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光
一
茶香袅袅,刚沏上一壶海阳红茶。品尝着,探头凝视窗外,一缕阳光正好,暖暖的。树叶都落了,到了该下雪的节气,咋还没有迎来一场大雪呢?我边品着茶边自喃着。
我是喜欢雪的。尤其喜欢漫天飞花的大雪 ,鹅毛一样的更佳,那是特欢喜的浪漫盛景。
霎时,一阵风,天空飘来灰色的云,阳光不见了,暗淡的天空,仿佛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没有商量的余地。
风越来越大,呜呜地吼叫。不一会儿,风里有了小雪片,如蝴蝶一样,飘在窗玻璃上,融化成水滴。
一壶茶的时间,漫天大雪纷飞,蝴蝶雪变成了鹅毛大雪。顿时,天空灰蒙蒙的,只有大雪在风的怂恿下,铺天盖地,犹如海潮一样涌来,真有点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面白了,树也开出了白花,行人唯唯诺诺地走着,生怕跌倒。好一场扑面而来的大雪,是惊喜,也是开心。
倏然,一只鸟迎着暴风雪直冲云霄,老远辨不清它的样子。朋友说可能是一只鹰,我也认可,比麻雀大,只有鹰有这样的搏击力,敢于同暴风雪抗衡。朋友笑了,我也笑了。不禁想起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海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云霄,它叫喊着,——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感到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用这样的文字来形容此时的鹰,可能是最好的表达。“让暴风雪来得更猛烈些吧”,这也许是此时鹰的最激情的呐喊。
二
呷口茶,想起儿时的大雪天。母亲坐在火炕上绣花,我趴在窗上看下雪的景致。母亲望着窗外飘飘忽忽的大雪,即兴唱起:
北风那个吹
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飘
年来到
……
我盼爹爹心中急
等爹爹回来心欢喜
爹爹带回白面来
欢欢喜喜过个年
欢欢喜喜过个年
(那时电影《白毛女》刚上映没几年,“北风吹”这首歌已经家喻户晓,人人都会唱)唱完歌,母亲说:“从前,冬天下得不是雪,是白面。老天爷怕冬天人间百姓吃不上饭,就隔些日子下一场面。百姓家里的白面都堆成了山,对白面也不那么珍惜了,以为上天一直会这样恩赐人间百姓。一次,王母娘娘来到人间视察,体恤民情,看看人们过得生活怎么样,是否能吃饱饭。当看到一家年轻的媳妇把白面烙成饼给小孩子当尿不湿用,王母娘娘被气得长长叹一口气。扔下一句话:既然你们这么不珍惜粮食,那就改下白面为冰冷的白雪吧。”我听得津津有味,母亲讲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母亲停下绣花的手摸着我的头温情地说道:孩子,一定不要浪费粮食,否则让王母娘娘再看到,可能连庄稼也不给我们长粮食了,那还不得饿死我们吗?那时我才5岁(上世纪70年代初期),懵懵懂懂,但是明白了要珍惜粮食,不浪费一点一滴。虽然那时还吃黑面馒头,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母亲苦口婆心地教导,让我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至今没有改变。
雪越下越大,我兴奋难耐下了火炕,跑到院子里,大雪劈头盖脸,风呼呼地刮,一会儿院子里的雪就没过脚踝。我张开双臂,欢天喜地,看着白茫茫飘落的大雪,仰着头,雪花落在脸上,眉毛也被雪花浸润,嘴唇与雪花亲密起来。小黄狗也跑过来与我玩耍,咬我的裤脚,拽着,甩着,特别顽皮。雪花飘飘,悠悠荡荡,小花狗不时扑棱着身上的落雪,神气十足。菱花大公鸡摇头晃脑,看着这白茫茫的天地,诧异着,惊叹着,不知今夕是何年,还欲乘风归去,扶摇直上九万里,如大鹏鸟一样,飞海跨洋。大白鹅嘎嘎地叫着,身上仿佛披上了白婚纱,更加妩媚亮眼,踱着四方步,仿佛要登台展示自己白雪公主的风采,来一个白鹤亮翅,或者小天鹅舞蹈。看它自信的样子,很让人羡慕。
我拿起小煤铲,不顾风雪肆虐,堆起雪人,把母亲挂在屋檐下的红辣椒拽下一枚给雪人当鼻子,找来两粒黄豆子做眼睛,用刀削一块胡萝卜皮做嘴唇,一个有模有样的小雪人就做好了。母亲在火炕上透过窗户看到了我的雪人作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时,小黄狗、菱花大公鸡、大白鹅,都以为雪人是一个人,静静地观看着,感觉好陌生,仿佛天外飞仙,个个相目对视,互相猜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雪更大了,落在雪人身上,犹如披上了白色的新袈裟,更加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此时, 一只麻雀慢慢悠悠地落在院子外的竹子上,东张西望,竹子颤动一下,上面的雪,落下几片,感觉它是发现了雪人的眼睛是黄豆做的,正垂涎三尺吧!
