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正值上个世纪70年代末,农村还笼罩在生产队集体劳动的模式之下,土地尚未承包到户,一切生产活动都以集体为单位有序开展。为了给生产队开辟新的经济来源,队里不知从哪儿请来了一位种瓜的行家里手,大家都尊称他为“瓜客”。
瓜客一来,便住进了村外瓜地边那座孤零零的小房子。那小房子用土坯砌成,屋顶铺着茅草,在旷野之中,宛如一位忠诚而孤独的卫士,默默守望着眼前那一大片生机勃勃的西瓜田。瓜田顺着地势铺开,像是大自然精心铺就的一块绿色绒毯,绒毯上点缀着无数个圆滚滚的西瓜,在日光的轻抚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 。
我初次与瓜客谋面,是在一个阳光灿烂得近乎耀眼的午后。当时,我像往常一样在村子周边闲逛,不知不觉就晃到了瓜地附近。远远地,就瞧见一个高大的身影立在瓜地中央。走近一看,只见他身材魁梧壮硕,皮肤被日光常年炙烤,呈现出一种近乎古铜的黝黑色,那颜色仿佛是岁月镌刻下的独特印记。他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蓝色布衫,布衫上打着几块补丁,诉说着生活的质朴与艰辛。裤脚高高挽起,露出结实有力的小腿,上面青筋暴起,像是一条条盘绕的小蛇,彰显着他的强壮与坚韧。头发乱蓬蓬的,恰似一堆被狂风肆意吹乱的枯草,毫无章法地散落在头顶。脸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皱纹,每一道皱纹里似乎都藏着一个故事,深陷的眼睛却透着一股精明与干练,仿佛能看穿这世间的一切虚妄,洞察西瓜生长的每一个奥秘。此刻,他正满脸笑意地看着满地的西瓜,那笑容里饱含着欣慰与满足,仿佛眼前这些西瓜就是他最得意的杰作。
“娃,过来!”他突然朝我招了招手,声音洪亮而又爽朗,带着几分乡野间特有的质朴与热情,瞬间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我心里顿时有些胆怯,毕竟面对这样一个陌生又带着几分威严的外乡人,难免会心生畏惧。但在他那热情的召唤下,双脚还是不由自主地慢慢挪了过去。
他蹲下身子,动作娴熟地从地上捧起一个西瓜,递到我眼前,说道:“看看,这瓜长得多好,再过些日子就熟了,到时候请你吃。”
我盯着他那双粗糙的大手,上面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指甲缝里还嵌着黑色的泥土,那是辛勤劳作留下的痕迹。再看看他那憨厚朴实的笑容,心里的紧张感竟渐渐消散了。“叔,这瓜真好看,肯定很甜。”我小声嗫嚅着,声音里还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期待。
“那是自然,种瓜可得讲究个技术,我种了半辈子瓜,这点我还是有数的。”他自信满满地说道,言语间透着对自己种瓜技艺的十足底气,仿佛在他眼中,种瓜不仅仅是一份营生,更是一门旁人难以企及的高深学问。
从那之后,我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经常往瓜地跑。有时帮着瓜客拔拔草,有时给他递递工具,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而瓜客也总是乐于跟我分享他种瓜的趣事,那些新奇的故事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别样世界的大门。瓜地在村子的东边,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从旁边潺潺流过,溪水如一条灵动的丝带,蜿蜒穿梭在田野之间。溪边生长着几棵垂柳,细长柔软的柳枝在微风中轻轻飘舞,宛如少女柔顺的发丝,每一次摇曳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温柔的故事。夏天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形状各异的光斑,宛如一幅天然的光影画卷。瓜地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的轻抚下,轻轻摇曳身姿,散发出阵阵带着泥土芬芳的清香,那是大地给予人们最纯粹的馈赠,也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气息 。
二
随着时间悄然流逝,西瓜渐渐迎来了成熟的季节,瓜地也变得愈发热闹起来。每天放学后,村里的孩子们就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往瓜地飞奔而去,瓜地瞬间成了我们的欢乐天堂。瓜客看着我们这群孩子,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从不气恼我们的吵闹与顽皮,仿佛我们的到来为他平淡的种瓜生活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瓜客叔,这瓜啥时候能吃啊?”一个小伙伴满脸急切,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迫不及待地问道。
瓜客伸手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别急,再等个两三天,等瓜瓤变得红通通的,那时候才甜呢。”他的声音温和而又充满耐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给晚辈传授生活的智慧。
“叔,你咋知道瓜瓤红不红啊?”我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疑惑地问道。
