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玩的毽子和现在的完全不同。
过去的毽子更简单、结实、实用。
它的结构主要由古铜钱和马鬃组成。
制作的方法也不难。
首先准备两枚大小不一的铜钱和从马背上剪下来的马鬃。
其次将两个大小不一的铜钱上下叠放在一起,大的在下面,稍小一些的在上面,俩铜钱中间方孔完全对正。
再将成把的马鬃用水蘸湿后根朝下小头儿从铜钱孔穿过去,然后用手拽住先行过去的部分使劲往里面拉,直到再也不能拉动为止,呈现上面留有二十公分左右长的马鬃为宜。
最后为了让毽子上的马鬃不至于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易脱落,从下面马鬃的中间楔入一个木楔将马鬃牢牢的固定在铜钱上,然后用刀贴着下边铜钱将多余的马鬃以及木楔削除。
用手将马鬃向四下分开捋好成中间空的漏斗圆形后,一个完美的毽子就做好了。
毽子的基本玩法一共有五种:分别是踢、打、锛、掰、压。
准备动作都是一样的,双腿并立,右手捏住毽子所在的铜钱边缘拿稳。
“踢”的玩法是这样的:左腿作为支撑腿站直,右腿小腿时刻准备弯曲带动脚向上摆动七八十度或者九十度,用鞋的内侧去踢右手提前协同配合抛向空中后落下来的毽子,当 毽子被向上又被踢到空中的时候,右腿就放下脚着地,在毽子落地的一瞬间,再不断重复前面的动作将毽子踢向空中......
“ 打”的玩法是这样的:右腿作为支撑腿,右腿先稍微离地跳起斜插到左腿前方落地的同时,左小腿随即向右后侧弯曲带动左脚抬起脚跟朝上踢向大腿方向,有个双脚离地跳的过程。用脚后跟踢将右手提前在右腿旁边或后侧抛向空中的毽子,将毽子踢高后,双腿落地,然后再不断重复前面的动作......
“ 锛”的玩法是这样的:左腿作为支撑腿,右腿伸直严禁弯曲向前抬起,用脚捡稍后面的脚背踢右手扔向前方空中的毽子,毽子被踢向空中后,右腿脚回位,再抬起重复先前的动作......
“ 掰”的玩法是这样的:左腿作为支撑腿,右腿带动小腿向外再向上弯曲七八十度或者九十度,用脚的外侧去踢右手扔向右腿外侧上空的毽子,当毽子被踢向空中的时候,右腿脚复位,再不断重复之前的动作......
“压”的玩法是这样的:右腿作为支撑腿,和打的玩法类似,不同的是右腿只是配合动作弯曲而脚不能离地,没有跳起来的过程。也是左小腿向右后侧弯曲带动左脚斜插向右大腿方向,用脚后跟去踢右手抛向右侧身体或后侧上空的毽子,待毽子被踢向空中的时候,左腿脚复位,再不断重复之前的动作......
评判输赢的标准也很简单:谁不间断踢的毽子多谁赢,动作没按要求做或者毽子着地意味着比赛结束。
比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单人对战,分组对抗,还有以少对多等。
参赛的项目也是丰富多彩:可以单拿出其中一个项目比试,也可以拿出多个项目比试,还可以多个混合项目比试。
究竟是如何比赛,那是用最原始的石头、剪子、布来决定的,胜的一方有权利决定如何比赛。
当然决定如何比赛一般都会挑自己这一方队员比较擅长从而有把握取胜的。
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我参加过的一场最精彩纷呈的踢毽子比赛。
那是一个暑假的下午,太阳正在西下的过程中,暑热尽褪,晴朗无风。
正是踢毽子比赛的好天气。
一群有男有女十四五岁上下的小伙伴早已迫不及待的相约在一起,准备在村边的一块平整的空地上来次毽子精英赛。
我们参加比赛的一共十个人,分成两组进行对抗比赛,每组五个人,分别有一位女生。
周围也很快水泄不通的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闻讯赶来观战看热闹的大大小小少年儿童。
还未开战战场的氛围就已经显得极为热烈了。
我是我方选出来的队长,负责和对方选出来的队长,首先在大家众目睽睽的见证下进行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有决定比赛项目权。
第一轮我猜到对方有可能出“石头”,所以我就出了“布”,结果他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居然也出个“布”,没分出输赢,进入下一轮。
