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本源的头像

马本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31
分享

我和孩子去春游

三月二十七日,阳光和煦,柳绿花开,万物洒满春晖。熨斗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了春游活动,孩子们身着整齐的校服,在老师和志愿者的陪伴下,踏上了乡野的土地,开启春游活动。

一路上,草翠花开,白云皑皑,泉水悠悠,小溪潺潺。彩旗飘飘,酒楼和商店的招牌格外醒目,纸扎店里花花绿绿的清明吊向人们昭示:这个季节,拥有美好的时节,也别忘了先人们的艰苦奋斗。孩子们高举着校旗和团旗,穿过街道,走街串巷,一路感受春天这个节日里该有的特征。祭祖、踏青是中华民族遗传千古的传统习俗。孩子们讨论着,询问着,欢笑着,感受着节日特征里的一份份传奇。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穿梭在田野间。他们路过一片片金黄的油菜花田,那明亮的黄色如跳跃的火焰,在大地上燃烧着生机与希望,染出了春天的金黄。染出了春天的光鲜和细嫩。那朵朵油菜花开得是那样细嫩和光滑闪烁着一片晶莹,微风过处轻轻摇曳,似乎是在对孩子们微笑并欢快地打招呼。蜜蜂嗡嗡在花丛中清唱,美丽的蝴蝶,扇动轻盈的翅膀翩翩起舞,孩子们好奇地张望着,这一切在他们的眼中是那样的新鲜和好奇。

刘家湾百亩塑料大棚里,泥土散发着质朴的气息,刚刚种下的葡萄幼苗,绽开了嫩叶,那一个个拇指般大小的羊肚菌带着对世界的懵懂,努力从土里探出脑袋。黄瓜围着瓜架,努力往上爬,那几片青绿的叶子把黄瓜的茎拉的老长;只有草莓长势旺盛,一个个青色的草莓,紧紧地牵住草莓妈妈的手,似有千言万语,又含情脉脉;春天的农作物是那样的生机勃勃,而又蓄势待发,让人满是希望,满是青春,满是活力。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这一切,仿佛看到了生命成长的奇妙旅程。老师和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着种植的奥秘,从种子的播撒到幼苗的呵护,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大自然的智慧。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聆听,心中对生命的成长有了更深的敬畏与期待,时不时提出几个天真的问题,欢声笑语回荡在大棚内外。

沿着乡间小路,他们路过一条潺潺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石头在水底若隐若现。孩子们兴奋地跑到溪边,蹲下身子,伸出小手想要触摸那清凉的溪水。有的孩子捡起小石子,用力扔向水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水花,惹得同伴们一阵欢笑。溪边的树木,新绿初绽,像是大自然为它们披上了一层嫩绿的薄纱。

在一片开阔的田野旁,一位老农正在辛勤地劳作。他挥舞着锄头,翻动着泥土,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孩子们静静地看着,似乎明白了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老农抬头看到这群孩子,露出了憨厚的笑容,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一位老师,正拿着手机拍照,一位老奶奶打趣地说:“拍照了就要给我们帮忙种包谷!”,脸上满是得意和幸福。老师调侃道:“怕你难得管饭!”老奶奶得意地说:“就是你么这么多人一起到屋吃饭,我们也管的起!”。孩子们笑了,老师也笑了。

远处,错落有致的农舍在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农舍旁,晾晒着一些干洋芋片片,还有萝卜丝,干芋头片,在阳光下闪烁着淡淡的光泽。一位老奶奶站在田地边,看着这群朝气蓬勃的孩子,眼中满是慈爱。

继续向前,队伍来到了一处山壁下,传说这就是滴水岩了。山壁巍峨耸立,岩石的纹理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一块块岩石檐牙高啄,悄然挺立在山间,两边桃花朵朵盛开,一片粉红。据说一到变天,就从岩上滴出水来,故名为响水岩。孩子们仰望着山壁,心中满是敬畏。志愿者告诉他们,这山壁见证了无数个春夏秋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

这一路,孩子们用眼睛记录着乡村的美景,用心灵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他们在乡野间奔跑、欢笑、探索,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成长的喜悦。而这片春日的乡野,也因为这群孩子的到来,更加生机勃勃,加深了孩子对社会的理解。也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更是家长、孩子、老师之间的一次沟通。

其实,在七八十年代,哪个孩子没有经历过春游活动?一两个老师,近百十名学生,老师时不时带领孩子走向田间地头,在山林里摸爬滚打,嬉戏玩耍,近距离接触生产,接触生活,生活尽管简单而古朴,但小小的我们就知道,怎样打窝子,放种子,丢肥料。可我们那一代人的生活是那样的充实,能抗压,能克服各种困难,我们的心态总是积极的,没有听说过,谁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

可是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些专家提出春游难得管理孩子,禁止了孩子春游。要想简单地春游,还得层层审批。孩子们就像温室里的花,笼子里的鸟。虽然脑袋里硬装了不少知识,但是有的连麦子和韭菜都不认识,知识和社会严重脱节。动不动就是和生产脱节,和社会脱节。而熨斗小学的春游重新开启了孩子与实践、生产相结合的模式,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在此,我又想到儿时的春游,真的是一种满满的幸福和回味,教育更要回归本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