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龙的头像

马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2/06
分享

冬梅

董志塬的黄土地,宛如一部尘封千年的史书,每一道沟壑都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风,似一位不知疲倦的史官,日复一日地摩挲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将历史的故事悄声诉说。在塬上的一个小村落里,冬梅诞生了。那是一个北风凛冽的冬日,狂风如猛兽般拍打着破旧的门窗,发出阵阵嘶吼,仿佛要将这贫寒的家连根拔起,一同卷入无尽的荒芜之中。

冬梅的母亲在土炕上艰难地挣扎着,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浸湿了破旧的枕头。父亲站在一旁,眉头紧锁成一个“川”字,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黄土,心中满是忧虑。冬梅呱呱坠地,小脸皱巴巴的,像一颗还未成熟的青涩果子,头发稀稀疏疏,无力地贴在头皮上。然而,她的眼睛却出奇的明亮,在昏暗的窑洞里,那目光犹如两簇顽强的小火苗,倔强地燃烧着,仿佛在向这艰难的命运宣告着自己的不屈。

“这女娃,以后可咋活哟。”父亲长叹一声,声音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显得格外沉重,仿佛被这黄土地的厚重所压垮。母亲虚弱地喘着气,轻声说道:“只要她有口饭吃,咋都行。”

冬梅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慢慢长大。黄土塬上的日子,单调而又苦涩,宛如一杯没有加糖的苦咖啡。春天,风沙弥漫,那土黄色的沙尘遮天蔽日,吹得人睁不开眼,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泥土的腥味;夏天,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黄土地被晒得滚烫,赤脚踩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大地的灼烧;秋天,收获的粮食也仅够勉强糊口,一家人面对那微薄的收成,眼中满是无奈;冬天,寒风刺骨,一家人蜷缩在冰冷的窑洞里,破旧的棉被无法抵御严寒,只能眼巴巴地盼着春天的到来,盼着那一丝温暖的希望。

在冬梅五岁那年,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那天,村里来了个走亲戚的老奶奶,手里拿着几张剪纸,花花绿绿的,像一抹绚丽的彩虹,瞬间点亮了冬梅的世界。冬梅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她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老奶奶手中的剪纸,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

“奶奶,这是啥呀?”冬梅好奇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怯生生的期待。

老奶奶笑着说:“这是剪纸,娃,好看不?”

“好看,太好看了!奶奶,你咋剪出来的呀?”冬梅的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要探寻其中的奥秘。

“用剪刀剪的呀,只要你想学,奶奶教你。”老奶奶和蔼地说道,脸上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

从那以后,冬梅就像着了魔一般迷上了剪纸。她没有像样的剪刀,就用父亲干活的旧剪刀,那剪刀又钝又重,握在她小小的手中,显得十分笨拙;没有彩纸,就用旧报纸,那泛黄的纸张在她眼中却如同珍贵的丝绸。每天放学后,她就坐在窑洞前的土墩上,认真地剪着。黄土塬上的风很大,吹得她的头发乱蓬蓬的,像一团枯草,可她却浑然不觉,沉浸在剪纸的世界里,仿佛那里是她的避风港,是她逃离现实苦难的世外桃源。

随着冬梅渐渐长大,她对剪纸的热爱如同黄土塬上的野草,疯狂地生长着,蔓延到她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家里的条件却如同这冬日的窑洞,越来越差。父亲为了供她上学,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干活,身影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单薄。母亲则在家里操持着家务,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一家人的生活被贫穷的阴霾紧紧笼罩,拮据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冬梅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要组织一次文艺汇演,每个班级都要出节目。冬梅所在的班级决定表演一个剪纸展示的节目,老师第一个就想到了冬梅。

“冬梅,这次文艺汇演,你负责剪纸展示,怎么样?”老师和蔼地问道,眼中满是信任与期待。

冬梅听了,既兴奋又紧张,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直跳,仿佛一只慌乱的小鹿。她小声地说:“老师,我……我行吗?”

