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涛的头像

马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18
分享

与杨莹老师的荷园之约

在这无尽的时光流转中,总有一些人,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探索生命的深度与广度。杨莹老师,便是这样一位集作家、画家、书法家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杰出女性。

与杨老师的相识,仿佛是命运巧妙的安排。尽管已有半年之久,但因种种不可言喻的机缘,我们始终未能谋面,直到去年一个冬日的早晨,我终于走进了她的荷园

按照约定,我提前十分钟到达了杨老师位于曲江的工作室,工作室的大门上,一幅精美的画作静静地悬挂着,那是一朵盛开的荷花,亭亭玉立,宛如仙子凌波微步,超凡脱俗。碧绿的荷叶环绕四周,宛如翠绿的裙摆,轻轻摇曳,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生动与灵韵。旁边,题着“荷园”二字,笔力遒劲,气韵生动,透露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与对荷花的深情厚谊。我心中暗想,杨莹老师定是个爱荷之人,她的性情,或许也如这荷花般清雅脱俗,温柔婉约。

正当我沉浸在对这幅画的欣赏中时,杨老师匆匆赶到。她一进门便连声道歉:“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我连忙回应:“是我来早了,怕耽误您下午的活动。”她的声音柔和而亲切,如同春风拂面,瞬间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走进工作室,一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仿佛置身于一个艺术的殿堂。墙上挂满了杨莹老师的画作,荷花主题居多,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荷香。画中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羞涩而含蓄;有的怒放盛开,热烈而奔放;有的则凋零飘落,凄美而哀婉。每一幅画作都承载着杨老师对荷花的深情与感悟,也透露出她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绘画功底。

除了画作,墙上还挂着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等名家的题词书法,每一幅都苍劲有力,气势磅礴,与杨老师的画作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书籍和文稿,仿佛每一页都承载着她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也见证了她作为作家的辛勤耕耘与不懈追求。

杨老师递来一杯热茶,轻声说道:“天冷,喝口茶暖暖身子。”她的声音柔和而细腻,像一位知心姐姐,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温暖与关怀。我接过茶杯,轻抿一口,茶香四溢,瞬间温暖了整个心房。我们相对而坐,开始了这场期待已久的对话。不知不觉间,时光悄然流逝,两个多小时的畅聊,仿佛一场心灵的旅行,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从文学谈起,杨老师分享了她的创作历程。她提到自己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是那些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正是这些阅读经历,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谈及自己的作品,杨老师的眼中闪烁着自豪与喜悦。她提到了《纯真年代》《杨莹小诗》《风起雨飘》《花儿日记》《奔向光明》《从长安出发》等一系列作品,每一部都承载着她不同时期的思考与感悟,也见证了她作为作家的成长与蜕变。

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杨老师的《从长安出发》这部作品,它是莹老师对故乡深情的回望与致敬。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安古城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底蕴,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而神秘的时代。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杨莹老师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也透露出她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与探索。读杨老师的作品如同一扇扇窗,带我走进了不同的世界。她的文字如诗如画,细腻而深邃,仿佛每一句话都在叩击读者的心扉。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人文关怀。难怪她的作品屡次获奖,被译为多种文字,广受海内外读者的喜爱与赞誉。

除了文学,我们还聊到了她的多重身份。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协副主席,杨老师肩负着责任与使命。她坦言,每一种身份都是一场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她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与挑战。同时,她也要时刻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为文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莹老师说:“每一种身份都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作为作家,我用文字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作为画家,我用色彩描绘世界、抒发情怀;作为书法家,我用笔墨书写人生、传承文化。这些身份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我今天的模样。”

她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我深刻感受到,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

情到深处,话题自然转向了人生。杨老师说:“人生如一场旅行,沿途的风景有晴有雨,有喜有悲。重要的是学会欣赏,学会在风雨中坚毅前行。”她的话语充满了智慧与力量,让我深受启发。她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她说:“我曾经也经历过挫折与困境,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强与成熟。我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机遇与希望,学会了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光、有梦想,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接美好的未来。”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转眼已近中午。杨老师的朋友来访,我知道她下午还有会议要参加,便起身告辞。临别前,她送了我一本她亲笔签名的《从长安出发》,还有一只她手绘的碗。碗上绘着一朵盛开的荷花,栩栩如生、宛如天成。我仿佛将她的荷园带入了我的生活之中,心中满是感激与不舍。

走出工作室的那一刻,我回头望了一眼那幅荷花画作与题词“荷园”。它们仿佛在向我告别,又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荷花与人生的故事。我突然觉得,杨莹老师的荷园不仅是她创作的源泉与心灵的栖息地,更是她人生智慧与艺术追求的象征与体现。

站在那片荷塘中,月色依旧清浅、荷叶依旧田田、荷花开得正好,满塘的荷与夜色融为一体,仿佛一幅水墨画,我已飘然陶醉,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畏。感激命运让我遇到了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敬畏生命的美好与神奇、敬畏艺术的魅力与力量。

与杨莹老师的这次相遇,她的智慧与才情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她会在自己的领域中继续绽放光芒,而我也会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继续前行、不断探索、不断超越自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