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梅旎的头像

梅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1/02
分享

亲亲我的家乡

从洛阳坐上火车南下八小时,再转乘一个多小时的班车就到了位于鄂北的一个小镇,这里便是我的家乡。

到家已是晚上九点,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起个大早,为的是能够吃上家乡的早点小吃。

走进巷口,人声鼎沸,一派热闹景象,镇上最为繁华的早市顿若清明上河图一般呈现在眼前:巷口两边的架子车和摊位上早已摆满了各种新鲜蔬菜、活鱼活虾、肉鸡蛋禽等;卖早点的门面房也是一溜儿排开,每家的门口都立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店里的各式早点美食,最有特色和代表家乡风味的有汤米粉、热干面、炒花饭、拐子饭、炒河粉、蒸汽馍等,花样繁多,再配上让人看了垂涎欲滴的图片,简直是挪不动腿。每走到一家店门口,店家都会热情的招呼,无论你进不进他的店,他都会扬一声:“慢走嘞!”那亲切的、拖着长长尾音的家乡话让人心里暖和和的。这样的小镇早市,热闹中透着烟火气,置身其中,即使是一个外乡人,也会有归家的感觉。

要了爱吃的红烧排骨海带米粉外加一份热干面,这是久违却又熟悉的味道。老家的米粉跟我所在城市洛阳的米粉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从原料上讲,老家的米粉口感更好,筋道且顺滑,所配的汤料也很讲究,基本上有四种:红烧排骨炖海带、红烧鸡仔汤、红烧大肠汤、牛肉清汤。外加齐整整码开的杂七杂八的调料十几碟,摆在大条桌上任由自取,甚是方便随意。刚落座不一会儿,一碗红彤彤的辣子油配上绿油油芫荽的排骨海带汤粉就端到了面前,白的米粉、红的辣子、绿的芫荽,单看这卖相就让人食欲大开。急不可耐地用筷子挑几根送到嘴边,“滋溜儿”一声,粉就顺着嘴边嗦进肠胃,那感觉酸爽无比,齿口留香。老家的热干面自不必说,是全国有名的特色小吃,做得也地道,我基本上要吃两份,总想在短短的假期把家乡的特色小吃吃个遍才觉得不虚此行。其次就是家乡的凹子馍、汽水馍,还有用糯米面炸成的小油条。这里要特别介绍一下老家的汽水馍,先是用上等米酒把面发酵,再在大铁锅的底部加上水或炖上菜,然后将发酵好揉成的面饼分别摊在锅的四周,再盖上厚墩墩的木头盖子,大火烧开,约摸蒸汽上来十五分钟左右,一锅底壳香脆澄黄,馍体甜软筋道、酒香米香四溢的汽水馍就出锅了。因为好吃,吃这种汽水馍根本不用配菜,一般成年人吃五六个不在话下,每次度完假回洛阳我都会买上十几个,放在冰箱里省着吃能吃半个月,这样一来,即使回到洛阳,也能每天咀嚼到家乡的味道。

吃完早点,晃悠着在整个胡同巷子看摆在地摊上的各类疏菜,这些疏菜新鲜水灵,颜色翠绿,基本上都是周边菜农自己种的,每把疏菜都用草绳捆着分门别类摆在地上或架子车上任顾客挑选。老家的很多疏菜在洛阳是不常见的,例如泡泡青、土黄瓜、豌豆苗等。老家盛产小龙虾,在水禽摊位,活鱼活虾占了半壁江山,主要是老家的人偏爱吃鱼虾,特别是爆香麻辣小龙虾,在小镇上堪称一绝,到了晚上,成为烧烤摊上必点的佳肴。逛完胡同巷子接着就是正街了,正街商铺林立,也有几个大型连锁商场,虽然赶不上城市的繁华,但购物还是很方便的。街上来回穿梭的车辆、行人,各种商家高高低低的吆喝声、震天价响的喇叭声交织在一起,一派热闹生机的景象给小镇凭添了几分粗犷。吃过晚饭,漫步在家门口的漂水河畔,习习的微风拂过发梢,远处烧烤摊上吆五喝六的在划拳,广场上快乐的孩子们在嘻嘻闹闹,还有大妈们一曲接一曲不知疲倦地踩着悠扬的鼓点跳广场舞,哦,我深吸一口这家乡糯糯甜甜的空气,小镇的月色真好。