“行,你肯定行!老师相信你。这可是展示咱班的好机会,你一定要好好准备。”老师拍了拍冬梅的肩膀,给予她鼓励的力量。

从那以后,冬梅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练习剪纸。她要在表演中剪出各种复杂的图案,龙凤呈祥、百鸟朝凤、连年有余……这些精美的图案在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却又一次次在她的剪刀下变得歪歪扭扭。这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每一次失败都像一把沉重的锤子,敲打着她的信心。

黄土塬上的夜晚格外安静,只有冬梅窑洞的灯光还亮着,那昏黄的灯光在黑暗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熄灭。她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手中的剪刀不停地飞舞着,地上堆满了剪坏的纸张,像一座小山。

“冬梅,睡吧,别太累了。”母亲心疼地说,声音中带着浓浓的疲惫与关切。

“妈,我再剪一会儿,这次表演对我很重要。”冬梅头也不抬地回答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仿佛在与命运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终于,文艺汇演的日子到了。冬梅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那衣服已经洗得发白,上面还打着几个补丁。她站在舞台上,手中拿着剪刀和彩纸,台下的观众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她的心跳急剧加速,手心也微微出汗,紧张得几乎无法呼吸。然而,当她的目光落在手中的剪刀和彩纸上时,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勇气。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而自信,手指灵活地操作着剪刀,仿佛剪刀与她的手已经融为一体。

台下的观众都被她的表演吸引住了,原本嘈杂的会场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剪刀剪纸的沙沙声。当冬梅完成最后一个动作,展开手中的剪纸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她仿佛成为了世界的中心,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

这次表演非常成功,冬梅也因此在学校里出了名。然而,这并没有给她的生活带来太多实质性的改变。回到家后,她依然要面对繁重的家务,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一样都不能少;依然要面对贫穷的生活,一家人的温饱问题依然是压在她心头的一块巨石。

初中毕业后,命运的暴风雨再次向冬梅袭来。因为家里没钱,她没能继续上学,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她的世界瞬间崩塌。她只能跟着父亲在地里干活,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黄土塬上的农活十分辛苦,长时间的劳作让冬梅的手上长满了老茧,那粗糙的老茧像一层厚厚的铠甲,包裹着她疲惫的双手;皮肤也变得粗糙黝黑,在烈日的暴晒下,仿佛被涂上了一层黑色的颜料。

但是,冬梅并没有放弃剪纸。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哪怕只有片刻的喘息之机,她就会拿起剪刀。她常常坐在田边,看着远处的山峦和田野,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广袤无垠的田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心中有了灵感,她就立刻剪下来,那些在别人眼中平淡无奇的黄土塬景色,在冬梅的剪刀下,都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她用剪刀描绘着自己心中的世界,那里有五彩斑斓的梦想,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文化下乡的团队,其中有一位研究民间艺术的专家。他听说了冬梅的剪纸,便来到她家,想要看看她的作品。

“姑娘,听说你剪纸很厉害,能让我看看你的作品吗?”专家微笑着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与期待。

冬梅有些不好意思地拿出自己的剪纸作品,那些作品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一个破旧的盒子里,仿佛是她最珍贵的宝贝。她的手微微颤抖着,将作品递给专家,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专家接过作品,仔细地看了起来,脸上的表情逐渐从好奇变成了惊讶,最后满是赞叹。

“这些都是你剪的?太了不起了!你的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很有艺术价值。”专家赞叹道,声音中带着由衷的敬佩。

冬梅听了,心中既高兴又有些不敢相信。她小声地说:“真的吗?我只是喜欢剪纸,没想到……”

