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子读高一了,这天是周末,他在家。我跃跃欲试,问他,今天去爬山不?多年以来,我就有一个想法,要征服辖区周边所有的高山。儿子读书有点心不在焉,我也想用征服高山的办法让儿子顺利征服三年高中。每天早晨在走廊上漱口,第一眼就能望见对面高耸入云的崇山峻岭,我就想把它们踩在脚下。其中一座最高的山峰,排列在辖区与双峰交界的犬牙交错的崇山峻岭中,鹤立鸡群,特别养眼,也格外碍眼。我对它关注得最多,最想征服的就是它呀。
见儿子点头了,我带他到走廊上目睹这座高峰。然后对他说,今天就去搞定它。虽然我还叫不上来这座山的名字,但我对那里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了。二十多年前,我在乡政府工作时,安排在山下的八角亭小组做过一个星期的综合治理工作。十多年前,我和同事去山那边的村里调查一个案子,还是山下九行头小组的老杨要他待业在家的儿子带的路,老杨还叮嘱儿子一定要把我们带回他家里吃中饭。战友修伟就住在八角亭小组,每次去他家,我都要抬起头来死劲地看这座高峰几秒钟。只是因为辖区的战友们都是“农民兄弟”,他们每天都和山打交道,爬山的兴趣不浓,我也就只得一次又一次地把这份欲望埋下了。
终于,有了儿子作伴。早餐后,我们骑摩托车到山脚下的八角亭。我看见有一条冲直插这座山与另一座山的山坳,笑着点点头。修伟肯定也没有这个爱好,就不麻烦他了,我和儿子直接往冲里走去。
2
到了一口水塘边,看上面的一叠小田已经柴草丛生了。不过,还能从柴草中看到路。再往里面走,就连上去的路也不明显了。我们站在最后一个能站住脚的田塍上,看往去左边的山里好象有条小路。莫不是这条小路可以走“之”字路,弯到山坳里,再可以从山坳上直达山顶呀。
毛主席告诫抗大的学生,革命的道路如河流一样曲折蜿蜒,要准备走“之”字路。走“之”字路,这是世界上好多事情发展所必须的。爬山如同革命,有时,就必须要走“之”字路,才能“曲线救国”,如愿以偿登上极顶。
可是,这条小路是平躺过去的,基本上没有坡度。一边走,我问自己,这样的小路,能够通到山顶去吗?而且,小路越来越小了,走了两百多米,就没有路了。接着,我侦察了几条大概是路的路,结果都是死路一条。
这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修伟。但是,他在电话中说,正在耒阳工地上,这次鞭长莫及爱莫能助。不过,下次,一定带我爬上万庵山。
万庵山?我终于知道这座山峰的名字了。那么说,就一定要去会一会它了。我们回到田塍上,又沿着它往右边走。过了田塍,是更多的田塍,山坡上形成了一叠梯田。几十年前的梯田雏形还在,但是多年就不作田,每一梯都被树木和柴草荆棘占领了。山顶就在梯田的最上面,得瑟地看着我们,向我们挑衅。
我点点头说,你不要得意洋洋高高在上,我不信了,今天就找不到路。我们沿着田塍和山边从西头走到东头,梯田没有了,离山顶却越来越远了。可是,就是没有可以勉强上去的路。抬头,再抬头,一直看到山顶,基本上下面是树木荆棘,上面是悬崖峭壁,肯定是没有路上去的。再回过头看梯田,梯田到山顶更加陡峭,想要爬上去更无可能。嘿嘿嘿嘿,我还贼心不死,也不要大惊小怪,我爬过不少未知的山,哪座山都是七弯八拐才让我得逞的呀。
我仔细搜寻,东边的山排上有一条隐隐约约的路。尽管可能渐行渐远,但渐行渐高了,我们还是钻进里面,企图“曲线救国”。爬了一会,路越来越“隐约”,我们艰难前行。
终于有了一条拖拉机路横亘在前面,而且目测是往山顶方向去的。我们信心倍增,大步向前。可是,到了又一口水塘边,路就断头了。
山顶离我们更近了,它看着我们,也就更加得意忘形了。一阵风刮来,山上的树木不停地嘶鸣着,似乎是在不断地取笑我。我仔细观察,还是摇了摇头。起码有七八十度的坡,大多数地方都是悬崖峭壁。右边就近有一个山坳,坡度是小多了,但那是塘的背面,一眼望去,也没有任何路可爬。
这口塘应该就是修伟的,他曾经说组里最高位置有口塘是他的。不久前的聚会,他还说了,塘里有十几条大草鱼,纯粹是吃山泉水和柴叶子水长大的,准备过年给战友们每人送一条。
我们没有兴趣看草鱼,很快回头在拖拉机路里边找路。遵照“渐行渐远却渐行渐高”的原则,还是找到了一条小路。进去了一会,小路就越来越小了。只能依稀可辨柴草荆棘矮一些的地方,就是老路。我在前面开路,手上被金缨子刺划了好几条血印子,裤子上也拉出了好多根纱线。儿子在我后面,比我施文,还走得慢一些。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前面有了一条石梯路。一条条青石板,我看着很顺眼,它们比柴草荆棘温柔多了。哈哈哈哈,我兴高采烈地跳了下去,儿子也依样画葫芦。
到石梯路上走了一会,我的眉头就皱紧了,脚步也放缓了。身后的山顶已被山脊挡住了,身前的石梯路却是往另一个方向而去。不过,我皱紧的眉头很快又舒展开了,步子也加快了。石梯路也是越来越上,其垂直高度应该是越来越接近山顶的。虽然“渐行渐远”,还是“渐行渐高”的嘛。我再一次坚信,曲线终能救国,“曲线”也能够让我们登上极顶。
我走在石梯路上,心里豁然开朗,这不就是老杨儿子带我们去调查案子的路吗?哈哈哈哈,我又开怀大笑了。爬完石梯路,到了双峰衡阳两县的分水山坳,总能找到通向山顶的路嘛。我相信,山两边的人们,总会有人对这座高峰感兴趣。只要有人曾经走了,就会给我们留下路的痕迹,让我们找到路。
3
可是,到了山坳,我们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最终还是失望了,连路的影子也没有呀。我们又往双峰那边下行了百把米,也没有去山顶方向的路。
几十米高,几百米长,没有任何路,都要披荆斩棘,又没有带工具,还要带着丝文的儿子。哎呀!我感叹,今天爬万庵山,前路未卜呀。
回到山坳上,我还是朝坳左边看。是有一个峰,但今天的目标高峰还远远地藏在它后面。我想象着,似乎也看到了万庵山的高耸入云。想了一会,我还是摇摇头。今天的我们,只得望峰兴叹半途而废了。
走在返程的石梯路上,我还在纠结着今天的爬山“望峰兴叹半途而废”。突然,我又不纠结了。修伟不是爽快地答应我,下次一定带我爬上去吗?那我们今天的爬山,就不是半途而废,顶多只能算半途而“退”了呀。
我对儿子说,今天的爬山,半途而“退”了。却是以退为进,下次有修伟叔叔的带队,一定能够胜利爬上去。你的读书,这一学期虽然有些退步,也要以退为进,孜孜不倦,始终向成绩好的同学看齐。这样,才能顺利征服三年高中,在高考时攀登上人生的第一座高峰。
2014年5月1日于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