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清安的头像

冷清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06
分享

文章合为时而著

前些日子,进京参加由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海外文摘》杂志社、《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主办的颁奖大会。会上,本人的一篇散文《秋时牵牛花儿盛》与著名作家李存葆、梁晓声、陈奕纯、鲍尔吉·原野、王宗仁、贾凤山等同台受到颁奖。此举,让我这颗平静的心着实激动了一阵。

此行的收获,大体有几个方面:一是开阔了视野。此前,也有几篇短文分获各项奖励,但均没有前去领奖。当这次接到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的通知后,我毅然决定此次一定要进京参加会议。果不然,这次参会见到了许多国内的知名作家和学者。与他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交流,增长了见识。二是结识了不少的文友。有句老话说得好,人不出门身不贵。与众多的文友们虽是初次见面,但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不仅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多是相互间多了一份心灵上的沟通。三是从文学艺术的爱好层面,提高到一种责任来认识。相聚在一起的都是些文化人,对于文化人而言,所言话题,自然是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回来的这些时日有了更多的思考。

自己多年来素有写作的习惯,大凡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及时付诸于文字。虽然没有惊世之作,也算不枉自己对世事的理解和好恶的针贬。唐朝诗人白居易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句时刻警醒人们。古往今来,做到“为时而著”的虽不乏其人,但可以肯定地说,更多的是虽有“为时而著”之心,却未必有真正的“为时而著”之“文”。究其原因,就在于要想真正做到“为时而著”,就必须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唱。

本届年会呈现出许多赋予时代重任命题的优秀之作。这些作品感召时代,催人奋进。颇受关注的“精锐奖”颁给了江西广丰县城管局局长、青年作家周亚鹰的《我是城管》一书。获奖作家周亚鹰现场介绍,“本书是根据我的经历、我的理解、我的认知,把城管之所以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背后不为人知的东西说出来,借此还原城管的本来面目。”

谈到城管工作为何不被民众理解,周亚鹰称,“在城管被误解、‘妖魔化’的今天,我站出来说‘我就是城管’,就是要把城管真正的面目告诉大家,要为整个中国的城管站出来呐喊,城管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更多的散文作家则以讴歌时代,揭示人性的真诚和美为主弦律放歌。著名散文家蒋建伟先生指出:“闲适之于散文创作而言,已经是相当久远和古旧了。此类散文的兴盛,一是明清时期李贽、张岱、黄宗羲、顾炎武的山水游记,一是“五四”时期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废名的哲思小品,安静,简洁,不露声色。发展到今天,散文家们似乎并不沉醉于这些,更多地把个人融入到地域文化里的某些元素,努力去开掘。”的确,当今的中国散文,像一汪清澈的碧水,亮丽照人。又似涓涓的溪水,流进人们的心间。

愿散文这朵古老而又新兴的文学奇葩淀放出绚丽的光采!期待着新的更加辉煌的明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