“真的,你的作品完全可以拿去参加一些展览。”专家鼓励道,眼中闪烁着欣赏的光芒。

从那以后,冬梅的剪纸之路有了新的转机。在专家的帮助下,她的作品开始在一些小型展览中展出,逐渐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那些曾经被她锁在盒子里的剪纸作品,如今像一只只展翅飞翔的蝴蝶,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随着冬梅的名气越来越大,她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有一些人开始上门购买她的剪纸作品,虽然价格不高,也许只能换来一些生活必需品,但这也让冬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那一张张卖出的剪纸,就像一把把钥匙,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新生活的大门。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冬梅的剪纸事业刚刚有了起色的时候,她的父亲突然病倒了。这个消息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将她刚刚建立起来的美好憧憬瞬间击得粉碎。为了给父亲治病,冬梅花光了所有的积蓄,那些原本用来购买剪纸材料的钱,如今都变成了医院的账单。她还借了不少钱,债务像一座大山,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家里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她甚至连买剪纸材料的钱都没有了。

“这可咋办呀?爹的病还没好,我又没钱买纸和剪刀了。”冬梅坐在窑洞前,望着远处的黄土塬,心中充满了绝望。那连绵的黄土塬在她眼中仿佛变成了一座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将她困在了无尽的黑暗之中。

母亲走过来,安慰她说:“闺女,别着急,总会有办法的。”母亲的声音虽然温和,但也带着一丝无奈与疲惫。

就在冬梅感到无助的时候,村里的一些乡亲们伸出了援手。他们有的给她送来了一些钱,那些钱虽然不多,也许只是他们辛苦劳作几天的微薄收入,但却饱含着浓浓的情谊;有的送来了纸和剪刀,那些简单的工具在冬梅眼中却如同珍贵的宝物。

“冬梅,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你可一定要把剪纸继续下去啊。”一位大爷说道,脸上的皱纹里满是关切。

“是啊,冬梅,你可不能放弃。”乡亲们纷纷说道,声音在黄土塬上回荡,像一股温暖的力量,注入了冬梅的心中。

冬梅感动得热泪盈眶,泪水顺着她粗糙的脸颊滑落,滴在脚下的黄土地上。她对乡亲们说:“谢谢大家,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那一刻,她心中的绝望被这温暖的情谊所驱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念。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冬梅重新振作起来。她更加努力地剪纸,不仅要偿还债务,还要让自己的剪纸事业更上一层楼。每一次拿起剪刀,她都仿佛能感受到乡亲们期待的目光,那目光成为了她前进的动力。

多年过去了,冬梅的父亲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那一天,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这个勤劳朴实的男人默哀。冬梅站在父亲的墓前,泪水模糊了双眼,心中充满了悲痛与不舍。然而,她并没有被生活的苦难打倒,父亲的离去让她更加坚定了坚守自己剪纸梦想的决心。

这一年,董志塬所在的地区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冬梅的剪纸作为当地的特色民间艺术,受到了政府的关注。政府为她提供了一个工作室,那是一个明亮而宽敞的房间,里面摆放着崭新的桌椅和工具。还组织她参加各种培训和交流活动,在那些活动中,她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剪纸艺术家,学习到了各种不同的剪纸技巧和风格。

在一次非遗传承人的评选活动中,冬梅凭借着自己精湛的剪纸技艺和对剪纸艺术的执着追求,成功当选为非遗传承人。当她站在领奖台上,接过证书的那一刻,她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那泪花中,有对过去苦难岁月的感慨,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更有对剪纸艺术传承的使命感。

“我终于做到了,爹,娘,你们看到了吗?”冬梅在心中默默地说道,仿佛在向天堂的父母诉说着自己的喜悦与骄傲。

成为非遗传承人后,冬梅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她开始积极地推广剪纸艺术,走进学校、社区,教孩子们和更多的人剪纸。在学校里,孩子们围在她身边,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看着她手中的剪刀在纸上飞舞,剪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图案;在社区里,老人们也被她的剪纸艺术所吸引,纷纷拿起剪刀,尝试着剪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了剪纸这门古老的艺术。董志塬的黄土地依然广袤无垠,而冬梅就像这片土地上盛开的一朵奇葩。她的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都在为剪纸艺术的传承而努力。她用手中的剪刀,剪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也剪出了董志塬的文化传奇。在她的身上,人们看到了黄土塬人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力量,如同这黄土地一般,厚重而又永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