忽然,街门开了,噢,是爷爷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砂碗,还冒着热气。他看着我堆的雪人直夸我。爷爷说,你奶奶给你烤的地瓜,我给送来了,快趁热吃吧。热气腾腾的地瓜,还流油呢!我拿一块给母亲,母亲摆手不要,然后我自己拿一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爷爷看着我吃得开心,就说,别急,慢慢吃啊!我看爷爷身上有雪,就给他用笤帚扫,他直说我真懂事,是个好孩子。
说完,他拿着空砂碗走出门,看着他谨慎地走在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中,我看了好久,爷爷的背影在心里留下了感动的痕。
三
咂摸着茶的韵味,思绪飞舞。记起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年正月初三,大雪也是出奇的大。当时我7岁,父亲和四叔、五叔要到姑奶奶家走亲戚,我非要跟着去。那时很穷,都是靠两条腿走路。那天的雪非要跟我们过不去,扑簌扑簌下个没完没了,好在风不是很大。但是一呲一滑的三四里路,我们走了好久。我摔了好多次跤,爬起来,摩挲一下新衣服上的雪,继续撒欢地跑着。一边跑一边捂着嘴,风如刀子,脸和耳朵冻得通红生疼。此时远眺,山峦银装素裹,大地白雪皑皑,宛如一幅淡雅的素描油画。纷纷扬扬的雪,是大自然送给人间最圣洁的礼物,静静地表达着春节盛典的壮美。
到了姑奶奶家,我们都成雪人了。姑奶奶用毛巾给我们扑打身上的雪。姑奶奶以前在烟台是阔太太,是两个店面的老板娘,生意做得很大,在商界赫赫有名。姑爷爷还是商会的领导。姑奶奶长得很漂亮,细高挑,大高个,皮肤很白,气质自然是高雅秀气的。她不笑不说话,浓眉大眼,水灵灵的。她待人接物的水平那可是天花板级别的,让人感觉到家的温暖和朴实的热情。
姑奶奶做饭很讲究,一会一大桌好吃的就做好了:虎头鸡、四喜丸子、扣肉、猪皮冻、煎刀鱼、熘肝尖等,看着我直流口水,从来也没有看到过这么多好菜。坐在火炕上很暖和,一会就冒汗了。看着窗外的大雪,父亲端起酒杯敬姑奶奶:瑞雪迎门吉祥到,一年更比一年好。身体健康万事吉,一顺百顺迎新岁 。姑奶奶举杯回敬:大雪迎新客,孩小精神好。侄子孙子来,欣慰开心美。姑奶奶不愧是阔太太,见过世面,经过大场面,出口成章,当时让我佩服不已。我也举起水杯向姑奶奶表达敬意:窗外冰锥亮,大雪白茫茫。姑奶身体康,岁岁年年长。我说完,姑奶奶乐开了花,喜悦的脸上如桃花绽放,喜不自禁,直夸我不简单。随手奖励我一块大肉,我吃得满嘴流油,很是惬意。那时能吃上一块大肉,也只能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的,当然是馋得慌,吃起来自然是非常开心快乐的。
这时,四叔和五叔让姑奶奶讲在烟台做生意时候的故事。姑奶奶打开了话匣子:“小日本投降的前几年的一个大雪天傍晚,刚要打烊,店员发现一个人躺在店门口。他们告诉我,我去看了看,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小青年,缩成一团,让人怜悯。我是可怜穷人的,对要饭吃的特别施舍。就让店员把他抬到店里,熬了红糖姜汤,喝下后,小青年逐渐苏醒。问询得知,他是讨饭一路过来的,家里的人都病死了。他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可能是饿昏了。我让人给他换了衣服、洗了澡,备下好菜好饭,让他吃饱。他饱餐一顿,连连感谢救命之恩。我对小青年说,在这住几天,休养一下,然后再走吧!小青年答应了。几天后,我让你姑爷爷找到一个进步人士,让小青年参军入伍,当上八路军战士,走上抗日保家卫国的道路。那年小青年才18岁,走的时候,我给他带了新铺盖,还给他一些零花钱。他哭着跪下谢救命之恩,我抱着他也哭了,告诉他,一定好好打日本鬼子,早日归来。唉,他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们。”
