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龙的头像

马龙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3/16
分享

泥土里开出的花朵

车窗外,景色由高楼大厦逐渐变成了连绵的山峦和广袤的田野。我坐在前往清平村支教的车上,心情复杂。对于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我来说,即将面对的一切都是未知。“这一去,会改变什么吗?”我心里暗自思忖。身旁的背包里,装着几本崭新的教材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这便是我奔赴这片陌生土地的全部行囊。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前行,扬起的尘土仿佛是我内心不安的具象化,我望着窗外那一片片翠绿却又略显荒芜的田野,脑海里不禁浮现出想象中清平村小学的模样,它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这时,坐在前排的一位大叔回过头来,笑着和我搭话:“闺女,你这是去清平村支教吧?”

我微微一愣,随即笑着回应:“是啊,大叔,您也是清平村的吗?”

大叔点了点头,说道:“可不是嘛,在这山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咯。你们这些支教老师可真是难得,给咱们清平村带来了希望。”

我略带羞涩地笑了笑:“我也不知道能帮上多少忙,就是想尽自己一份力。”

大叔拍了拍我的肩膀:“有心就好,有心就好啊。清平村的孩子们可盼着你们呢,那儿的条件艰苦,不过人都实在。”

和大叔的一番交谈,让我原本忐忑的心稍微安定了些,可对于即将到达的清平村,我依旧充满了好奇与不安。车子继续在山路上行驶,我的思绪也飘得越来越远。

终于到了清平村小学。学校的大门有些破旧,上面的油漆已经斑驳脱落,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走进校园,几栋低矮的教学楼映入眼帘,墙面灰黑,像是被岁月的烟尘反复涂抹。操场上是坑洼不平的泥土地,没有任何体育设施,只有几棵歪歪扭扭的小树在角落里孤独地立着,仿佛在为这片单调的土地增添一丝生机。

“欢迎欢迎,可把您盼来了!”一个中年男人快步向我走来,他是校长李大山。李校长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一道道皱纹仿佛是这片土地上的沟壑,记录着他在这里的点点滴滴。他的头发有些稀疏,夹杂着不少银丝,一双粗糙的大手紧紧握住我的手,那手上厚厚的老茧让我感受到了他这些年的艰辛。

“林老师,一路上辛苦了!”李校长热情地说道。

我连忙回应:“不辛苦,李校长,早就想来看看这的孩子们了。”

李校长笑着点点头:“咱们学校条件简陋,让你见笑了。不过孩子们都很懂事,也特别渴望学习。”他一边说着,一边带着我往办公室走去,路上还不时介绍着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

来到办公室,里面的桌椅破旧不堪,桌面布满了划痕。李校长找了张椅子让我坐下,自己则坐在那张有些摇晃的椅子上,神情略显疲惫。

在办公室里,李校长向我介绍学校的情况。“咱们学校条件艰苦,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留下来的没几个。现在就盼着像你这样的年轻老师能多待些日子,给孩子们带来新希望。”他的眼神中满是期待,那期待的目光就像一束光,试图穿透这重重困境。

“李校长,您放心,我既然来了,就做好了长期支教的准备。”我坚定地回答。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但看到李校长那殷切的眼神,我暗暗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在这里坚持下去。

李校长欣慰地笑了笑:“那就好,那就好啊。这几年学校一直在想办法改善条件,可还是难啊。就说这师资,实在留不住人,好多老师来了没几个月就走了。”

我皱了皱眉头,问道:“是因为条件太艰苦了吗?”

