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深深烙印在我童年记忆里的场景,每到夏收时节,整个黄土高原便如同被点燃的热情熔炉,生产队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光。
黄土高原,这片雄浑而广袤的土地,在夏日的阳光下袒露着它那厚重的胸膛。连绵起伏的山峦像是大地巨人的脊梁,一道道沟壑纵横交错,仿佛岁月镌刻下的深深皱纹。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黄土在炽热的日光下泛着金黄,像是被洒上了一层金粉。远处的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洁白似棉絮,大朵大朵地飘浮着,与这黄土地形成鲜明的对比,却又如此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风,总是那么肆意,裹挟着黄土的气息,呼呼地吹过。它吹过田野,吹过麦浪,吹过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那风中带着的干燥和粗粝,就像黄土高原的性格,质朴而又坚韧。风里还常常夹杂着沙砾,打在脸上,隐隐作痛,却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愈发坚毅。
生产队的大场,坐落在村子的边缘,是一片开阔的空地。周围是稀疏的几棵老树,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场夏收的忙碌吟唱着古老的歌谣。这些老树,有的是粗壮的槐树,有的是挺拔的杨树,它们的枝干上布满了岁月的斑驳,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夏收。大场的地面被无数次的碾压变得坚硬而光滑,泛着淡淡的黄色,那是被无数的脚步、牲口的蹄印和农具的摩挲留下的痕迹。
父辈们,这些黄土高原的脊梁,在这夏收的战场上挥洒着汗水。他们有的在田野里抢收小麦,那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父辈们弯着腰,手中的镰刀飞快地舞动着,“刷刷”的割麦声如同美妙的乐章。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古铜色的皮肤在阳光下闪烁着健康的光芒。额头的皱纹里填满了黄土和汗水,眼睛却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闪烁着对丰收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坚毅。他们的头发被汗水浸湿,一缕缕地贴在头皮上,衣服也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勾勒出他们那强壮而又疲惫的身躯。
有的父辈则在生产队的大场里晒着麦捆。他们将一捆捆的小麦从田野里运回来,整齐地码放在大场上。阳光热烈地洒在麦捆上,似乎要将每一粒麦子都晒得饱满透亮。这些父辈们,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衫,挽着裤脚,露出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小腿。他们的手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那是多年辛勤劳作留下的印记。他们一边忙碌着,一边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眼神中充满了对天气的担忧和对丰收的期待。他们深知,这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场突如其来的雨,就可能让他们的心血付诸东流。
而在大场的中央,还有一些父辈们赶着牲口拉着碌碡在碾麦子。那碌碡又大又圆,在牲口的拉动下,缓缓地在麦秸上滚动着。每转一圈,便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农事故事。赶牲口的人,手中挥舞着细长的鞭子,嘴里不时地喊着各种吆喝声。他们的声音在这空旷的大场上回荡着,和着风声、碌碡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夏收交响乐。这些人,头戴草帽,帽檐下的眼睛炯炯有神,脸上带着一种专注和执着。他们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朴实的笑容,那是对劳动成果的欣慰,也是对生活的满足。那些牲口,主要是牛和骡子,它们迈着沉稳的步伐,在主人的吆喝声中,不知疲倦地拉着碌碡,它们也是这片土地上的功臣,和人们一起,守护着这来之不易的丰收。
大场边,一个个麦垛高大耸立,像是一座座坚固的堡垒。这些麦垛是父辈们辛勤劳作的结晶,它们整齐地排列着,仿佛在等待着人们的检阅。麦垛的颜色金黄中透着一丝褐色,那是阳光和汗水共同赋予的色彩。麦秸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清香,那是土地的味道,也是丰收的味道。孩子们总是喜欢在麦垛间穿梭玩耍,捉迷藏、讲故事,麦垛成了他们的乐园。但大人们总是叮嘱他们要小心,怕他们不小心被麦秸划伤,或者弄倒了麦垛。