“如果那天不发现他,他可能就会被彻底冻死在风雪里。解放后,他托人打听找过我,那时我们就回现在的老家了。后来听说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作战勇敢,立过功,受过奖,还担任连长职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更是表现突出,敢打硬仗,多次战役受到上级领导的嘉奖,那时他已经是营长了。在一次战役冲锋中,他率先垂范,带领大家冲在最前头,关键时刻,他掩护战友,不幸被敌人的飞机扔下的炮弹击中,不幸牺牲了。后来,当我得知这个噩耗的时候,难受了好多天。他牺牲的时候也是一个大雪天,鲜血把一片白雪都染成了红色,像一面鲜艳的红旗,耀眼夺目,熠熠生辉。”唉呀!讲到这里,姑奶奶抹了把眼眶里的泪滴,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我们也跟着叹息,为这位勇敢的好战士感到惋惜,被他那勇敢的英雄事迹感动。
这时,想起电影抗美援朝的“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士在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30度,风雪交加,加上山高路窄的复杂地形,就连基本生存都不容易,战场环境甚是险恶,他们匍匐前进,如冰雕一样,不后退一步,可歌可泣,不禁感慨万千。看着那些在冰川雪地里摸爬滚打的志愿军战士,不畏艰辛,敢于面对现实,那么激情高昂、热情似火的爱国情怀,心里真是佩服,为这些最可爱的人自豪和骄傲。
此时,看窗外屋檐上挂起一排冰锥,与缓缓而落的白雪,相映成趣,宛若银色的童话世界,煞是惊艳,醉美心间。
这次大雪天走亲戚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特别是姑奶奶讲的英雄故事,至今还是那么清晰,那么难忘。
四
茶香氤氲,回味无穷。回忆悠悠,荡漾心间。想起在读小学四年级那年腊月的一个大雪天 。那天上午的课间操,大雪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可把我们乐坏了。我们像小鸟一样冲出教室,来到操场上打雪仗。有的同学在厚厚的雪上匍匐前进,有的在摔跤,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打滑刺溜,现场热闹非常,人声鼎沸。
突然,我的同桌小风蹲在雪地里捂着肚子直哎呀,我走过去问他咋回事?他说:肚子疼。我和另一位同学小雨把他搀扶着往村里医疗室走去。走了一会,小风都站不住了,又蹲下来走不动了。我就背着他一步一滑地往前走,小雨在后面跟着。小风比较胖,号称“小胖墩”,我背着他有点吃力,只能慢慢地往前走。走了一会,换小雨背着他继续往前走。风好大,雪没有停的意思,还是那么任性地下着,丝毫没有怜悯我们的样子。好不容易到了医务室,医生给他揉揉肚子,然后打了一针,吃了点药。一会工夫,小风不在捂肚子了,脸上露出了微笑,那颗大大的当门牙雪白雪白,比白雪还白。他拉着我俩的手一路狂奔,顶风冒雪“飞”回了学校。
我们喊报告,老师让我们在讲台旁边立正站好,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你们仨玩疯了吗?继续出去玩雪吧!不用上课学习了。你看你们身上的雪,在雪地里玩滚蛋了吗?”小风刚要开口说话,被老师过来一脚踢在屁股上。“还想狡辩,把你家长叫来,不爱念书就回家吧!”小风被踢哭了。嚎啕大哭地跑出教室回家了。我们俩一看,连嘴也不敢张了,只有默不作声地耷拉着脑袋。一节课,就这个样听下来了。
中午快放学的时候,小风的爸爸领着小风回到了课堂。他向我和小雨表示感谢 ,谢谢我俩助人为乐,做了好事不留名,老师冤枉你们了。原来小风回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向父亲说了,他爸爸并没有相信他,而是又到医务室去问了个究竟。回家后,知道儿子没有撒谎,就领着小风回了教室。他爸爸没有找老师,下午上课的时候,老师知道冤枉了我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我们赔礼道歉,并说:老师对不起你们,没有经过考虑就凭感觉给你们定了性。盲目下结论,老师做错了,这个教训我们以后都要慎重对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一个真理,大家以后一定要记好了。
五
一阵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的回忆。茶香四溢,沁人心脾。雪还在下着,像仙女散花,一会大,一会小。天空还是那样灰蒙蒙的,路上的脚印有的深有的浅。大街上车来车往,大雪没有阻碍人们的日常出行,幸哉!
一场好大的雪,瑞雪兆丰年啊!我兴奋地高喊着……
该文已发《烟台晚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