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四十年前的那个夏天,黄土高原像是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太阳高悬在天空,毫无保留地释放着它的炽热,光线如锋利的刀刃,直直地刺向大地。
村口的老槐树,平日里总是郁郁葱葱,此刻却被晒得没了精神,叶片打着卷,在闷热的空气中微微颤抖。树下的土地干裂出一道道缝隙,像是一张张干涸的嘴唇,渴望着甘霖的滋润。偶尔有一丝微风拂过,带来的却不是清凉,而是裹挟着尘土的滚滚热浪,呛得人直咳嗽。
我站在院子里,望着这仿佛被热浪扭曲的世界,心中满是焦虑与不安。几天前刚参加完泥阳师范的招生考试,结果如同悬在心头的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小虎,收拾好了没?咱该出发啦!”院子外传来二蛋的声音,清脆而响亮,打破了我纷乱的思绪。
二蛋是我同组的伙伴,和我一样,都是十三四岁的娃娃。他身形瘦小,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圆圆的脸蛋被太阳晒得黝黑,笑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眼睛里闪烁着灵动的光芒。上身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袖,衣角随意地扎在一条黑色的短裤里,裤腿上还沾着些黄土,脚上蹬着一双破旧的布鞋,鞋面上有几处破洞,露出了他的脚趾头。
我深吸一口气,转身进屋,拿起草帽,快步走出院子。“来啦!”我应和着二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些。
二
我们来到生产队的仓库前,那里停着一辆架子车,上面堆满了圆滚滚的西瓜,在烈日的照耀下,西瓜皮泛着翠绿的光,像是一个个绿色的小太阳。
我和二蛋费力地抬起架子车,车轮在黄土路上缓缓滚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小虎,你说咱这次考试能考上不?”二蛋一边拉着车,一边扭头问我。
我微微皱了皱眉头,心里同样没底,但还是故作镇定地说:“咱都努力了,肯定行!别瞎想,先把这西瓜换好。”其实,我心里也没个准儿,只是不想让二蛋看出我的担忧。
一路上,黄土被晒得滚烫,热气从鞋底直往上冒,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炭火上。路边的庄稼被晒得蔫巴巴的,玉米叶卷曲着,低垂着头,仿佛在向太阳屈服。偶尔有几只蚂蚱从草丛中蹦出,在滚烫的地面上慌乱地跳几下,又迅速躲回草丛里。
“这天可真要命,热得人都快冒烟了。”二蛋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汗水顺着他的手臂滑落,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喉咙干渴得要冒烟,“是啊,赶紧找个村子,把这西瓜换出去,也能找口水喝。”
三
终于,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村子。村口有几个老人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他们手中摇着破旧的蒲扇,驱赶着不知疲倦的蚊虫。
二蛋连忙跑过去,脸上堆满了笑容,“大爷,大娘,尝尝我们的西瓜,又大又甜!”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看我们的西瓜,又看了看我们,问道:“这西瓜咋换哩?”
我赶紧走上前,回答道:“大爷,您拿小麦换就行,十斤小麦换一个大西瓜。”
大爷皱了皱眉头,“恁贵哩,便宜些不?”
我心里一紧,生怕这单生意黄了,刚想开口解释,二蛋却抢先说道:“大爷,这已经很便宜啦。您看这西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没用化肥农药,纯天然的甜。您再看看我们俩,这么热的天,拉着车跑了这么远,就盼着能换点粮食回去,您就当帮衬帮衬我们。”
大爷听了二蛋的话,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这娃嘴真甜,行吧,给我来一个。”
我们高兴地帮大爷挑了一个大西瓜,过了秤,大爷回家拿来十斤小麦。看着大爷满意地抱着西瓜离开,我和二蛋相视一笑,心中满是成就感。
四
离开这个村子后,我们继续前行。太阳越发毒辣,架子车的车轴在高温下发出“吱吱”的抗议声。
“二蛋,我有点累了,咱找个地方歇会儿吧。”我气喘吁吁地说。
二蛋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四周,“前面有个小溪,咱去那儿吧,还能喝点水。”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小溪边。溪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着,水面上闪烁着细碎的阳光。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到溪边,蹲下身子,捧起水就往脸上泼,清凉的溪水让我们瞬间感觉舒服了许多。接着,我们又低下头,大口大口地喝着溪水,甘甜的溪水滋润着我们干渴的喉咙,疲惫也似乎减轻了不少。
“小虎,你说考上师范以后,咱的生活会变成啥样?”二蛋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望着远方,一脸憧憬地问。
我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溪水里,看着溅起的水花,说:“肯定和现在不一样,能走出这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更多的知识,以后说不定还能当老师呢。”
二蛋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可太棒了!我一定要考上。”
我们在溪边休息了一会儿,又重新上路。
五
下午,我们来到了一个较大的村子。村子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我们把架子车停在路边,开始吆喝起来。
“卖西瓜嘞,又大又甜的西瓜!”