我和两个小伙伴,背着粪筐(笼),在大场边的树荫下等待着。我们三个都是村子里土生土长的孩子,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我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衬衫,领口已经有些磨损,裤子也是补丁摞补丁。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布鞋,鞋面上沾满了黄土。我的头发有些凌乱,因为经常在外面玩耍,头发里还夹杂着一些麦秸和草屑。我的眼睛大大的,透着一股机灵劲儿,总是不停地张望着大场里的动静。
我的一个小伙伴叫石头,他长得虎头虎脑的,身材比同龄人要壮实一些。他的脸蛋圆圆的,红扑扑的,就像熟透了的苹果。他的眉毛又粗又黑,下面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笑起来的时候,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石头穿着一件黑色的背心,一条蓝色的短裤,脚上是一双露着脚趾头的凉鞋。他的胳膊和腿上都是结实的肌肉,一看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家伙。他总是充满了活力,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在村子里上蹿下跳,哪里有热闹,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另一个小伙伴叫丫丫,是个女孩子。她扎着两个羊角辫,辫子上系着两根红色的头绳,随着她的动作一晃一晃的。丫丫的皮肤虽然也被晒黑了,但依然掩盖不住她那可爱的模样。她的眼睛水汪汪的,像两颗明亮的黑宝石,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她穿着一件碎花布衫,一条蓝色的布裙,虽然衣服很旧了,但她总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丫丫很细心,也很善良,和我们一起玩耍的时候,总是会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
我们在树荫下,一边躲避着炽热的阳光,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只听到赶牲口的喊一腔:“拾粪了——”,我们便如同听到了冲锋的号角,快步跑进麦场的中心里。我一手挽着粪笼,一手握着铁锨,眼睛紧紧地盯着地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那铁锨在我的手中有些沉重,但我顾不上这些,心里只想着多拾一些粪,好多挣几个工分。这些工分,对于我们贫困的家庭来说,意义重大。可以换来盐巴、针线,甚至能给弟弟妹妹们买上一点糖果,让他们开心好久。
石头跑得比我们都快,他像一只小老虎一样,在麦场里横冲直撞。他一边跑,一边大声喊着:“我一定要拾最多的粪!”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仔细地搜寻着地上的牲口粪。一旦发现目标,他便迅速地冲过去,用铁锨把粪铲起来,扔进粪笼里。他的动作熟练而又敏捷,不一会儿,他的粪笼里就装了不少粪。石头虽然调皮,但在干活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含糊,总是充满了干劲。
丫丫虽然是个女孩子,但也毫不示弱。她小心翼翼地在麦场里走着,眼睛仔细地观察着周围。她的步伐轻盈,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每当她发现一块粪,她便会轻轻地走过去,用铁锨慢慢地把粪铲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粪笼里。她的脸上始终带着一丝微笑,那微笑里透着一种认真和执着。丫丫知道,家里的日子不好过,她多拾一点粪,就能多帮父母分担一些。
我们在麦场里争抢着,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水不停地从我们的额头、脸颊上滚落下来,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我们谁也没有停下来,依然在努力地寻找着。因为我们知道,谁拾的牲口粪多,给谁记的工分就多。这些工分对于我们的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换来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可以让家里的日子过得稍微好一些。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每一个工分都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我们拾粪的过程中,麦场里依然是一片忙碌的景象。父辈们在继续碾着麦子,碌碡不停地滚动着,麦粒从麦秸中脱落出来,渐渐地在地上铺成了一层厚厚的金色地毯。晒麦的人也在不停地翻着麦捆,让每一粒麦子都能充分地享受阳光的照耀。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高大而又忙碌。偶尔,会有一些麻雀飞过来,想要偷吃麦粒,人们便会大声吆喝着,挥舞着手中的农具,把麻雀赶走。这些麻雀总是很机灵,刚被赶走,不一会儿又会飞回来,和人们玩起了“捉迷藏”。
突然,天空中飘来了几朵乌云,遮住了炽热的太阳。风也渐渐大了起来,吹得麦秸沙沙作响。赶牲口的人抬头看了看天空,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的神色。他加快了手中鞭子的挥舞速度,嘴里的吆喝声也更加急促了:“快点,快点,要变天了!”一时间,整个麦场都紧张了起来,人们的动作更加迅速,脚步更加匆忙。大家都知道,一场暴雨可能即将来临,如果不及时把麦子收好,这一年的辛苦就可能白费了。