第二轮我俩又想到一块去了,双方都同时又出了“剪刀”,仍未见输赢,进入第三轮。
第三轮、第四轮,俩队长都分别不约而同的同时出了“石头”和“剪刀”,又打了个平手。
最后经过五轮激烈的角逐,他出了“石头”,我出了“布”,最终我方胜出,开门红。
尽管我是队长,我们也是普遍采用民主集中制的议事规则,伙伴们一起商量究竟选哪些项目,如何进行才对我方赢下比赛最为有利,当大家取得共识之后,才由我这个队长向对方队长进行传达。
我方商议的本场比赛项目和规则就是:每个队员都要按顺序完成一套“踢、打、锛、掰、压"的五个连续动作各踢毽子一次且一气呵成,算比赛成功。
五个动作有一个动作失败,没有按顺序完成,其中一个或几个姿势不规范,中途毽子落地,都意味着该名队员比赛失败。
哪方顺利完成比赛的队员多,哪方获胜。
五轮三胜制。
按照规则,第一个出场的是对方的长得最瘦弱的队员。
出场的顺序当然也是大家事先商量好的,后期也会根据战场形势变化而临时调整。
只见他来到场地中间站定摆好姿势后,右手将毽子向上抛出,就开始了他的第一个“踢”的动作。
在这几个动作中,第一个“踢”和第三个“锛”都是在身前正面完成的,动作也相对简单,第一个动作他很容易的就完成了。
关键就是在和第二个“打”的动作衔接上,在毽子被第一个“踢”的动作踢向空中后,紧接着要侧身对准毽子下落的方向开始进行下一项“打”的动作。
在我们的印象中以他能平时的能力,完成这套动作应该没有任何问题,这也许是对方让他第一个出场的原因,毕竟第一个上来就败,难免会长对方志气,灭自家威风。
但也许是第一个出场难免紧张,或者疏忽大意的原因,他虽然“打”的动作姿态完成的是挺标准甚至堪称完美,但左后脚跟却没能踢到毽子,导致毽子落地首战失利,一脸沮丧脸色通红的败下阵来。
对方队员以及周围他们的支持者全都报以一阵阵失落惋惜之声。
轮到我方第一名队员上场。
我方队员在和支持者一起齐声喝倒彩的同时,马上派出了一个我方势力最弱的小胖墩上场参加第一轮角逐。
本以为小胖墩没有多大胜算,全体队员对其取胜也没抱多大希望。
入场地就位准备好之后比赛马上开始。
只见他不慌不忙的将毽子抛出,右小腿弯曲带动脚上抬,准确的将下落的毽子竖直踢向空中,“踢”的动作顺利完成。
在毽子空中下落之前,只见他沉着冷静的赶紧向左扭原地侧身,扭头看准毽子下落的轨迹,在毽子落下的一瞬间,右腿跳起,跟着左腿带动小腿向右后方弯曲,抬起的鞋后跟不偏不倚的将下落的毽子踢中踢高,“打”的动作便完美收官。
第二个工作完成后,便进入了相对比较简单的“锛”。
此时刚好毽子被带到身体正前方,只见他根据自己腿的长度和毽子下落的位置,调整好自己身体的位置,当毽子来到脚尖上方的预定位置时,迅速的伸直右腿向上,用距离脚尖稍微向里一些的脚背,将毽子准确无误的第三次踢向空中“锛”的动作也顺利过关。
“掰”的动作随即开始,只见他右大腿带动小腿向外上方用力翻,用脚外侧边缘对准下落的毽子一踢,毽子再次向上飞向空中,该动作完成的也干净利落。
剩下最后一个比较难的“压”了,只见他沉着冷静的再次原地向左扭转身体,针对毽子的落点不断调整身位,当毽子在他身后方下落之际,右腿迅速稍微弯曲,左腿带动小腿紧急向右后上方弯曲,脚后跟准确的将毽子一击而中。
随着“压”的动作的完成,宣告我方第一轮胜出:比分:1:0。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大家小眼睛都盯着那毽子不断的在上下翻飞,眼神一直随着其上下移动,我方队员更是紧张的为他在手心里捏一大把汗。
我们平时都不看好的胖墩,没想到今天居然超常发挥,“踢、打、锛、掰、压”五个单项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而且毫无瑕疵,给我队意外的立了头等大功。
“好!.....”我方队员以及啦啦队见胖墩意外首胜,兴高采烈的全都情不自禁跳起来,喝彩声此起彼伏。
对方因为第一局就大意失荆州输掉了比赛,全队上下全都士气低落感到非常沮丧。
“还有四轮比赛呢!大家别着急也别灰心丧气!我们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对方队长一看如果这种精神状态持续下去,和直接向对方举手投降也没啥区别,于是赶紧给队员做不到最后决不言败的思想工作,给全队继续加油打气鼓气,让他们增强必胜的信心。
