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本源的头像

马本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27
分享

茶季说茶

春分一过,汉江边的山坡上,灵雀山下,古镇渡口,那一道道的茶带悠然转绿,像一条条绿色的玉带,将山头紧紧包裹,流出一旺清澈的绿来,那绿映着远处的桃李花,一绿,一白,一红是春天送给大自然最清新,最靓丽的颜色,它是那样自然,让人赏心悦目,肃然间醉了心魄。

最早接触茶叶,那是刚刚学会走路的的时刻,那时候,茶叶可是农村中的奢侈品,在外工作的爸爸不知从哪里弄了点茶叶回来,说是要招待家里来的最尊贵的客人。那天,妈妈用塘瓷缸子,泡了一杯荼,父亲与客人谈得意兴满怀,妙趣横生。客人走后,我偷偷拿起茶杯,猛地灌了几口,虽然是猪八戒吃人生果,却也茶香袭人,满嘴纯香,虽然略带苦忍,却一种清爽的感觉却在喉咙里来回盘旋,久之不去,顿觉困意全无,从此,我喜欢上了这干枯而樵脆的叶子。而母亲则从来不喝茶,她说,她喝不习惯,还是白开水好喝。但却从来不阻止我们喝,从此,我们认识了茶叶。

后来,我们上学了,火石梁有一块茶园,由于缺乏技术,所以茶树低矮,稀稀落落,但是春天也长出针尖般的嫩芽儿来。主人家采了些芽尖,我们也想动手摸,被父亲喝住了。冬天当繁花落尽,山上其他树木和花草只剩下枯枝败叶的的候,这种青绿色的植物虽然老了些,可依然呈现绿色。只不过,上面结了青色的果子,圆鼓鼓的,等到果子变成灰色,就榨开了,我们赶忙和父亲拈了一些茶子种在了我家的菜园里,我看着它长出青色的禾苗,甚至慢慢长大。最后开出白花,我看着茶花那簇簇白,还有那浓浓的茶香,心里满是自豪,采茶叶来做茶早就忘倒了九宵云外,最后再也没有提起过做茶。喝茶倒成了我的习惯。不过我家喝得却是大脚板。同学们带到学校喝得也都是几块钱一斤的茶叶,一泡水都是褐色,像个黄汤。

后来高考前夕,一个西乡转来的女生给我抓了一拃毛尖茶,茶叶通体呈松针状,绿色,把它泡在杯子里,茶水通体发绿,绿莹莹的,很是好看,而且拧开瓶盖,老远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茶香,让人神清目爽,喝在嘴里,茶水唇齿留香,似乎每一个胃蕾都在彭胀,每一个胃蕾都在盛开,浑身上下,无处不舒服。从此,我记得了曾在某一天,一碗清茶带给我幸福。

前年,应朋友之邀,我们到了后柳水乡,只见水乡的码头全都是茶馆,茶艺师穿着旗袍,拿着长长的茶壶,左旋右转,上仰下合,突然一个转身,一股绿色晶亮的液体从茶壶喷涌而出,精准地注入桌上每一个茶碗里,顿的沁香扑鼻令人沉醉。游客端起茶碗,眼神里满是得意和自豪,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悄然溢出。我正看得入神,却被张主席叫去开会。那天在李定均的茶馆,我才得以细细品味李总生产的碧水晨毫,感受它的芳香,它的绿意,以及它怡人的茶香。李总还讲述了他创业的经历,他的一生历经堪坷,总是在失败中崛起,在失败中奋进,先种茶,种茶失败后到哈密挖金,创业成功后又到家乡发展茶业,力肋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带动鲤鱼村村民发展茶业,聘请技术员,指导上百户村民种茶,在家门口就业。李总创业的故事如同煮沸的茶叶一样上下翻腾,让人钦佩,他的精神却像茶一样芳香,感染着每个人,每一个人都是一枚绿茶,原本可以活得芳香。那一次,我和茶叶算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去年的三月,我们又到灵雀山茶园,帮助老板采茶。亲自体验到采茶的乐趣。一路上,朋友们唱茶歌,仿佛个个都是采茶女,青茶映照着他们的脸,尽管他们已经不够年轻,可依然神采亦然。荼庄曾老板给我们讲述了制茶的工艺和流程,并让我们自己泡茶,感受灵雀茶的土色土香,那一刻我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中国人种茶吃茶的历史悠久,以下是大致的发展脉络:传说神农氏在尝百草时,偶然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这是关于茶的最早记载,不过此时茶主要用于药用。

早在西周至春秋战国,茶叶开始作为贡品,从巴蜀地区向中原传播。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并且对茶叶的利用方式也逐渐多样化,除了药用,也开始尝试食用茶叶。

秦汉时期,茶叶的种植范围逐渐扩大,在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茶园。同时,人们开始将茶叶煮成羹汤来饮用,这是茶作为饮品的早期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起和道教的发展,茶与宗教文化相结合,逐渐成为一种精神饮品。在一些文人雅士中,也开始流行饮茶,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唐朝,茶事兴盛,陆羽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系统地总结了种茶、制茶、饮茶的经验和技术,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此时,茶叶的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茶的种类也日益丰富,煎茶法成为主要的饮茶方式。

在宋朝,茶文化达到鼎盛,点茶技艺流行,不仅在民间广泛传播,还成为宫廷和士大夫阶层的一种雅好。斗茶之风盛行,推动了茶叶品质的提高和茶具的发展。

元朝时,茶的饮用方式开始简化。到了明朝,朱元璋罢贡团茶,改贡散茶,促进了散茶的发展,瀹泡法逐渐成为主流饮茶方式,一直延续至今。

在清朝,茶叶的种植和贸易进一步发展,中国茶叶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同时,茶馆文化繁荣,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石泉,家家泡茶,家家喝茶,所谓酒满心诚,茶八分,说得是一种待客之道,因为还可以添水,还可以让茶香通过鼻孔润泽心灵。

如今又到了采茶,收茶的季节,我不仅想起了茶叶的种种,更想起了石泉的茶和茶文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