我们三个小伙伴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头看着天空。石头皱着眉头说:“坏了,要下雨了,我们的粪还没拾够呢!”丫丫的眼睛里也露出了一丝焦急:“怎么办呀?”我看着天空,心里也很着急,但我还是故作镇定地说:“别慌,我们再抓紧时间拾一些。”其实,我的心里也很没底,不知道在下雨前我们还能拾多少粪。
于是,我们又开始在麦场里忙碌起来。风越来越大,吹得我们几乎站不稳脚跟。但我们依然没有放弃,继续寻找着地上的牲口粪。就在这时,一滴大大的雨点落在了我的脸上,紧接着,雨点越来越密集,“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麦秸上、我们的身上。雨幕迅速地笼罩了整个麦场,视线变得模糊起来。
麦场里顿时乱成了一团。父辈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开始抢收麦子。他们有的用叉子将麦秸挑起来,堆成一堆;有的用扫帚将麦粒扫到一起,装进袋子里。赶牲口的人也急忙将牲口和碌碡赶到一边,找地方避雨。人们在雨中奔跑着,呼喊着,雨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流淌下来,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那些没有来得及收起来的麦子,被雨水一冲,开始四处散落,人们看着心疼不已,但却又无能为力。
我们三个小伙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雨弄得不知所措。粪笼里的粪还没装满,我们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但雨越下越大,我们的衣服很快就被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冷得我们直打哆嗦。雨水顺着我们的头发、脸颊流淌下来,灌进了我们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里,难受极了。
“不行,再这样下去我们会生病的,我们先找个地方躲躲雨吧!”我大声对石头和丫丫说。他们两个点了点头,于是我们便背着粪笼,跑到了大场边的一个草棚下。草棚很简陋,上面的茅草已经有些破旧,雨水从缝隙中漏了下来。我们挤在草棚的角落里,看着外面的雨幕,心里充满了无奈和失落。这场雨来得太突然了,我们的计划被彻底打乱了。看着雨水不停地冲刷着麦场,我们知道,今天的工分是挣不到多少了,而且那些还没来得及收完的麦子,也不知道会损失多少。
雨一直下着,没有丝毫要停的迹象。麦场里的积水越来越多,金黄色的麦粒被雨水冲得到处都是。父辈们在雨中忙碌着,他们的身影在雨幕中显得那么渺小而又无助。但他们依然没有放弃,继续努力地抢救着麦子。有的人甚至不顾雨水的冰冷,直接跪在地上,用手把麦粒一把一把地捡起来。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焦急和无奈,但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不屈。
看着父辈们在雨中辛苦的样子,我的心里很难过。我知道,他们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我们这些孩子,也想为家里出一份力,哪怕只是拾一些牲口粪,挣几个工分。在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快点长大,能够像父辈们一样,有力气去保护这个家,去守护这片土地上的希望。
不知道过了多久,雨终于渐渐停了。天空中的乌云慢慢散去,阳光又重新洒在了这片黄土地上。麦场里一片狼藉,到处都是湿漉漉的麦秸和麦粒。父辈们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情。他们的衣服湿透了,紧紧地贴在身上,头发也被雨水淋得乱糟糟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沧桑。
我们三个小伙伴从草棚里走了出来,看着被雨水冲刷后的麦场,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我们的粪笼里还是没有装满粪,这次的工分肯定又挣不到多少了。但我们没有气馁,我们知道,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拍了拍身上的雨水,又拿起了铁锨和粪笼,准备继续拾粪。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够为家里做一些事情,就一定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
在这片黄土高原上,我们这些孩子和父辈们一起,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地劳作着,追逐着属于我们的梦想。碾场的记忆,将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成为我童年最珍贵的回忆。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坚韧和不屈。每当我想起那个夏日的麦场,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温暖和力量,让我在面对生活的困难时,始终保持着坚定和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