瓜客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随后不紧不慢地拿起一个西瓜,放在耳边轻轻拍了拍,解释道:“听声音啊,声音清脆的,就是熟得好的;声音发闷,就还差点火候。”他的动作娴熟而自信,仿佛这轻轻一拍,就能洞悉西瓜内部的所有秘密。
我们一听,都觉得新奇无比,纷纷围过去,学着他的样子拍西瓜。一时间,瓜地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拍瓜声,伴随着我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的欢快笑声,那笑声在瓜地上空久久回荡,仿佛要冲破云霄。瓜客看着我们,眼中满是慈爱与包容,那眼神就像春日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这些稚嫩的心灵。
傍晚,夕阳的余晖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在瓜地上,整个瓜地瞬间被染成了一片醉人的金黄色。瓜客坐在瓜棚前,悠然地抽着旱烟,袅袅烟雾在他身边缭绕升腾,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他的眼神有些迷离,静静地望着远方,似乎在穿越时空的隧道,思念着远方的家人,又似乎在回味着过往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在他身旁坐下,打破了这份宁静。
“叔,你在想啥呢?”我轻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他的思绪。
瓜客深深地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娃,我在想家里的人,出来这么久了,也不知道他们咋样了。”他的声音里透着一丝淡淡的惆怅与思念,那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和亲人最真挚的牵挂。
“叔,你家在哪啊?”我接着问道,心中对他的身世充满了好奇。
“我也说不清楚,河南、河北、山西、山东,都待过,四海为家呗。”瓜客苦笑着说,笑容里带着几分无奈与沧桑,那是历经生活磨砺后的豁达与坦然。
我看着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酸涩,这个平日里看似坚强无比、无所不能的男人,原来也有着如此脆弱柔软的一面,也有着对家的深深眷恋和牵挂。那一刻,我似乎对他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同情。
三
不知从何时起,关于瓜客的传闻如野草般在村子里肆意蔓延开来,村里的大人们总是在背后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听说那瓜客有好几个情人呢,都是临近村子来咱这赶集的妇女。”一个妇女神神秘秘地说道,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八卦神情,仿佛在讲述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不会吧,他一个外乡人,咋能干出这种事呢?”另一个妇女满脸惊讶,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可说不定,看他平时那油嘴滑舌的样子,指不定哄骗了多少女人呢。”又一个妇女添油加醋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屑与鄙夷。
这些话就像一把把尖锐的匕首,一字不漏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我的心里顿时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将那个勤劳朴实、和蔼可亲的瓜客与这些不堪的传闻联系在一起,我打心底里不相信瓜客是这样的人。终于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心中的疑惑与愤怒,鼓起勇气去问瓜客:“叔,他们说你有好几个情人,是真的吗?”我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既期待他给出否定的答案,又害怕听到令自己失望的真相。
瓜客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原本黝黑的脸庞此刻仿佛蒙上了一层寒霜。他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吐出一团浓浓的烟雾,仿佛想要借此驱散心中的烦闷与委屈。“娃,别听他们瞎说,我一个种瓜的,哪有那些闲工夫。我就是一个人在外面闯荡,有时候和一些人聊聊天,被他们传成这样了。”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与愤慨,眼神中透露出真诚与无辜。
我紧紧地盯着他的眼睛,试图从那深邃的眼眸中探寻到真相。在那一瞬间,我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坚定与诚恳,我选择相信他说的是真话。“叔,我相信你。”我坚定地说道,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
瓜客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他伸手摸了摸我的头,说:“好娃,谢谢你。这世上啊,人言可畏,有些事,越解释越说不清楚。”他的话语里饱含着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人性复杂的无奈。
