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本源的头像

马本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1/22
分享

犹记少年劳动时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人。”作为山里的一名孩子,我们从小就开始参加各种劳动,勤劳似乎和大山永远不能分开的。“昼起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父母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日奔波在泥土上,也养成了我们对土地的热爱。看见一片蓬松的泥土,仿佛遇见了久别重逢的故人,心中自然又说不出的激动和亲切。总要走上前去摸一摸,闻一闻,久久不能离去。

小时候的院坝是一片平地改造的,祖辈们将地里的泥土打碎、抹平,压实,再浇些水润湿,然后找来模板做成泥掌子,满地拍打,打得溜光,在太阳的照射下闪着光亮。然后等太阳将其晒干,边晒边拍,边洒水。等到,泥土完全晒干,整个院坝就像铁块一样硬了。用来晒晒包谷、麦子刚好,沾不到一点灰。父母们们将粮食晒在院坝里就去地里干活了。而我们则留下来守候粮食不让鸡鸭偷食,更不容许其在院坝里拉屎。我们用木耙子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耙着,为了不让耙齿弄坏院坝的泥土,我们干脆脱下鞋子用我们的小脚在粮食里来回地走着、翻着,看着小脚在粮食里翻起道道小沟,我们感叹我们这“天然的梨头”真厉害。而粮食把我们的小脚磨得麻麻的。引起我们无限遐想,此时我们翻动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波澜壮阔的土地!等到大人回来,粮食已被晒干,静等入仓。当然父母除了给与我们表扬,还会给我们煮几个鸡蛋以示奖励。我们的成果得到了肯定,自然满是幸福,劲头十足。接下来帮助大人扫粮食、用风车车粮食。大人们摇动着风车,我们则用手在粮食中翻着,以便让下料口畅通。劳动给了我们欢乐,给了我们幸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我们很早就学会了摇风车。

至于做家务,我是三岁半开始的。那天可能队里有重要的事,队长催的急促。母亲匆匆吃过饭,把碗撂下锅,掺水一泡,就背着锄头跟着队长去了。我在院子里转悠,知道母亲很晚才能回来。我想,我必须把碗洗了,这样母亲才不那么辛苦。于是,我端来把椅子靠在灶上,拿起抹布在碗里擦起来,我学着母亲的样子把碗里的饭渍抹去。滑溜溜的感觉让人真舒服。随后把洗好的碗晾干,放在碗柜里。看着被我洗干净的那一摞碗,我为我能独立做事感到自豪!那天母亲很晚才回来,一个劲地夸我有用!我第一次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因为劳动让我成为有用的人!这是多大的幸福!我心暗想,我一定会成为更有用的人!于是第二天我拿起扫把,开始打扫房间。我来来回回地扫,就是不能将垃圾扫到一块,但母亲的夸赞是我的目标,也是激发我学习动力,于是我瞄准一个方向,终于将垃圾扫到了一块。最后我将垃圾用小铲子铲了出去,结果当然是获得了母亲夸赞。不过这次母亲没有给我煮鸡蛋,而是教我如何烧灶火,如何淘米,如何炒菜。那天在母亲一步步手把手的教导下,我做出了我人生的第一顿饭。第二顿饭母亲则直接安排我做,虽然那天的饭做得夹生拌酱,菜咸的进不了嘴。但也许是对我的鼓励,母亲还是吃得津津有味,在母亲的鼓励下,我开始了大胆尝试,从五岁开始,我就能独立打扫房间,整理房间。能自己做饭。就是父母走上一两个星期,也饿不着我。

至于说地里干活,那是源于一次“栽豌豆”。姐姐他们在自然课上学了种豌豆,于是,他们就在我们院子后面的一小块平上种了几粒豌豆,没过几天豌豆苗就长出来了。嫩嫩的绿绿的。姐姐更是满脸得意,看着她那自豪的样子,我们很是羡慕。偏偏我和阿贵出去玩,路过队上的花生地。只见满地都是嫩苗,绿得透亮,绿的可爱,和豌豆苗长得一模一样,只不过比姐姐的豌豆苗胖些。我和阿贵赶忙一人剜了一棵,就栽在姐姐的豌豆苗旁边。又是浇水,又是培土。到了下午竟然活了过来。姐姐来看她的豌豆苗,我们俩得意地向她展示我们的“成果”

,这一展示不要紧,姐姐赶忙说“你们闯大祸了!”原来我们把队上的花生苗扯了!姐姐告诉了母亲,眼里满是埋怨。母亲走过来瞧了瞧,有些惊讶和无奈,很快镇定了情绪,说:“人在成长中哪能不犯错,只有知道错,才能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母亲没有责罚我们,而是在屋里拿出几粒豌豆和黄豆,让我种在栽花生苗的位置。条件是让我好好照顾豌豆苗和黄豆苗。直到它们开花结果。而自己则赶紧找了花生种子补上,并向队上做了检讨。

正是有了母亲的宽容,才让我敢于尝试。我最终学会了放肥料,除草。学会了丢“双跨印”。脖子上挂着两个篓子,里面装着种子和肥料,两手同时撒种子和肥料。十几岁就成了家里的好帮手。更重要的是:我养成了劳动那个的习惯。作业更是没有让家长和老师操心过。

因为劳动,让我们明白:生活要靠勤劳的双手来创造。不劳动就没有收获。我们从小就体会到家庭的酸甜苦辣,懂得自尊、自强自立。能够面对各种挫折,生活对我们来说,也越过越有意义,这一切都源于母亲用劳动潜移默化的教育。不像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分的宠爱,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家务活从来不让孩子干。其结果是:孩子的潜能得不到激发,心理十分脆弱,真的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经不起挫折,承受不了社会的压力。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如此脆弱,关键是缺少有利的劳动教育。

因为劳动,让我们那一代人的身体特别健康,能吃能喝能睡,能做事,在这一切都源于少年是的劳动,现在想起来,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