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传统习俗,那就是除夕“守岁”。今夜,家人要团聚,吃顿年夜饭,之后,老少一家,坐在一起,做着家务活,谈些人情话,说说过去,想想未来。情感的乐谱上交响着希望和回忆;生活的画面上融合着辛劳和安逸。城市、农村到处洋溢着节日气氛。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走在大街上,辉煌的灯光映在张张充满喜庆的脸上。楼宇间,温暖的屋内,柔和的灯光,一阵喧笑,一阵静默;窗外,平安夜色里时鸣爆竹,时闻人语。这一切,写意出今夜无眠,星光灿烂。
除夕“守岁”是个老习惯。人们带着留恋,抱着希望,送走了一个又一个旧年除夕,迎接新春黎明的到来。尽管人们都知道,时间无始无终,岁月是那样的自行不息,没有人能留住那悠悠的岁月,该去的要去,该来的要来。但是,我仍觉得,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是颇有兴趣的生活节目。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欣喜的时代。除夕前夕,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城市农村,机关学校,部队工厂,凡是有人集体生活的地方,大家聚在一起,或新年团拜,或迎春茶话,或载歌载舞,进行着大家庭的迎春活动,又热闹,又愉快,也极富乐趣。这一切展示着社会进步,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富裕的幅幅画卷。
除夕,“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今夜人们很容易想到人和时间的关系。有唐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露出这种情感。老人们咀嚼着人生的百昧,感受着世事的沧桑,年轮变迁带来的丝丝快慰;年少的孩子们,舞动着手中的鞭花,点燃心中的喜悦,嬉戏在大街小巷,尽情地享受这个美好时代赋予他们的那份童趣。只有肩负着这个社会发展重任的众生们,面对新的黎明,带着全部的热情相互祝贺:恭贺新禧!因为,这份喜悦中包含更多的是责任。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随着岁月的变迁,人们的观念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守不住岁月,时代也拖不住人。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适应新时代需要,人们的价值才会更加充分地体现。从人和时间的关系辩证思考和“守岁”相信更有益。
时间踏着轻快的脚步,一秒秒静悄悄地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溜过去。仰望除夕的夜空,星光闪烁出不尽光芒,摩天楼顶长长的光柱直插云霄,我没有觉得除夕的光阴与平日有何不同。稍安的夜色里又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爆竹声,由远至近,她预示着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新的一年到来了。
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历了一个个严峻的考验,过险滩,闯难关。共和国的领导人巧手织造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捷报纷呈,喜报频传,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中国人民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真正欢乐地渡着节日,迎接朝阳,展望着美好的前景。
喜鹊迎春歌盛世,金蛇贺岁乐此时,殷期来年放眼远,迈步小康方向明。
回眸二0二四年,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展望二0二五年,宏图大展,信心百倍。让我们用充满希冀的目光,凝视着东方的红日冉冉升起,共同拥抱这个美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