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里宁的头像

罗里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0
分享

沉醉在那样的季节

秋声秋色

秋声秋色在文人笔下,因为气候条件、生活时代和个人心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欧阳修笔下,秋声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峻青笔下,秋色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比春天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我要说的,是这里的秋天,瓜果飘香,声色俱爽,与山花烂漫的春天,一样令人留恋。

往江边走去,每个季节,都能感受不同的景色,立秋过后,依然绿树成荫,鸟儿成群。——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因为盲目开发,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每年的植树节,大家一哄而上,把任务完成了事,不管它成活不成活,也不管它成长不成长,结果是,年年种树不见树,鸟儿也不知飞到那儿去。这样的生态环境,秋声不免肃杀可怕,秋色不免凄凉阴沉。这样的声色,自然不能让它继续下去,经过治理,山青了,水绿了,鸟儿回归了。——辛勤的劳动,终有回报,哪怕秋天过去,就是冬天,也阻挡不了前进的脚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也有阳光

立冬过后,仍有阳光温暖大地,直到有天夜里,突然下起一阵小雨,让梦中的人感受到一丝寒意之后,冬天才姗姗而来。

秋天的瓜果仍在回味,冬天确实到了,四季轮回,时光流逝,终是不可避免。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景色,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农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工作,四季轮回,景色变换,时间一直往前走去,一刻也不愿意停下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流逝,不能不让人着急,不能不让人感到它的可贵,不能不让人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不然就有可能把光阴浪费在不知不觉中,把生命消耗在无所事事里。

冬天的寒冷,算不了什么,只要心中有阳光,人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追求,有追求也会有希望,不管春夏还是秋冬,人都要带着阳光,带着希望去追寻,追寻生命中的那份珍贵。

金黄与洁白

1、那一片金黄,就在广场边上,显得特别耀眼。这个广场,原本就是很大一片稻田,现在只剩下这一小片了,经过那儿,总能闻到它飘过来的阵阵芳香,令人陶醉。

可惜,那一片金黄,黄到了一定的程度,就有一把把镰刀向它们挥去,它们也随之一排排倒下。

那一片小稻田,从人们把秧拋下去那一刻起,我每经过那儿总要往里看看。秧抛下去,东倒西歪,很不起眼,不过几天,它们就整整齐齐地站立起来,慢慢的由青绿变成油绿。看它们成长,我也为它们高兴。

油绿渐渐变成黄绿,越来越黄,接着就是抽穗灌浆,然后就是挂上一束束沉甸甸的稻谷,飘来一阵阵诱人的芳香,呈现出一片耀眼的金黄——谷子熟了!于是,就有那一把把镰刀向它们挥去!

我忍不住走到田头,驻足观看,看那挥舞镰刀的人,我这一看,也引来一位好奇的、手握镰刀的大嫂:“怎么,没见过割稻谷?”

“见过,小时候还割过呢。”她好像并不相信。——那是上中学的时候,农忙时节,老师领着学生到农村去支农学农。第一次割稻谷,因为用力过猛,镰刀拉过了头,割到自己的小腿上,划出一个大口子,流了很多血,现在还留下一个伤疤,成为永久的纪念。

“那你还好奇什么?”大嫂这一问,把我从回忆中叫醒。“我不是好奇,只是看你们割这稻谷,挺可惜的。”

这个回答有点儍。“你不吃饭啊?”大嫂提高了嗓音。“对对对。”我急忙附和。

世间万物,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这是自然规律,由此引伸出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循环——那一片金黄被收割了,明年开春,它又会在那儿,由青绿,而油绿、而黄绿、而金黄,又会为人们送来一阵阵的芳香。这是必然的。

2、那一身洁白,春夏时节常常直直的立在长满浮萍的池塘中,我不知道它是什么,起初以为是白鹭,但白鹭怎么只有一只,不是“一行白鹭上青天”吗?它站在那儿,一动不动,长而尖的嘴,向下伸直,乍一看,还不知道它是个活物呢——在一片绿当中,看到一身洁白,不能不收住脚步在那儿观望,直到它一扭头,猛地扎进浮萍里,叼起一条小鱼,才确定它是个活物。

那里并不是我每天步行的必经之地,到那儿去,还要拐进另一个路段,不知道为什么,我拐过去了。池塘不大,水面飘满浮萍,对岸有一排小屋,小屋周边有几块小菜地,偶尔传来几声鸡鸭的啼叫声,几只不知什么水鸟,在屋前池塘边露脸。我往那边看,突然发现了它,它就立在池塘中央,一动不动,我不能确定它是什么,静静观看,直到它一扭头,长长的嘴往浮萍扎下去,叼起小鱼,才知道它是一只白色的鸟,——从那天起,我每天都要拐过那儿去,去看看它。它并不总是站在一个位置上,但站姿一样,一动不动的等待,再等待,那样的站姿,很酷,真的很酷。

很快就到了秋季,起初还看见它站在那儿,寒露以后,就不见它的踪影,我以为它暂到别处觅食去了,可是过去半月有余,仍不见它的踪影,或许它只是只候鸟,往哪儿迁徙了,也或许……无论如何,我都不希望它遭遇什么不测,更希望来年春夏,它还能很酷地站在那儿。我耐心等待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