从那以后,每当小伙伴们提及那些传闻时,我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维护瓜客,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他的名誉。然而,那些传闻就像一阵无法驱散的妖风,依旧在村子里四处飘散,肆意侵蚀着瓜客的形象。
四
终于,西瓜丰收的季节翩然而至,瓜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生产队组织了众多村民前来摘瓜,大家分工明确,有的负责采摘,有的负责搬运,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兴奋。瓜客在瓜地里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一切,他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丰收的喜悦和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
“大家小心点,别把瓜碰坏了,这可都是咱们的心血啊。”瓜客大声喊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关切与叮嘱,仿佛这些西瓜就是他最珍贵的宝贝。
我也兴致勃勃地跟着大人们一起摘瓜,尽管烈日炎炎,汗水湿透了衣衫,身体也渐渐感到疲惫不堪,但心中却充满了喜悦与成就感。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西瓜被小心翼翼地装上了马车,看着那满满一车的西瓜,仿佛看到了生产队未来的希望和美好的前景,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娃,累不累?”瓜客走过来,关切地问道,眼中满是对我的关怀。
“不累,叔,这些瓜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我兴奋地说,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与期待。
“那是,咱们这瓜,又甜又脆,在集市上肯定抢手。”瓜客自信满满地说,语气里透着对自家西瓜品质的十足信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西瓜在集市上被抢购一空的热闹场景。
晚上,月光如水,轻柔地洒在瓜地上,整个瓜地仿佛被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薄纱,如梦如幻,一片宁静祥和。瓜客坐在瓜棚前,手里端着一碗酒,正慢慢地品尝着。我轻轻地走过去,在他旁边坐下,享受着这难得的静谧时光。
“叔,等卖了瓜,你就回家吗?”我轻声问道,心中隐隐有些不舍。
瓜客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缓缓说道:“回吧,出来这么久了,也该回去看看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归心似箭的急切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叔,你走了,我会想你的。”我有些难过地说,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瓜客笑了笑,伸手摸了摸我的头,说:“傻娃,叔也会想你的。等明年,说不定叔还会再来呢。”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安慰和对未来的期许,让我心中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五
西瓜在集市上卖得异常顺利,生产队赚得盆满钵满,这让村里的大人们对瓜客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热情与感激。
一天,一个临近村子的妇女来到瓜地。她穿着一件色彩鲜艳的花布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乌黑亮丽的头发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她面容姣好,眉眼间透着一股温柔与妩媚,是个不折不扣的漂亮女人。她和瓜客在瓜棚前聊了很久,两人时而微笑,时而点头,气氛十分融洽。我在一旁看着,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疑惑和不安,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些关于瓜客的传闻。
“叔,她是谁啊?”等那个妇女走后,我迫不及待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好奇与警惕。
瓜客笑了笑,解释道:“她是来买瓜的,她家里办喜事,想买些好瓜招待客人。”他的语气平静而自然,似乎这只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我点了点头,表面上装作相信了他的话,但心里却还是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充满了怀疑。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子里总是不停地浮现出那个妇女和瓜客有说有笑的样子,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
第二天,我又早早地来到了瓜地,没想到那个妇女又来了,这次她手里还提着一些点心。她和瓜客依旧有说有笑的,看起来比昨天更加亲密了。看到这一幕,我心中的怒火一下子燃烧起来,觉得瓜客欺骗了我,辜负了我对他的信任。
