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如诗,吹醒了沉睡的大地,老家院子里的李花也在这温柔的抚摸下静静开放。“春日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火烧杏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 。”那片雪白,恰似天公不小心打翻了玉瓶,洋洋洒洒,宛如下了一场雪。李花晶莹剔透,光滑细腻,凑近细瞧,每一片花瓣都如婴儿肌肤般润白细嫩,轻轻触摸,满是生命的质感。
小时候,我总爱穿梭在这几棵李子树间,它们是我童年最亲密的玩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春天,我看着满树层层叠叠的李花,闻着馥郁的清香,沉醉其中,满心欢喜。夏日,我眼巴巴瞧着青绿色的小果子挂满枝头,盼着它们快快长大。等到李子成熟,香脆可口的果子让我大饱口福,我狼吞虎咽,汁水顺着嘴角流下,那是童年最甜蜜的味道。当秋叶落尽,我爬上李子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看着太阳落山,余晖将天边染得通红;夜幕降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又伴着月光与星星对话,有时还把李树当作我的摇船,晃悠着度过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
家中的不少收入依赖于这些李子树,它们默默奉献,结出的果实不仅饱了我们的口腹,还化作家庭开支、我们的学费。李子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承载着浓浓的情谊。母亲对李子树格外珍视,施肥、照料,她说:“果树最懂感恩,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诚如“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我家的李树年年硕果累累,又大又脆又甜。
李子树有着独特的美,枝条柔软,性格温和,无需过多关注,便自顾自结出累累硕果。它又无比刚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风吹日晒、严霜暴雪,都无法将它打倒。狂风呼啸,它的枝条虽被吹弯,却从未折断;暴雪压顶,它在皑皑白雪下顽强坚守,待雪化后,又抖擞精神,焕发生机。
它一身是宝,花瓣和李子胶都是良药,能美容养颜;剪下的树枝也是编制箩筐、搭建小棚的上等材料。当它走到生命尽头,干枯成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熊熊烈火中燃烧自己,释放最后的能量,走得潇洒又悲壮。
看着李树,我不禁想起孟郊笔下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的父母正如这李树,一生都在为我们付出,毫无保留。小时候,父亲总是天未亮就出门劳作,母亲则操持家中大小事务,将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们默默承受生活的压力,从不抱怨,把最好的都留给我们。可当我们准备报答时,他们却可能已在岁月中老去,甚至永远离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份遗憾,如同心底的刺,每每想起,便隐隐作痛。
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孩子,闲暇时,我常带着他回到老家,站在李子树下,给他讲述李子树的故事,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他懂得默默奉献;讲李树的坚韧顽强,让他学会在生活的风雨中坚强前行。我希望这从李树传承而来的精神,能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他明白付出与感恩的意义。
老家的李树历经磨难,却始终挺立,这让我想起父亲,他一生坎坷,却坚强乐观,为家庭撑起一片天,就像这李树,默默守护着我们。
我爱李树,爱它的精神。如今李子又开花了,家乡的李子树,你也在盛放吗?我,来看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