在对方急于雪耻复仇和围观群众扯嗓子喊加油助威的浓厚氛围中,双方开始了第二轮对决。
第二轮我方派出个漂亮的小女生,我们不想让对方认为胜之不武,因为对方出场的也是个女生,只是没我方的女生漂亮,但显然他们对她寄予充分的信任和厚望。
首先由对方女生率先出场,前三个动作完成的非常到位和无可挑剔,到了第四个“掰”的动作时,不想毽子刚好踢在鞋底的外侧边缘,毽子没能如愿向上弹起,而是一声脆响后直接落地,导致最后一个“压”的动作没能完成,预示着比赛失败。
对方女队员因没能给全队带来渴望的胜利,伤心的哭着离开了比赛场地。
相反我方的女队员却稳中求胜表现神勇,再次以毫无争议的动作完成比赛。
场上比分:2:0。
目前场上的形式对我方那是相当的有利,如果我方再拿下一轮,就可以以五轮三胜的比赛规则取得今天的胜利。
大家在我这个队长的的再次动员下,各个摩拳擦掌,因为胜利在望而感觉全都信心百倍,争取在下一轮彻底杀死比赛。
对方显然清楚自己不利的被动局面,只有拿出哀兵必胜信心和破釜沉舟一战的决心才有可能争取反败为胜的机会。
第三局在紧张的气氛中开始,也许是有了前车之鉴,再没有输的本钱,只有背水一战,对方上场队员不敢丝毫放松大意,小心谨慎稳健做每个动作,最终圆满的完成了比赛项目。
只要我方这轮能取胜,对方取胜了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的队员信心满满的意气风发的上阵去,结果却因为不慎动作失误,“锛”的动作没控制好,力度太大将毽子踢远,“掰”时候根本追不上够不着毽子而失败铩羽而归。
场上比分:2:1,对方奇迹般的扳回一局,我们痛失了第一个赛点。
下一轮,不要再给对方留下任何机会,无论如何必须拿下!
我方队员经集体商议后,对即将出场的队员下了必杀令。
扳回一局让对方队员看到了有可能取胜的希望,同样委以即将出场的队员只许赢不能输的重任。
第四轮的比赛结果是对方所希望和我方最不愿意看到的。
对方的队员知耻而后勇孤注一掷,我方队员骄傲自满大意失荆州的惨痛结果就是,我方第四局再次失利,前面积攒的优势全无,失去了最后一个关键赛点。
场上比分:2:2平,对方连扳两局,实现了神奇大逆转。
双方再次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对方硬是把我们拖入了决胜局。
第五轮这个决胜局,由双方的最后一名队员——也是双方的队长压轴出场。
比赛在所有人的呐喊加油声中火热进行。
第一个回合,双方均顺利完成了动作,按照规则不换人继续下一轮,直到分出胜负。
第二个回合随即开始,最终直到十个回合也无法分出高低上下。
尽管我俩均累的疲惫不堪坐到地上满脸淌汗喘,但事关全队的荣誉,谁也不肯服输。
“哎,我看咱们用全队接龙的方法决定输赢吧!”在比赛休息间隙,对方队长突然这样向我提议。
“接龙就接龙,谁怕谁!”没等我和队员商量,他们却第一时间表示同意应战,来者不拒。
对方的队员也没有异议之后,接龙踢毽决定输赢的比赛就马上开始了。
接龙比赛就是,每个队五个人,先由第一个人完成“踢”的动作,然后不能让毽子落地,第二个人接着完成“打”的动作......直到第五个队员完成“压”的动作。
如果一方五个队员顺利完成五个连接动作,另一方只要有一个队员未完成该完成的动作,比赛立即结束,完成一方胜。
比赛开始的快,结束的也快。
对方轻松的完成了第一轮,而先前比赛出场的表现神勇的小胖墩,作为我方最后一名关键选手,却在做“压”的动作的时候,脚后跟居然没能碰到毽子,拱手把即将到手的胜利就这样白白送给了对方。
胜利的一方得到的奖品就是:有权决定下一次踢毽子比赛的项目和规则,仅
此而已。
我们承认我们在乎输赢,但比输赢更享受的是比赛过程中无限的童年生活乐趣。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远处传来母亲们招呼各自孩子回家吃饭的声声呼唤声。
咱们明天再玩儿!
约定好后,大家都纷纷恋恋不舍的各自散去回家了。
明天还有激烈的有下一场比赛在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