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计划,今天是高中同学家娶儿媳妇的大好日子,咱得去江北宾馆吃喜酒。吃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凑个热闹。顺便打算去廊桥附近走走,因为好久没有去打过卡了,所以相比往日就起了个早。
刚要出门,就接到了原单位老领导的电话,意思是感冒好了,想和咱在一起坐坐聊聊。但不巧的是,今天的确有事。在得到谅解之后,只好改期再约。看似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但身上还有很多责任需要去完成。
从天气预报知悉,今天是小雨转晴。从睁开眼有意识起,细雨就开始展示自己的魅力了。撑着雨伞,出得门去。疾步快走,方向廊桥。
天空的乌云与细雨交织在一起,天空看起来灰蒙蒙的。晃如,细雨从那乌黑发亮的宽布里漏出来一样。细雨如吴侬软语,轻轻地轻轻地飘散开去。
坚持锻炼强身体,烟雨朦胧去步行。从二中附近出发,沿着张思训街行进。
张思训,北宋天文学家,他的成就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法国天文学家普赖恩称之为“从天文学世界下凡的天使”,而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则称中国在天文学和载人航天等方面的发明与发现比欧洲早了很长时间,那可是巴中人的骄傲!每过一次这里,就向这位伟人默默致敬一次。
过了斑马线,再过人行天桥,再通过三号桥,再沿着江北滨河路,经柳津桥头,再步行至廊桥。尽管细雨根本没有想停下脚步,但一路上依然有三三两两的行人,也是在雨中漫步。从年龄层次上看,多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从性别上看,男性多于女性。
你别说,雨中漫步别有一番韵味。清新的空气不可阻挡,轻轻地拂过你的身躯和面庞,不停地进入嘴巴、鼻腔,不经任何允许就直达你的肺部。每呼吸一次,顿时就让人心里美滋滋凉丝丝的,那种清爽用“心旷神怡”都难以表述完全。感觉道路都比往常宽阔了许多,没人碍着你前进的去路,视线所到之处一览无余,还有更霸气的是,即使拿着显微镜来观察,都不会发现灰尘的蛛丝马迹。
细雨本无声,一旦与硬物相触,便像有了灵气一样,发出不一而足似音又非乐的响声。从声响便可知,雨的疏密大小快慢。
再一细默,雨就像幻化成了无形的仙女,用自己灵巧智慧的双手,把那些再沉稳缄默不过的硬物都发动起来了,而且合奏出了一曲优美的旋律。或许,这旋律与美妙的交响乐和悦耳动听的歌曲相比并无闪光之处,但对于有生命的动植物来说,这就是它们心中最美的歌。
不是吗?你看不远处,那些雨中孱弱的小草多么高兴呀,急不可耐地随风轻舞,欢快地共享这大好雨露滋润的时刻!
是呀,微风也凑热闹来了!虽然无什声音无什形状,但跟细雨一样。把自身的优势和能动性全面展现出来了,发动小草、树木、荊棘等等一起参与,和着细雨的节拍,按着自己的想法和规则动起来了。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微风更像一位合格的三方鉴证者,发动植物界全体行动,不外乎就是让它们感恩这细雨的馈赠!
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就是要让人类社会与自然有机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最终达到和谐共生,建构美满家园!
(创作于2024年11月22日南池艺术广场,定稿于202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