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冰清的头像

冰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5/21
分享

近水楼台

1

十多天前,我和德哥、米生他们拿下衡阳县最高的雷钵峰,就把下一个目标锁定在第二高峰白石峰。我又提前告知德哥了,元旦节这天去。

可是,先一天晚上,德哥就变卦了。昌云已经去了郴州的高椅岭,德哥反而做我的工作也一起去。舍近求远去看一个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又改变了我的计划,我表示坚决不去。但是,元旦节留在所里了,没有车又去不了白石峰,我有点失落。

冥思苦想,我终于想到了光狮岭,也是我大金溪的一个高峰。从那里到矮冲,矮冲后面还有一座高峰,还可以找到抗倭名将欧阳应城当年练兵的地方阳明寨,一来一回也可以步行十多里路啊。

从光狮岭到矮冲,我七八年前走过。第二座高峰及阳明寨,不正是我多少年想找到和前往的地方吗?那年,找阳明寨,我找错了方向,还以为自己找到了,遗憾了许多年。对了,战友修伟在不在家?他只要在家,我指向哪里他就可以打向哪里啊。

夜深了,我一直等到早晨六点半钟才电话修伟。他还真在屋里,还真爽快地答应了。

八点多一点,我们就出发了。天气预报明明是太阳,晚上打了一个大白霜,清早又有满世界的大雾罩住这个世界。霜和雾把太阳吃了,我们骑着摩托车,全副武装都感觉到冷。有时候,太阳也挣扎着出来,晒到身上好舒服的。

从金溪庙过去的公路,都叫光狮岭。爬了几里上坡路,公路要下坡了,要分道扬镳爬真正的光狮岭了。我说,我们骑上去,实在不能走了,才将车停下吧。

印象中的土路也变成水泥路了,好啊,我们跟着进去。一路上坡转弯,水泥路还通到光狮岭山顶上去了。离顶二十米处,有一条土路往矮冲去,我们在路口停下。这时,太阳已经在与霜和雾的抗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这里除了顶的方向高一些,其它三个方向都低,阳光淋在我们身上无死角,全身顿时暖洋洋的了。

老家搞集体时,一些有条件的大队发展了小型的火电站和水电站,老百姓过上了几年“光明”的日子。但由于资源不足,都半途而废了,只有隔山的白马大队沾部队的光一直有电。高中毕业后,我们那一代文学青葱都是伏在油灯下做着懵懂的文学梦。我入伍了,家乡才陆陆续续接上大电网。而我老家泉水村,还是我退伍后第一年当村干部时,带领群众喊着“一二三四”立的高压电杆。我上班不久,金溪区建了一个电视差转台,老百姓才逐渐看上电视。

差转台就建在这个山顶上,原来有人管理,是开放的,我还和朋友到里面玩过。啊,现在砌上围墙了,还有一条厚重的铁门。我和修伟迅速跑到铁门边,可又有铁将军守着门。也是啊,没人看护了,设备要防盗啊。我挨着围墙边走,却走不进去,两边都是一样,挨着山边砌的。

我回到铁门边,仔细看,才知道已经不是电视差转台了。是呀,电视信号都上卫星了。那这个什么单位也太霸道了吧,我们大金溪老百姓的光狮岭,你怎么能阻止我们攀上它的最高峰呢?如此,你与占山为王的山大王有什么区别呢?

2

幸好这个山头不是今天的唯一,我们回到摩托车边,沿着土路往山腰走。过了山坳,土路又上坡了。我告诉修伟,我最早走这条路,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个晚上和同事到山排上抓一个“鸡头”。修伟惊讶,这样的路,柴草长满了,白天都不好走,晚上还能走吗?我说,尽管那时候还是小路,但路况好多了,是山里人的要道呀。不象现在,挖土机把路挖得这么宽,但挖好了,目的达到了,就没有人管了。

说着说着,我们又到一个山顶下面了。再绕着这个山头走了右边半圈,又绕到另一个山头转了左边半圈。如此绕来绕去,有一条路朝右边下冲了。是不是矮冲呀?我深入进去看,还不是。继续绕来绕去,并下了一个长坡,看到一条石梯路下冲了。对了,下去就是矮冲了。

矮冲有个回凤庵,远近闻名,是金溪庙这一方老百姓心目中神圣的地方。我正向修伟介绍着,电话响了。同学“阳团”问我在哪里,他说友明同学也在家,要我去白马冲聚一聚。我说,在矮冲呢。

他问,明天才初一,今天去干嘛呀?我回答,只是带战友到庵子看看,不烧香拜佛,主要目的是爬山嘞。

下了百余级石梯,就能看到回凤庵的全貌了。首先是一方井在我们脚下,然后是一栋楼房摆在我们面前。

修伟诧异,楼上还标了房号,这栋房子是游客中心吗?