父母的小菜园是我每次回来都要转一转的。早晨起来,呼吸着带着草香的清新空气,绕着学校的塑胶操场跑几圈,再踢踢腿拉拉筋骨,就信步走到房后面的小菜园。父母的小菜园别看地方不大,勤劳的父母却种下了很多瓜果蔬菜,有长豆角、青茄子、紫茄子、辣椒、小葱、韭菜、香瓜、苋菜、苦瓜、黄瓜、西红柿、南瓜、冬瓜等,数都数不过来,几乎菜市场有的这里都有。看着园子里绿油油还带着露珠的满眼青翠,心里感念不已,既感谢苍天厚土不负父母的辛劳,给予这么多的馈赠,也心疼年迈的父母身体是否吃得消。父母看我担心他们的身体,安慰我说,不碍事,平时打理这小菜园,不但自己能吃到放心菜,还能锻炼身体呢!

既然回到了家乡,总想转转熟悉的山山水水。于是换上休闲装、运动鞋绕过街道向十几里外的郊外走去。一路走来,感慨颇多,小时候认为遥不可及很高的山放眼望去如今却如一座小土坡般大小;小时候走过的宽宽的土路如今长满杂草变成了羊肠小道;小时候的田地坡坎到处飘散着稻米之香,如今却光秃秃的成了荒坡;小时候见到的几处掩映在山凹里的人家如今却踪影难觅……。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而又陌生,不由得让人感叹时光的飞逝,物境的变迁。这些地方从我十岁算起大概有四十年没来了吧,四十年,在时间的长河中是多么短暂,而在我的生命中却又是多么漫长,这四十年中,我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如今已是知天命的年龄;这四十年,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四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这曾经熟悉的土地上,似乎踩在云端,又似乎在梦中回到了故园,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似乎是旧相识,却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

继续往前走,远远地看见一个少年在西瓜地里摘西瓜,恍惚间一个熟悉的身影浮现在眼前,那不是少年的玩伴吗?他怎么还是如此的年轻?我急切的想上前打招呼,却又犹豫不决,时隔四十年,我仿佛看到了玩伴儿时那憨厚的脸和羞涩的笑,我的时空差瞬间定格在四十年前,我这是在哪里?我是谁?是那个扎着羊角小辫儿手里总是捧着小人书的小姑娘吗?那个少年又是谁?是那个经常爬树掏鸟蛋的玩伴儿吗?对的呢,一定是儿时的玩伴了,怀着激动的心情一步步走近,却是一名懵懂的不认识的少年,正怔怔的看着我。

再往前走,又远远地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手臂上挎着藤框,蹒跚的走过来,似曾相识却又想不起来是谁,只到走近才愕然分辨出这位老者原来是小时候认识的一位伯伯,那时他才四十出头,意气风发,而今却是耄耋老者,骨瘦如柴,眼窝深陷,皱纹横布,双目浑浊,让人难以置信面前的老者与四十年前那个走路带风的壮年是同一个人!我叫了几声伯伯,老者抬起浑浊的眼望了望我又自顾走开去,他已全然认不出我是谁了!默默地从老者身边走开,心酸加惆怅布满心绪,几十年后,如今的我是否也如老者一般对面相遇不相识呢?

回来的路上,唏嘘不已、黯然神伤,“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过去的美好看来只能留在记忆了,只教人有一种“岁月催人老、朱颜辞镜花”的无奈和凄凉!这种感受从未有过,它让我看到了过去的我,想到了未来的我,感觉恍如隔世般清晰和遥远。原来,人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暂,短暂得由年轻到变老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发生的事;而人的一生却又是如此的漫长,漫长得必须要一步一步的走完自已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每一步都不可或缺,每一个阶段都在经历不同的人生际遇,不同的悲欢离合,痛也罢,苦也罢,乐也罢,甜也罢,都是一杯必须要品尝的酒,都是人生必须要走的路!

老家之行,收获颇丰,不但看了父母慰了亲情,享受了美食重品乡味,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人生有了不一样的思考,明白了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粒沙砾,渺小而平凡,在短暂的生命里,我们无力延伸我们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让生命更有意义,让活着更有味道……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