“叔,你不是说你没有情人吗?”我愤怒地冲过去,大声质问道,眼中满是失望与愤怒的火花。
瓜客愣住了,他先是看了看那个妇女,又看了看我,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与无奈的神情。“娃,你误会了,她真的只是一个买瓜的,我们就是聊聊天。”他急忙解释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焦急和诚恳。
“那她为啥老是来找你,还带东西给你?”我不依不饶地说,心中的疑惑和愤怒丝毫没有因为他的解释而减少。
那个妇女似乎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她微笑着走过来,轻声对我说:“小朋友,你别多想,我和你叔真的没什么。我就是觉得他种瓜很辛苦,而且他种的瓜特别好,我很感激他,所以才带些点心来。”她的声音温柔而亲切,眼神里透着真诚与善意。
听了她的话,我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对不起,叔,我错怪你了。”我低着头,羞愧地说道。
瓜客笑了笑,说:“没事,娃,你也是为叔好。”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宽容与理解,让我心中的愧疚感愈发强烈。
六
日子如流水般一天天过去,瓜客在村里的生活也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他依旧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来到瓜地辛勤劳作,精心照顾着那些西瓜。村里的孩子们还是像往常一样,放学后就往瓜地跑,瓜客也总是热情地招待我们,陪我们一起玩耍,给我们讲述那些新奇有趣的故事。
一天,天气突然骤变,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被乌云笼罩,黑沉沉的乌云仿佛要压下来一般。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雨势越来越大,宛如天河决堤。瓜地很快就积满了水,浑浊的雨水在瓜地里肆意流淌,眼看着西瓜就要遭受灭顶之灾。瓜客心急如焚,他的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担忧,仿佛这些西瓜就是他的命根子。他毫不犹豫地拿起锄头,冲进雨中,在瓜地周围奋力挖沟排水。我见状,也急忙拿起一把小铲子,跟在他身后一起干了起来。
雨水打在我们身上,冰冷刺骨,寒风也呼啸着扑面而来,仿佛要将我们吞噬。但我们都顾不上这些,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保住西瓜。我们在泥水中艰难地挪动着脚步,双手不停地挥舞着锄头和铲子,泥土溅满了全身,汗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模糊了我们的双眼。经过几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积水顺着沟渠缓缓流走,西瓜保住了。瓜客累得瘫坐在地上,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但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笑容里饱含着胜利的喜悦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娃,多亏有你帮忙,不然这些西瓜可就遭殃了。”瓜客感激地说,眼中满是对我的赞赏和感激。
“叔,不用谢,这是我们一起的功劳。”我笑着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喜悦,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价值和团结的力量。
看着瓜客疲惫不堪的样子,我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敬佩之情。他一个外乡人,远离家乡和亲人,在这个陌生的地方,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毅力,种出了这么好的西瓜,还为生产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坚韧、勤劳和善良,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七
瓜客要走的那天,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村里的男女老少就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村口,像是一场无声的约定,大家都想在瓜客离开前,再看他一眼,向他道一声别。
瓜客站在马车旁,身旁放着他那唯一的行李——一个破旧的包袱。这包袱布的颜色早已辨不清楚,边缘处磨损得厉害,线头杂乱地散落着,一看便是历经了无数岁月的摩挲。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周围的人群,脸上带着一贯的温和笑容,可那笑容里,此刻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生产队队长快步走上前,双手紧紧握住瓜客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瓜客,今年可多亏了你啊!你这一身种瓜的好本事,让咱们生产队赚了这么多钱,大伙都记着你的好呢!以后有空,可一定要再来啊!”队长的声音有些沙哑,那是长期在田间劳作,被风吹日晒留下的痕迹。