李校长叹了口气:“一方面是条件苦,另一方面这边的待遇也比不上城里,老师们也都有自己的生活。像你这样愿意长期留下来的,真的太少了。”

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能理解老师们的难处,不过我既然选择了来,就不会轻易放弃。我想为孩子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李校长看着我,眼中满是感激:“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孩子们要是能在你的教导下多学些知识,以后走出大山的机会就更大了。”

我们又聊了许久,从学校的课程安排到孩子们的家庭情况,李校长事无巨细地给我介绍着,让我对接下来的支教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我的第一堂课是给五年级上语文课。走进教室,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教室里的桌椅高矮不一,有些甚至缺了角。孩子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羞涩,他们的小脸因为长期在户外玩耍而晒得黝黑,身上穿着的衣服虽然干净,但大多都打着补丁。我注意到一个坐在角落的小女孩,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衣服上还有几个小小的补丁,像是一朵朵绽放在岁月里的小花。她的头发有些凌乱,枯黄的发丝随意地耷拉着,但她的眼睛却格外明亮,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里面满是对知识的渴望。

我微笑着说:“同学们好,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大家可以叫我林老师。”孩子们小声地回应:“林老师好。”声音参差不齐,但充满了质朴,那声音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一下子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

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问道:“老师,你会在这里待多久啊?以前的老师都没待多久就走了。”

我微微一怔,随即笑着回答:“老师会在这里一直陪着你们,只要你们愿意,老师就不走。”

孩子们听了,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也变得轻松起来。

在简单的互动后,我开始了正式的授课。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孩子们那强烈的求知欲,他们虽然有些羞涩,但眼神始终紧紧地跟随着我。

课上,我提问一个问题,只有寥寥几个孩子举手。那个角落的小女孩犹豫了一下,也缓缓举起了手,她的手举得有些低,似乎生怕被别人看见。我立刻点了她的名。她站起来,脸涨得通红,紧张得说不出话来,双手紧紧地抓着衣角,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我鼓励她:“别着急,慢慢说。”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小声地说出答案。我表扬了她,她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瞬间点亮了整个教室。

下课后,我找她聊天。她叫晓妍,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林老师,我好想学好知识,以后去大城市,让爷爷奶奶过上好日子。”她的话让我心里一暖,也有些酸涩。看着她那稚嫩却又坚定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在这片土地上怀揣梦想的孩子,他们就像一颗颗埋在泥土里的种子,渴望着阳光和雨露,努力地想要破土而出。

“晓妍,你的梦想很棒,只要你努力学习,一定可以实现的。以后要是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问老师,好吗?”我温柔地说道。

晓妍用力地点点头:“好,谢谢林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

“那你平时喜欢看课外书吗?”我接着问。

晓妍有些失落地摇摇头:“村里没有书店,家里也没有钱买书,我都没怎么看过课外书。”

我摸了摸她的头:“没关系,以后老师会想办法给你们找些课外书来看。你这么爱学习,一定会从书里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晓妍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真的吗?林老师,太谢谢你了!”

和晓妍的一番交流,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这些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是如此强烈,而他们所面临的资源匮乏问题又是如此严峻。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学校的师资短缺问题非常严重。很多课程因为没有老师而无法正常开展,孩子们只能在教室里自习。有一次,我和数学老师张老师聊天。办公室里,灯光昏暗,张老师坐在那里,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疲惫。

“小张,这学期又有好几个老师辞职了,下学期的课可怎么安排啊?”李校长皱着眉头说,他的声音里透着无奈和焦虑,仿佛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是啊,李校长,咱们学校条件差,留不住人。我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张老师无奈地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仿佛在这片困境中迷失了方向。

我在一旁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想为这所学校做点什么,可又感到力不从心。看着窗外那片泥土地操场,我陷入了沉思,难道这里的孩子就只能被这样的困境束缚住吗?