这时,一个穿着花布衫的妇女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小女孩眼睛大大的,脸蛋红扑扑的,手里拿着一个破旧的布娃娃。
“这西瓜咋卖的呀?”妇女问道。
“大嫂,您可以用小麦换,十斤小麦换一个西瓜;要是用钱买,两毛钱一斤。”我回答道。
妇女摸了摸小女孩的头,说:“妮儿,想吃西瓜不?”
小女孩用力地点了点头,“想吃,娘。”
妇女犹豫了一下,说:“两毛钱一斤有点贵哩,能不能便宜点?”
二蛋连忙说:“大嫂,这西瓜真的不贵,您看这瓜的个头和成色,别处可买不到这么好的。”
妇女还是有些为难,“我家里也没多少小麦,要不这样,我给你一毛五分钱一斤,买一个小的,行不?”
我看了看二蛋,二蛋微微点了点头,我便说:“行吧,大嫂,您自己挑一个。”
妇女挑了一个比较小的西瓜,过了秤,付了钱。小女孩接过西瓜,开心地笑了起来,“谢谢哥哥们。”
看着小女孩的笑容,我和二蛋也觉得心里暖暖的。
六
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绚丽的晚霞。我们拉着剩下不多的西瓜和换回来的小麦,准备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同村的李叔。李叔赶着一辆牛车,车上装着一些农具。
“你们这俩娃,今天换了不少西瓜吧?”李叔笑着问道。
“是啊,李叔,换出去不少呢。”二蛋高兴地回答道。
李叔看了看我们的架子车,“辛苦啦,快回家吧,你爹妈肯定都等着急了。”
“好嘞,李叔,您也早点回去。”我们向李叔道别后,继续往家走。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母亲早已做好了晚饭,正坐在院子里等我们。看到我们回来,母亲连忙迎了上来,“娃们,累坏了吧,快洗洗手,吃饭。”
餐桌上摆着简单的饭菜,有窝窝头、咸菜和玉米粥,但我们却吃得格外香。
“今天换了多少钱和小麦啊?”父亲一边吃着窝窝头,一边问道。
我和二蛋把今天的收获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你们俩娃长大了,能帮家里干活了。”
七
第二天,我们又早早地出发了。这一天,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村子。村子里的房屋错落有致,道路两旁种着一些柳树,只是在烈日的炙烤下,柳树也显得无精打采。
我们在村子里转了半天,也没遇到几个愿意换西瓜的人。
“这村子咋这么冷清呢,都没人买西瓜。”我有些沮丧地说。
二蛋安慰我道:“别急,小虎,说不定一会儿就有人来了。”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从远处走了过来。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背心,下身是一条灰色的短裤,脚上穿着一双拖鞋,手里拿着一把扇子。
“你们这西瓜咋卖的?”男子走到我们面前,问道。
“大哥,您可以用小麦换,十斤小麦换一个西瓜;要是用钱买,两毛钱一斤。”我像往常一样回答道。
男子皱了皱眉头,“咋这么贵呢,我看别人卖的西瓜都比你们便宜。”
我心里一惊,连忙解释道:“大哥,我们这西瓜都是自己种的,没用化肥,纯天然的,口感可好了,所以价格稍微高一点。”
男子还是有些犹豫,“我再考虑考虑吧。”说完,他转身就走。
八
我看着男子离去的背影,心里有些失落。二蛋却不死心,追了上去,“大哥,要不这样,您要是真心想买,九斤小麦换一个西瓜,这已经是最低价了。”
男子停下脚步,想了想,说:“行吧,给我挑一个。”
我们给男子挑了一个大西瓜,过了秤,男子回家拿来九斤小麦。看着男子满意地离开,我对二蛋竖起了大拇指,“二蛋,还是你有办法。”
二蛋笑了笑,“这都是跟你学的嘛,咱出来卖西瓜,就是要灵活一点。”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跑遍了周围的村子,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爽快的,二话不说就换了西瓜;有挑剔的,左挑右选还不停地砍价;有热情的,不仅换了西瓜,还留我们在家里喝水歇脚;也有冷漠的,看都不看我们一眼就走了。但无论遇到什么人,我们都始终保持着热情和耐心。
九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泥阳师范的录取通知书寄到了我们村。当我和二蛋同时接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心中的喜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回想起那段换西瓜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却充满了乐趣和希望。它让我们学会了面对生活的艰辛,也让我们懂得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些在烈日下奔波的身影,那些与不同人讨价还价的场景,都成为了我们童年最珍贵的回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