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陆相华的头像

陆相华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11/22
分享

我们的楼长,我们的楼

我们徐汇区康健街道康宁强居委会的党支部书记张筱燕同志怎么也想不到,一大早过来,本想对29号楼宇治理情况来一个突击检查,却碰见404的住户趁着别人睡觉,偷偷地擦窗户,搞卫生。张书记发自内心地说,“这一场景着实让我感动。”我们楼组长竺瑞玲大姐把这一消息发到群里的时候,404偷偷摸摸做好事的消息再也藏不住了。群里人有的献花、有的鼓掌,有的点赞,原来觉得雷锋离我们很远,其实雷锋就在我们的身边。最近我们这栋楼发生的好事特别多,先是楼组长竺瑞玲和她的爱人奚新德搞起了读书(报)会,然后他们又在居委会的指导下,搞起了“宁馨市集”,最近又搞起了楼宇创新空间。这还不算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这些常态化的“家庭”聚会。

读书会,每周二雷打不动

“读书会”,起初叫读报会(组),因为我眼神不好,居委会的邹金玉老师把我拉进群的时候,一直以为是读书会。自己虽然也做过几年名牌报纸的主编,但参加这种业余的读书会我还是头一次。虽然我来到这个群的时间比较短,但也有三四个月了。我们读书会的具体时间是每周二下午两点。读书会每次都是由竺瑞玲大姐的爱人奚新德老师主持。奚每次都会带来好多报纸,同时也会在手机上搜索一些国内国际的新闻,总之就是做到有备而来。读书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也可借题发挥。从俄乌战争到特朗普当选,从上海疫情到台海局势,从朝鲜战争到珠海航展,从一带一路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身边的柴米油盐到小区的自行车管理……大家时而激情亢奋,时而掩卷长思。

不久前,因为自己的新书正式出版,手里也正好有一块巴林石的章料,正愁找不到人刻章,而奚老师却正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那也是我第一次到奚老师家,奚老师郑重地递给了我一张名片,名片上有好多头衔:奚新德,上海纺织协会副秘书长,上海棉纺织工业行业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上海印染行业协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印染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经济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高级咨询专家,高级工程师。

奚老师属老鼠,今年76岁了,瑞玲老师属牛,今年75岁了。竺老师性格外向,年轻的时候喜欢做业务,退休后又被其它单位返聘一个阶段,二次退休后,一直担任我们的楼组长。每次读书会,他们都是夫唱妇随。值得庆贺的是,他们就在此前不久还拍了金婚照。

我们读书会的场所就在居委会。大家每次过来都是早早地签到,有的老师还带着笔记本记录。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先寒暄几句,然后由奚老师开场。奚老师每次都是提前一天在群里发一下通知,第二天上午又在群里进行通知。会议结束后,大家会拍一些照片发到群里。几个月下来,我在读书会也认识了不少会友,比如来自吉林的刘正华老师,退休前是一名医生,年轻的时候随爱人返沪。她还给我们讲述老家那面一些有趣的故事;一位来自新疆的大姐,她的声音洪亮,有时候会给我们讲述阿克苏的苹果;还有一位大姐对路遥《平凡的世界》有着比较深刻的理解,我们也因此有了许多心灵上的沟通。

如今,我们的读书会大有星火燎原之势。除了我们29号楼组的会员外,其他楼组的积极分子也纷纷聚集在此。目前,我们的读书会已经发展到了20多人:李跃伟、杨文娟、陈允芹、刘正华、魏麟懿、郁志芬,开聪、感悟、鱼妈妈、萍水相逢、玻璃心、星辰大海、小金豆、小凤、芳香、孙……起初,我怕坚持不下来,毕竟我还有自己的公司,几家出版社也已签约。瑞玲大姐说:“你有事忙事,没事就来参加!”除了有一次因为感冒中途退场以外,我基本做到了雷打不动,而且把读书会作为每周的必修课。

宁馨集,花园市景别样红

奚老师年轻的时候肯定是一个帅哥,他衣着得体,谈吐儒雅,他不但会讲课,还会画画;他不但会画画,还是一个策展的高手。

前不久,由居委会牵头,由奚新德老师组织策划的“宁馨市集”,在我们小区中心的花园广场成功举办。其中有奚老师的作品十多幅,其国画风格主题突出,寥寥几笔便勾勒出核心意象,留白之处也恰到好处,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画面的布局体现出一种平衡之美,各个元素相互依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奚老师以独特的笔触描绘出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这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提炼,使作品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奚老师的《松鹤延年》是这次展出的亮点。鹤是人类喜爱的吉祥之鸟,道家仙学更是视鹤为神仙的化身。鹤象征着益寿延年、富运长久,作为鸟类中最高贵的一种,它代表长寿、富贵,寓意健康长寿。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顶风傲雪、四季常青。奚老师笔下的松树郁郁葱葱、高大挺拔,更是表现一个文人的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气节。