我说,不是,还没上升到那个高度,但等同于游客中心。香客流年四季源源不断来求菩萨,捐了钱,许了愿唱戏,集中到八月十五前后还愿。每年这个时候,要搭台唱戏好几天。有的年份要延续半个月之久,又吸引了更多的香客。有些是远天远地来的,就需要生活起居。平时的初一十五,有远客来,为了清早的头柱香,也有先天晚上来抢得先机的,这栋房子就有了用武之地。

修伟说,可今天有点冷清啊。我说,今天不是初一十五,而且明天就是初一了,看样子,今天我们不抢也可以得到头柱香嘞。

回凤庵的内外风景都不错,外面有古井,院内有年份久远、枝繁叶茂的罗汉松。相传名医李万育来此地采药,结庐行医,离开时留下处方一千三百多个,历朝历代的信众求签治病多见灵验,祈愿也有求必应,被国家宗教事务局授与“宗教活动场所”的牌匾。这里的地界是井湾组的,组里就派人每天在这里接待香客。

说起井湾组,我还有扯不断的关系。因离中学近,读初中时我在这里的大姨家住了整整一年。妻子的外婆家,也是井湾大屋的。

回凤庵下面是水泥路上来,我们往水泥路延伸的右侧上面走,有新挖的土路上山了。修伟说,土路挖得这么宽,是要在上面搞什么名堂吗?我说,兴许是修到阳明寨去的,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寨子可能就不要我们殚精竭虑去找了。

3

前面山顶上绕来绕去的路绕到这里和土路会合了,又有一条石梯路往洞上村下去了。我看着蜿蜒的石梯路,竟然觉得越来越熟悉。我告诉修伟,读高中时,要走四五十里,有两次同学忠球带我走这条近路。对了,下面不远有个姑娘在忠球高中毕业不久后就与他结成伉俪。他这条近路走得多点,是不是他经过时就被那个姑娘瞄上了呀?

七八米宽的土路继续上山,转了两个弯,就有一块坪在等着我们。修伟说,怪事了,这么高的山脊上,会有一块这么大的坪?起码有两亩地宽吧。他两边走走看看,然后自言自语,前头和中间挖下来一些,两边填了一些,就是原来也有亩把宽呀。

我眼睛睁大了,莫不这就是阳明寨,练兵是需要一块大坪呀。修这么宽的路上来,应该就是修到阳明寨来呀,挖填了这么宽,是要让这个景点公之于众吗?

那就是好事,我立即电话“阳团”。他说,正是,上次阳董还到那里,可能是他的杰作。是吗?阳董也是我们的同学嘞。

“阳团”和“阳董”都姓欧阳,妻子的舅舅也姓欧阳,我奶奶和嫂嫂都姓欧阳,我的老家老横江乡欧阳是第一大姓。史载欧阳家族的始祖欧阳应诚,为明代初同知指挥使,后人就尊称他为“同知太公”。

欧阳应诚生于1356年,父亲欧阳部云在平江战役中牺牲,才十五岁的欧阳应诚与母亲就迁至横江了。成年后,欧阳应诚袭父职从军,为指挥签事,从此开启了戎马倥偬的一生。他在四十八年的军旅生涯中,屡战屡胜,受到皇上的高度赞赏。二十八岁时,欧阳应诚晋升为指挥同知,据守北方边陲,经历大小战争数十余次,其赫赫威名令元军闻风丧胆。欧阳将军班师回朝后,在阳明寨苦练精兵,为朝廷训练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1432年,倭寇大举进犯我国江浙沿海,年近古稀的欧阳应诚奉皇命领兵亲征沙场。经过数月的浴血奋战,最终粮尽兵寡。第二年正月初五,将军殉职于清化乡柿江桥,享年六十八岁。

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我看着这块坪,就算当年有现在这么宽,也有夸大其辞之嫌吧。土路继续挖上去了,尽管没有先前宽,但最终能够直通至最上面的山顶。啊,这座山这么高,是什么山呢?对了,就叫阳明寨。阳明寨?对了,上面的山顶是,下面这一块大坪是,整个这座山都是呀。对了,这样练兵的场所肯定有很多嘞,只是脚下的这一处面积最大罢了。