瓜客用力地点点头,爽朗地笑道:“一定,一定!这里就像我的第二故乡,大伙对我这么好,我哪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呢。等下次种瓜的季节,我保准还来!”他的声音依旧洪亮,可话语间却透着几分眷恋。
我默默地站在一旁,心里像被一块大石头堵住了,难受得厉害。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瓜客,看着他和众人一一告别。那些曾经和瓜客一起在瓜地劳作的大叔大伯们,此刻也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和他唠着嗑。
“瓜客啊,路上注意安全,有空就回来看看,咱还想再吃你种的西瓜呢!”一位大叔拍了拍瓜客的肩膀,真诚地说道。
“放心吧,等我回去,给你们带些我家乡的特产来!”瓜客笑着回应道。
我看着他们热络的样子,眼泪再也忍不住,在眼眶里直打转。回想起和瓜客相识的点点滴滴,那些在瓜地度过的快乐时光,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不断浮现。瓜客察觉到了我的异样,他微笑着朝我走来,在我面前蹲下身子,伸出那只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摸了摸我的头,说道:“娃,好好学习,叔走了,你要照顾好自己。以后要是遇到啥难事,就想想叔跟你说过的话。”他的眼神里满是关切和期许,就像一位长辈在叮嘱自己的孩子。
“叔,你一定要回来。”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泪水夺眶而出,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
瓜客的眼眶也微微泛红,他用力地点点头,站起身来,转身走上了马车。随着车夫一声吆喝,马车缓缓启动,车轮在泥土路上留下两道深深的辙印。我紧紧地跟在马车后面,一边跑一边挥手,嘴里不停地喊着:“叔,你一定要回来啊!”
瓜客坐在马车上,不停地向大家挥手告别。他的身影越来越小,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小黑点,最终消失在了远方的道路尽头。我站在原地,望着瓜客离去的方向,久久不愿离去,直到那马车扬起的尘土也消散殆尽。
从那以后,我常常独自一人来到曾经的瓜地。如今的瓜地,虽然依旧是那片熟悉的土地,可没有了瓜客的身影,没有了满地的西瓜,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坐在瓜地旁的小溪边,回忆着和瓜客一起在瓜地劳作、玩耍的日子。那些关于他的传闻,依旧时不时地在村子里响起,但在我心里,瓜客永远是那个勤劳、善良、朴实的种瓜人,他的笑容,他的教诲,都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无法磨灭。
八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很多年过去了。我也离开了村子,踏上了前往大城市的求学之路,开启了一段全新的生活。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街道热闹非凡,可在这繁华喧嚣的背后,我却时常怀念起家乡的宁静与质朴,怀念起瓜客和那片充满回忆的瓜地。
偶尔回到家乡,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上,那些曾经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村子里的变化很大,许多老房子都翻新了,新修的水泥路代替了曾经的泥土路。而曾经的瓜地,也早已物是人非。听说后来生产队解散了,土地承包到户,瓜地被种上了其他的庄稼。如今,放眼望去,那片土地上是一片绿油油的小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诉说着岁月的变迁。
有一次,我趁着假期回到家乡,在热闹的集市上闲逛。集市上依旧是人头攒动,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当年和瓜客一起种瓜的一位大叔。我心中一阵激动,急忙快步走上前去。
“大叔,还记得我吗?”我笑着问道。
大叔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哎呀,这不是当年那个小娃嘛!都长这么大啦!”
我和大叔寒暄了几句后,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叔,你还记得瓜客吗?你知道他现在咋样了吗?”
大叔微微一愣,随即笑道:“瓜客啊,当然记得!他后来又去了很多地方种瓜,听说还在一个地方定居了,日子过得还不错呢!前几年还有人碰到过他,说他胖了些,脸上看着也更有精神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就好,只要他过得好就行。”
和大叔告别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感慨万千。虽然这么多年没见瓜客了,但知道他生活得幸福安稳,我也就放心了。在我的记忆里,瓜客和他的西瓜地,永远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那些关于他的传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被淡忘,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下,渐渐变成了一段段充满趣味和温情的故事,在村子里口口相传,成为了家乡记忆的一部分,也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