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罗里宁的头像

罗里宁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03
分享

赵阿婆二三事

摩天岭上的赵阿婆,以一百零几岁的高龄去世,一百零几,这个几是多少,不及细问,也不用问了,因为这个几是多少,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活过了百岁,这世上有多少人能活过百岁的?

摩天岭村位于田东县作登瑶族乡南部山区,赵阿婆是这个村最老的老人,那年,听说她年过百岁还挺精神的,我们慕名上岭去看她,想探寻一下这位百岁老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去看望她时,因为她刚刚摔了一下,不得不坐在床上,人略显清瘦,但气色还不错,见到她,我们怎么也想象不出,她已经一百零二岁。

这个乡在地理上可分为石山片和土坡片,摩天岭村正好介于这两者之间,是个半石山半土坡的村庄——天下叫摩天岭的地方不少,大概都以高著称,就如摩天大楼,比喻它的高一样。可眼前这个摩天岭,海拔不及八百米,何以也有“摩天”之称?你可别小瞧了它,走上岭去,有个郁郁苍苍的景点,倘若你在适当的时间点碰到适当的天气,在那儿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一片云海,漂浮在山坡之上,那是摄影家最爱光顾的地方,拍出的照片美不胜收——云海之上,不就是天吗?

赵阿婆不是摩天岭村人,是年轻的时候从作登街上嫁到摩天岭村的——作登街是作登瑶族乡政府的所在地,从那儿嫁到摩天岭,算是“下嫁”了——她对此并不在意,在岭上过得踏实,过得有意义。她是这个村乃至整个乡最长寿的人之一,为什么长寿,正是我们最想要了解的。

她早年在作登街上做米粉,是用手工在石磨上磨出米浆,然后在簸箕上蒸出薄薄一片,再卷上馅的那种,也就是人们后来所熟知的作登“卷筒粉”——这种“卷筒粉”至今仍为人们所熟知——她正是做这种作登“卷筒粉”的老前辈。嫁到摩天岭后,她看到这地方没人做豆腐,村民吃豆腐,要到十多公里外的作登街上去买,这才琢磨起做豆腐来。这一做,就做到一百岁。她的长寿,可以说,是与豆腐有关,更是与做豆腐——劳动,有直接的关系。

老人家的大半生,或者说几乎一生,都是在劳动。先做米粉,后做豆腐,推着一口石磨,不是磨大米,就是磨大豆。她兴奋地对我们说,一百岁以前,她一直做豆腐,就这么磨啊磨,磨到推不动那口石磨了,才由她的儿子改用小机器来打磨。我们由此判断,辛勤的劳动和乐观的心态,就是赵阿婆长寿的秘诀,豆腐只是这两者之间的一个媒介。

做了大半辈子豆腐的赵阿婆,因百岁以后腿脚有疾,行动不便,已经不做豆腐,由儿子接她的班。我们在察看她儿子磨豆腐用的小机器时,她安慰我们说:“我的豆腐好吃啊,如今交给儿子做,方子也交给他,托共产党的福,有了机器,磨豆也不用那么费力了,但也要按方子做,保证豆腐一样好吃,特别是村子脱贫了,村民要求会更高。你们放心,我们家的豆腐口味不会变,周边村的村民,也还会到这里来买我们的豆腐。”——赵阿婆五观端正,性格开朗,笑起来好看着呢,年轻时一定是一位“豆腐西施”。她的笑声,也为我们诠释了“劳动最美,劳动是健康之源”这句话的含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