生态景观。尤其是那艾溪湖湿地公园的候鸟景观带,已和天香园候鸟公园连为一体,成为鄱阳湖候鸟通道绝美的一景,展示着艾湖溪的灵动之美。
荡舟湖上,随船而行,阳光照耀下的湖面,当然是波光粼粼,闪金流银;抬头看,尽是候鸟翩跹,金翅银羽;倾心静听,都是鸟语欢歌、桨声水曲;低首处,皆是鱼跃虾游、湖草戏波;纵目而顾,弯曲的湖岸全是树木合围、生机勃勃。坐在船上,好像儿时荡漾在外婆的摇篮,适然欲睡。我爱恋这里的一湖碧水与野鸭点点,我迷恋这里的翠绿与葱茏。艾溪湖上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蜿蜒的湖岸,树木婆娑,倒影入湖,整个湖区好一幅“水乡泽国”的秀美风光,好不令人陶醉。
在艾溪湖上看日出也许是再美不过的事了。每当霞光满天,喷薄而出的朝阳如一个巨大的火球,将整个湖上的天空燃烧成正在炼钢的火炉,天空的云彩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染红了整个天际,岸边的树木、楼群便像披上了金缕玉衣,湖天之间即刻融合在万丈光芒之中,让人满脸红光,神采奕奕。
除了看日出,站在艾溪湖大桥上看晚霞,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夜色下的艾溪湖大桥,通南联北,通体五颜六色,横卧在艾溪湖上,牵引大桥的双臂在霓虹灯的装饰下,不断变换出不同的造型,展开的双臂就像金光闪闪的两把古筝,跳跃在琴弦上,弹奏着美妙绝伦的音符,跃动着不同的音律,联接着两边灯光灿烂的都市夜景,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辽远的天际。多彩的音符随着灯光倾泻在美丽的艾溪湖水里,像展翅寻情的彩蝶,又如金丝银线,倒影在波光粼粼之中,与天上的星月交相辉映,人间仙境也许不过如此罢了。
在灯光交织的夜色中,本想寻找归途,不料竟误入湖边的树林,树影随风摇曳,彩色的裙裾随风曼舞,恍若少女在献媚,其婉约、婆娑之态,让我迷了归途。于是,我只好呆呆地伫立于湖边的湿地公园,忘情地吸收着这夜色中的清新空气,静心倾听蛙鸣虫语……
许久,我在这如梦如幻的夜色中,深深思考着这样一个课题:江西如何用实际行动续写红土圣地的荣光,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前?这不就是老区不老、生机勃发,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最好写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