“宁馨市集”是我们小区第一次利用公共空间开展的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活动的内容除了奚新德老师的书画作品以外,还展出了胡树基老师的10多幅摄影作品,内容比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拍摄的人物惟妙惟肖,拍摄的题材小中见大,内涵丰富,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生动写照。

“宁馨市集”也展出了我的新书《为了那片绿水青山》。这是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一部报告文学文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关键性理论和典型性论断。《为了那片绿水青山》这本文集里涉及的人物可谓“两山”理论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这里既有内蒙古敖汉旗脱贫攻坚的经典案例,也有彩云之南的茶马古道;既有湖南郴州的人文毓秀,也有上海的石门里弄……石库门是大上海过去的影子,是上海过去的封面。上海人对石库门的情感似乎超出了建筑的本身。因为从石库门走出的不但有陈独秀、鲁迅、茅盾,瞿秋白、邹韬奋、巴金、郁达夫等文化名人,更引以骄傲的是开国领袖毛泽东,敬爱的周总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都在石库门留下了他们学习和工作的足迹……

“宁馨市集”还有免费为市民理发和测量血压血糖的志愿者,因为是礼拜天,一些小朋友也把自家的旧书拿来摆摊,更是增添了许多新鲜的色彩。为此,我还特作一首打油诗《小区跳蚤市场开张》:金秋送爽夜微凉,夜揉黄雪作秋光。宁馨市集迎奚墨,盛世华庭作影墙。量糖测压技艺好,维修理发服务忙。桂花树下誓盟在,祈愿年年此日长。

康宁强居委会孟健主任说:“通过宁馨市集活动,我们发现了更多的社区达人,类似的活动,我们还会定期不定期进行开展。

暖人心,家庭里变会客厅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并把人民城市理念写入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城市工作中的生动写照,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城市工作中的根本要求。五年来,上海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持续开展一系列实际行动,推动人民城市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效。具体到我们徐汇区康健街道,更是把“最是书香能致远”作为城市治理的标识或口号,落实到每一个楼宇之中。

为此,我们29号楼在居委会的指导下,加大整合力度,清除一部分破旧自行车,也腾挪出几平米的新空间,打造了一个图书角和便民橱柜,同时把墙壁、地板、楼梯以及留下来的自行车也进行了重新洗刷。大约三四天的工夫,我们的楼宇便焕然一新,散发着一股丹青翰墨的清香。为了赶时间,赶进度,我们楼组长竺瑞玲和她的爱人奚新德两位老人更是起早贪黑,把前些天“宁馨市集”展出的书画,装贴挂墙。在瑞玲大姐的感召下,整个楼宇都动了起来,这才出现了开头404起早搞卫生的感人一幕。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最难忘记的就是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作为一名党员,竺瑞玲大姐更是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到防疫一线,临时担当起29号楼楼长的职责。她与其他志愿者一起,组织邻居有序测核酸、做抗原,积极为大家配送物资,谱写着属于年轻人的抗疫故事。“大家都很辛苦,都很不容易”,每次面对邻居们的关心和感谢,她总是这样说。疫情防控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她却非常自豪自己能参与其中,奉献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新冠无情人有情,疫情虽然把大家都封在家中,却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邻里之间的关系走得更近了,大家更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疫情虽然难熬,却也能让人静下心来去感受和思考生活,这也是一种收获。而今天所有的负重前行,终将成就未来的岁月静好。

“丹青翰墨奚雨轩,喜得芳邻在此间。”小区楼宇治理的常态化已成为必然。因为楼宇创新开展工作需要平台和场所,作为社区的老党员,优秀志愿者,我们29号楼组长竺瑞岭大姐竟然把他们家将近14平方米的会客厅腾出来。瑞岭大姐的爱人奚老师更是甘当公仆和绿叶,为大家端茶倒水,细心拍照,制作幻灯片等,而忙得不亦乐乎。国庆中秋之际,我有幸来到204“楼组长办公室”参加活动,气氛之热烈,环境之温馨,前所未有。在大上海寸土寸金的地方,我还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别样的家的氛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