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李阿姨起床时感觉胸闷加重了。这几天老是咳嗽,估计是哮喘病又犯了。她想去社区诊所拿点药,转头看着熟睡的小孙子蕾蕾,开始犯愁了。
李阿姨早年离异,独自把儿子养大。现儿子儿媳都在省城上班,周末才会回家。她带着四岁的小孙子住在县郊小区里,日子过得挺艰辛的。老人在心里盘算着:是等蕾蕾醒来一道去看病呢?还是自己一个人先去?这孩子夜里醒过一回,哭闹一个多小时,天亮的时候又睡着了。根据以往经验,他这一觉能睡到九点。干脆,还是早去快回吧!
李阿姨锁门下楼,骑上电瓶车匆匆赶往社区诊所,好在就两三里路程。诊所门前已经排上长长的队伍,排在她前面的是同小区的老孙。李阿姨着急地问:“都7:50了,咋还没开门呢?”老孙说:“你不知道吗?老林医生返聘期到了,新来个年轻的胡医生,估计还在家睡懒觉呢!”李阿姨叹了口气,说:“老林医生医德好业务精,每天7:30就到了,这年轻的胡医生,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八点已到,主治医生还是没来开门。两个护士都来了,可她们却没有诊所钥匙。大家伙开始不满了,絮絮叨叨埋怨着。李阿姨更着急,毕竟孙子一个人在家,还是挺不放心的。着急也没办法呀!只得耐着性子继续等。
直到8:30,胡医生才骑着电瓶车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这人长得脸瘦毛长,戴着厚重的眼镜,一脸没睡醒的样子,裤脚还撕裂个口子。这哪像个医生呀!倒像个落魄腼腆的秀才。胡医生边掏钥匙边冲病人点头陪笑,说:“对不起!对不起!路上遇到点麻烦,来晚了。”李阿姨拉长着脸,小声嘀咕着。老孙听见了,回过头说:“弟妹,咱俩换个位置,我不着急。”李阿姨喜出望外,连声道谢。
胡医生开了门,顺手把装早点的方便袋往桌子上一丢,穿上白大褂戴着口罩,还没落座就大声喊:“请1号过来就诊。”这胡医生看病倒也麻利,简单看了看病历,拿起听诊器捣鼓几下,没问几句就开始写处方。李阿姨心里犯嘀咕:“这不是糊弄人吗?别看错了病呀!”她想起昨晚电视里的法治节目:年轻医生开错药致使患者瘫痪,家属跟医院打官司,双方律师在法庭上围绕着病历证据展开唇枪舌剑。
十几分钟过后,轮到李阿姨了。她坐下来把以往的病历递过去,然后就从自己啥时候开始患病,以前吃过的药有多大效果,最近哪里感觉不舒服等等反复念叨着。胡医生打断她,说:“阿姨,我问什么,你回答什么,好吗?”李阿姨每回答一个询问,总要延伸到其他问题上。胡医生看到后面的病人不耐烦了,赶紧拿起听诊器测心率,再给她量了血压,就开始写处方。李阿姨嘟囔着说:“我还没说完呢!这就开药啦?”胡医生笑着说:“老毛病了,相关检查刚做了不久,我都看明白了,去拿药吧!”李阿姨悻悻地站起身,拿着处方去找护士。
护士已经在药盒上写着如何吃药,可李阿姨还是不放心,担心胡医生开错药,想让他再确认一遍。她拿着药盒返回胡医生的办公桌前,再次询问这些药该怎么吃。胡医生停下诊治,详细叮嘱她。李阿姨要求他在药盒上签个名,胡医生不解,就询问为什么?看着李阿姨支支吾吾坚持着,很无奈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李阿姨感觉心里踏实多了,如果我吃错了药,这签名就是证据。
接着,李阿姨又问:“胡医生,我这毛病哪些食物不能吃?昨天吃了辣椒,会不会是饮食导致的?”
胡医生说:“刚才已经说过了,少吃辛辣食品。”
李阿姨说:“我记性不好,你给我写上吧!”
胡医生只得硬着头皮在病历上又写了一遍。
李阿姨再问:“胡医生,我平时在生活上应当注意哪些细节。我一般都是晚上十点多休息,早上六点不到就起床了,有时夜里还做梦,睡眠不好会不会影响病情呢?”
胡医生面露不悦,说话的声音大了些:“阿姨,我这后面还有十几个病人呢!都像你这么唠叨,我一上午都看不完。”
李阿姨火了,大声嚷嚷:“什么态度嘛!才问你几句呀?就不耐烦了?”
胡医生惊恐地看着她,递过来一张名片,低声说:“阿姨,请您理解一下!这上面有我电话,您晚上打电话问我,好吗?”
李阿姨看都没看他的名片,转身就走,回过头气呼呼地说:“现在知道急啦?按规定8:00上班,你几点来的?年轻人本事不大,脾气倒不小。”
她走到诊所门口,看到墙上有个投诉箱,气不打一处来。拿起纸笔,写上:“胡医生上班迟到,对病人态度恶劣。”然后,就把投诉纸片丢入箱里。
走出门诊,李阿姨掏电瓶车钥匙的时候,顺便看了一下手机,居然有十多个未接电话,是楼下张大嫂打来的。李阿姨马上意识到,可能是蕾蕾闯祸了。电话回拨过去,张大嫂埋怨她:“大妹子,你大清早跑哪去了?把蕾蕾一个人丢在家里,他都爬到阳台护栏上了!”李阿姨脑袋“嗡”得一声,赶忙问:“啊!孩子没事吧?”张大嫂说:“别磨蹭了,快回家吧!”
李阿姨慌里慌张地往回赶,看见张大嫂带着自己的孙子和蕾蕾在小区门口玩,这才放下心来。张大嫂就把早上发生的事情跟她说了,看门的瘸子老王还把手机拍的视频递给她看。
原来,李阿姨走后没多久,蕾蕾就醒了。他在二楼阳台玩了一会儿,就开始爬那砖砌的护栏,还把花盆往楼下丢。蕾蕾骑在护栏上,看着楼下挺害怕,又不敢往阳台里面跳,急得哇哇大哭。一个骑电瓶车的年轻男子看到了,赶忙招呼楼下的张大嫂和门卫老王。张大嫂跑到二楼敲门却无人应答,老王怕孩子跌落下来,就赶忙拿来几床被子铺在外面地上,冲蕾蕾喊:“不能跳啊!你要跳就往屋里跳。”孩子惊慌失措,只顾着大哭。年轻男子跑到门卫室搬来梯子爬上去,再攀附着自来水管翻入二楼阳台,成功把蕾蕾抱入室内,裤子都被铁丝划破了。
李阿姨看着视频,吓得脸色煞白,两眼发呆。她仔细辨认视频里的男子,惊呼:“这不是社区门诊的胡医生嘛!”第二天,李阿姨去街上做了副锦旗,还买了几十元水果,带着蕾蕾再次去了社区门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