“林老师,你有什么想法吗?”李校长突然看向我问道。

我回过神来,犹豫了一下说:“我在想,能不能通过一些渠道,吸引更多的志愿者老师来帮忙,哪怕只是短期的,也能缓解一下师资压力。”

张老师苦笑着说:“之前也试过,可志愿者来了待不了多久就走了,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或许我们可以和一些高校合作,建立长期的支教实践基地,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来这里锻炼,同时也能保证师资的相对稳定。”我继续说道。

李校长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不过具体实施起来恐怕不容易,还得和上面沟通沟通。”

我们又讨论了许久,虽然没有得出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至少有了一些方向。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我决定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开设兴趣班。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校长,他非常支持。“林老师,太感谢你了!孩子们早就盼着能有这样的机会了。”李校长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感激和欣慰。

“我也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能更丰富多彩一些。”我笑着说。

“那你打算开哪些兴趣班呢?”李校长问道。

“我初步想了想,有绘画班、书法班、音乐班,还有阅读班,看看孩子们的兴趣,再做具体调整。”我回答道。

李校长连连点头:“好,好啊。这些兴趣班肯定能让孩子们学到不少东西,也能开阔他们的眼界。”

兴趣班开设的消息一传开,孩子们都兴奋不已。报名那天,教室里挤满了人,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晓妍毫不犹豫地报名了绘画班,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绘画班开课了,晓妍每次上课都格外认真。她坐在教室里,眼睛紧紧地盯着黑板,手中的画笔像是她通往梦想的钥匙。看着她专注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她对未来的憧憬,那憧憬就像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她的心中徐徐展开。

有一次课间休息,晓妍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走到我面前:“林老师,你看我画的,这是我心目中的家,有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我们都住在漂亮的大房子里。”

我接过画,看着上面那色彩斑斓却又略显稚嫩的画面,心中满是感动:“晓妍,你画得太棒了!这就是你的梦想吧,只要你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的。”

晓妍用力地点点头:“嗯,我一定会努力的!”

看到孩子们在兴趣班里开心的样子,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这些兴趣班,不仅让孩子们学到了新的技能,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梦想之火。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笔爱心捐款,是用来改善学校教学条件的。我和李校长商量后,决定用这笔钱购买一些体育器材和图书。当崭新的器材和图书运到学校时,孩子们欢呼雀跃。晓妍抱着一本画册,爱不释手,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林老师,谢谢你,我们终于有新书看了!”晓妍兴奋地说,她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那喜悦仿佛要冲破这片土地的束缚。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很多爱心人士关心你们。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我语重心长地说。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我知道,这些小小的改变,或许就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林老师,这些书里有好多我没见过的故事,我太喜欢了!”一个小男孩跑过来对我说。

我笑着摸摸他的头:“那你要好好看,看完还可以和同学们分享,这样大家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孩子们围在图书旁,兴奋地讨论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些简单的快乐,是在城市里无法体会到的。

李校长走过来,感慨地说:“林老师,多亏了你,让孩子们有了这些。这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

我连忙说:“李校长,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希望这些图书和器材能真正帮助到孩子们。”

“一定会的,看着孩子们这么开心,我这心里也踏实多了。”李校长欣慰地说。

支教的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从未想过放弃。看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滋养下逐渐成长,我知道,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就像这泥土地里,终会开出绚烂的花朵。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期待着这些孩子能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一次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在教室里认真学习,我都坚信,他们就是这片土地上最有希望的种子,只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培育,他们定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又是一个新学期开始,学校来了几位新的支教老师,他们和当初的我一样,充满了热情和期待。我带着他们熟悉学校的环境,向他们讲述着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

“林老师,这里的条件真的很艰苦,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一位新老师好奇地问道。

我微笑着说:“当你看到孩子们那渴望知识的眼神,看到他们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改变而开心不已时,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这里的孩子需要我们,我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可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新老师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我知道,他们也将在这里开启属于自己的支教之旅,而我,也会继续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和他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奋斗。

在一次家长会上,家长们纷纷表达了对学校和老师们的感激之情。一位家长激动地说:“谢谢你们这些老师,让我们的孩子有了不一样的生活。以前孩子只知道干农活,现在也有了自己的梦想,真的太感谢了!”

听到这些话,我心中满是温暖。这一年来的辛苦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我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正在慢慢改变着这片土地,改变着这些孩子们的命运。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放弃,这片泥土地里一定会开出最绚烂的花朵,结出最丰硕的果实。而我,也将一直陪伴着这些孩子们,见证他们的成长,见证他们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