解除了这个疑惑,我们索兴再到山顶去。虽然还有土路上去,但是越来越陡,越来越难爬。到最后三四丈高,脚板要横着踩,看着前面的路近在咫尺,我们就好象是在爬墙壁。终于爬上去了,我手机搜索。阳明寨位于金溪镇横江村,海拔550米,地势险要,现在山顶还有零星的土坑和环形的练兵场。虽然历史久远,但穿越时空,我依稀可以想像出欧阳将军当年苦练精兵的壮阔场景。

可是,环顾四周,山顶也被挖土机整成了一块坪,哪里还有“土坑”的影子。是呀,下面环形的练兵场也整理成方形了。也许建设者在整理之后,还是要恢复土坑和环形,那样就善莫大焉。海拔才550米,但蓝蓝的天就好象一块大蓝布罩在我们头上。

已经十一点钟了,太阳就在修伟的头上炫耀着笑脸。我立即举起手机拍了一个视频,发了朋友圈。我还心有感触,我们好象到天上来嗒,离天只有点点高几嗒。修伟兴致极高地插言,手都摸得到,他摸了一下,如果他的中指还长一点就点到嗒。如果山顶不被平下来一米,他也摸到嗒。

是呀,我看着这块坪,却摇了摇头。这块坪千万莫象光狮岭顶峰上一样,也被那些“山大王”占据了啊。

4

“阳团长”电话来了,我们赶紧去白马。在白马村口,我想向修伟介绍白马村的由来,可路边的马蹄印早已不见踪影。和“阳团”、友明叙了两个小时的同学情,饭后,我带着修伟又上旦观山。

和光狮岭一样,从上坡开始到最上面的亭子坳上,老百姓都叫旦观山。亭子不在了,亭子边的古树也不见了,但往西边看,横江、隆兴这一大片地方太美了。山峦层层叠叠,满目青翠欲滴的竹林树木,在阳光下层林尽染。这一片原来是两个小乡,有一万二三千人。可是,在这里却看不到一个人、一栋房屋、一条水泥路。我禁不住又发了一个朋友圈说,举目望去,看不到一只红砖,看不到一点点水泥几,你们晓得这是哪里呀?

一个小伙子骑着摩托车从一侧的土路上小心翼翼下去了,我知道下面肯定有人家。我由此想到我的一个心愿,迅速向另一侧走去。上次我从虾公塘上石狮峰,再爬旦观山。腾讯地图显示脚下就是旦观山了,我以为那里应该离水泥路不远了,一时大意走错了路,差点走到朱湾去了。从一条冲上到一个山皂返回山顶上,又怕水泥路太远,从另一条冲回虾公塘了。山顶到这个山坳,我其实还没有走通啊。

有一条小路往那个方向去,我和修伟说明情况,就决定要去走通这条路。再从一个山皂上去,到一个山坳,路就正式一些了。转了几个山头,面前的路就有一些熟悉了。再上一个长坡,就到旦观山顶了。知道上次错在哪里,我才撤回来。

到九峰街上,修伟买了打火机后说,龙哥,还只三点多钟,现在回去不好耍,我们走双峰那边,边走边耍,到白玉堂晚餐吧。我说,好啊,要耍嘛,索兴到石鸡寨去,把国成也叫去。

四点多钟,我们和国成在石鸡寨会合。石鸡寨的几十亩石头山,大大小小鳞次栉比的石头浑然天成,却千奇百怪。我们一边谈笑,一边在能够攀上的石头上玩耍。我来过多次,原来也写过,就不老调重弹了。

最有印象的是,大石头中间也有一些平地,长满了柴草。修伟判断说,这里搞集体时绝对是好土,可种黄豆红薯。有句话,石头屙屎也稀肥呀。石头屙屎?这些土就是石头屙出来的屎吗?这句话我玩味了好久,也笑了好久。

其实,今天到过的地方,除了阳明寨,都是老朋友了。这些老朋友,我们经常见面,见了之后,还经常想见面。

晚餐后回到所里,已是八点多钟了。德哥呼啦啦发来几十张照片,他们看了高椅岭之后,又去了莽山。他说,不能让我太后悔,这些照片聊作慰藉。我说,君子不夺人之美,我舍远就近不后悔,近水楼台有惊喜,收获也颇丰呀。

2022年4月5日作于溪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