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每至春日,高鼎笔下这充满生机的诗句,总会在我心头悄然浮现,随之而来的,是记忆中那些与风筝相伴的悠悠过往。
小时候,哥哥的那只蝴蝶风筝,是我童年里最耀眼的存在。竹篾为骨,棉纸作翼,哥哥精心绘制的斑斓花纹,让那蝴蝶宛如即将振翅的精灵。当哥哥奔跑在绿野之上,风筝腾空而起,我的目光便再也无法挪开。那风筝在蓝天白云间自在飞舞,承载着哥哥的欢乐,也勾起了我对自由翱翔的无限向往,羡慕之情在心底肆意生长。
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在一个洒满暖阳的周末午后,他将竹篾、棉纸一一摆开,微笑着说:“孩子,今天我们一起做个专属你的风筝。” 我兴奋得几乎要蹦起来,紧紧挨着父亲坐下。父亲的手宽厚而灵巧,竹篾在他手中被削得又细又直,随后用胶水粘连成牢固的骨架。我托着下巴,满心崇拜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糊纸时,我挑了一张绘着金色凤凰的纸,和父亲一起,小心翼翼地抚平每一道褶皱,一只满含父爱的风筝就此诞生。
来到空旷的草地,春风轻柔地撩动着衣角。父亲高高举起风筝,迎着风大步奔跑,随后手一扬,风筝便扶摇直上。我紧紧攥着风筝线,感受着它在风中的跃动,那一刻,仿佛握住了全世界的美好。父爱如春日暖阳,倾洒在我的心间,温暖而明亮。如今,父亲已离我远去,但那段做风筝、放风筝的时光,成为我心底永不褪色的珍藏。
后来,哥哥带着我放风筝。我们来到熟悉的草地,风里弥漫着青草与野花的芬芳。哥哥熟练地调试着风筝线,我在一旁满心期待,眼中映着风筝的影子。随着哥哥一声 “跑”,我拉着风筝线奋力向前,风在耳边呼呼作响,风筝缓缓升起。我兴奋地大喊,哥哥在身后笑着,不断提醒我放线、收线。风筝越飞越高,像一只挣脱束缚的飞鸟,在广阔天空留下属于我们的痕迹,我们的欢声笑语,被风轻轻拾起,散落在春日的田野间。
上学时,课堂上学习文学家写的有关风筝的课文,老师的讲解,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风筝,不只是玩具,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师就像放风筝的人,用知识做线,牵引着我们在成长的天空翱翔。每当我在学习上迷茫时,老师总会耐心引导,如同父亲与哥哥在放风筝时给予我的鼓励。
此刻,站在时光的河畔,看着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快地放风筝,他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充满了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风筝在天空中摇曳生姿,带着他们的梦想与希望,越飞越高。望着这一幕,我不禁感叹时光飞逝如电,生命短暂如朝露。那些曾经与风筝相伴的岁月,仿佛就在昨天,父亲的微笑、哥哥的陪伴、老师的教导,都已成为记忆深处的珍宝。
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却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热爱生活的每一刻。就像这风筝,即便会落下,但在飞翔的过程中,它拥抱过蓝天、清风与阳光。生活的美好,藏在亲人的关爱里,藏在师长的教诲中,藏在每一个平凡而珍贵的瞬间。让我们珍惜当下,用心感受生活的温暖与力量,在有限的时光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