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我第一次认识郭嘉,大概是初一的时候,那时候,班里流行玩一款名为三国杀的卡牌游戏,也正是那个时候,我知道了郭嘉这张武将牌的技能——天妒,遗计。其实当时的我,一心在玩,并未对这四个字有太多的感触。再后来,大概是高一的时候,我才正式的了解到郭嘉,也是那时,我才明白了“天妒”二字的重量。
一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颍川故友卒,而后,经好友荀彧举荐,我见到了那位大汉的丞相。
我不知是他过于相信戏志才和荀彧,还是他开始病急乱投医了,又或者是他想考验考验我的才能,我才刚至帐中,他便向我询问起讨伐袁绍的事。他说:“本初拥冀州之众,青、并从之,地广兵强,而数为不逊。吾欲讨之,力不敌,如何?”翻译一下这句话就是:“我想打袁绍,但又害怕自己打不过,咋办?”
我本是不想理的,毕竟能问出这种白痴问题,我不认为他能当好主公,但念及戏志才与荀彧的面子,况且我又初来乍到,确实需要做些什么,便也费了些口舌,和他说了说袁绍之十败,其之十胜。
好消息,他说“好”,坏消息,他只说了一个“好”。
唉!头疼!
怎么说呢?他比我想象的还要不靠谱。他确确实实的听了,他也确确实实的做了,他也确确实实的,在官渡大败了那位自详为四世三公的袁绍。但,为什么,他给我一种他只听到了他有十胜,袁绍有十败呢?
好在,他比较听话,别人和他讲完计策,他会认认真真的去思考,然后去做,虽然,我不知道他是否能思考的明白。但,这样也好,能省去不少麻烦。
此后两年,这位名义上的大汉丞相便不时的来找我,向我询问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每次都很听话,我说什么,他便做什么,也为我省去了不少麻烦。
二
建安三年(公元198),时正月,吾与好友荀彧相遇。
一见面,荀彧便幽幽道:“呦!这不是奉孝兄吗?”我不由得讪讪笑了几下,也不接话。荀彧兄在和我闲谈时,早已吐槽了许多遍了,说自从我来到曹营,主公便只听我一个人的话了之类的云云。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只是讪讪的笑两下,从不接话。毕竟,在这种时候,你回答什么都是错的。不过好在这次荀彧并未像之前一般,与我大吐苦水,只是朝我贺道:“恭喜奉孝兄,得任官职‘军师祭酒’。”“啊?军师祭酒?这是什么职位?”我可从未听说过有这个官职,随即疑问到。话刚落音,我便看到荀彧那幽怨的眼神,只见他幽幽的说到:“军师祭酒?此前并无此官职,乃丞相特为奉孝兄特立的官职。恭喜奉孝兄了。”
“嗯?他又发什么神经?”听闻此言,荀彧白了我一眼,随即转身离去了。只留我一人在原地苦笑不得。
次日,确如荀彧所言,我得封军师祭酒。职能吗,大概是首席军师的功能,和幕僚无太多的差距。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要再设一个新的官职。如果非要我说一下得封感言的话,我只想说:有病,都有,荀彧有,我也有,那个傻子主公更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的那种,毕竟谁没病会闲着做出这种事?
此后数月,并无大事,时至九月。
九月啊!那个傻子主公又来了,打了好长时间,终于要赢了,他过来和我说,他不想打了。我真的好想打死他,如果我能打得过他的话。但,他毕竟是我主公,我还是认认真真的把他劝回去攻打吕布。那时,我说:“昔项籍七十馀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今布每战辄破,气衰力尽,内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翻译过来就是:能打,给我上。
而后,其生擒吕布,跟着吕布一起被生擒的,还有那位名为陈宫幕僚。
啧啧!
......
呵呵!
有趣!
三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刘备叛曹。
对于那个卖草鞋的的叛逃,我并不意外。一个不知名的,自称为中山靖王的后代,先后在公孙瓒、陶谦手下称臣,又把自己名声立成仁德忠义的君子。这种人,匡扶汉室?甘为臣子?呵呵!骗鬼呢!
所以,在我来到曹营后,我也和那个傻子提了一句,当时我说:“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可惜,当时那个傻子正奉天子以号令天下,招募天下英才以扩大大业的影响,所以当时没听我的。我本以为他会记住这件事,然后日后想个办法,名正言顺的处理掉那个卖草鞋的。但我还是失算了,我和程昱出去一趟回来的时候,便听到军营中在传那傻子让那个卖草鞋的去截击袁术的事了。
不是!唉!还真有人信啊!不是,那个傻子在干什么?
时间再往后过过,便到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的正月,那个傻子终于思考明白了一些事情,想要去征讨那个卖草鞋的。好事,不过当时营中议事之人害怕兵士尽出,袁绍会从后面偷袭,容易使军队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一时之间,军营之中,议论不绝。
不过好在那傻子听话,我和他说:“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此存亡之机,不可失也。”随后,那个傻子便大败了那个卖草鞋的。
而后事势渐缓,时至八月。曹营中人闻孙策将渡江北袭许都,皆恐慌。
傻子就是傻子,别人说啥他信啥。这个消息刚刚传开,那个傻子便一脸担忧的跑过来问我,要是孙策渡江北袭许都,他该怎么办。我淡淡的看了一眼那个傻子,他脸上的表情不像装的,他确实信了,也确实有些担忧。此时其与袁绍相持官渡,若孙策渡江北袭许都,其确有可能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想来他确实有些忧虑,我开口劝道:“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后孙策被许贡门客所杀)
那傻子闻言,微微松了口气,随即又与我闲聊了少顷。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八月,袁谭、袁尚如我预想的一样,纷纷争夺冀州。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随曹回军,平定邺县。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随曹攻谭,定冀州,封洧阳亭侯。
而后,依我所言,曹招英杰,有千金市骨之效。
四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按我的建议,无视掉刘表派刘备偷袭许都的假威胁,千里袭人,破乌丸,杀蹋顿即各个部落首领。
而后,病危,天招我归,去。
尾记
奉孝在此,丞相何忧,然天招我魂,未可献言于侧,望丞相三思余事,能成胸中伟业,奉孝先行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