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马云峰的头像

马云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31
分享

当年求学(散文)连载

                                                 

                                      参观部队荣誉室

师范学校北面有一座军营,离校区也就六百米左右。平时有一些男生常爱去那里,恳请门口哨兵放行,让他们进去观看免费电影。偶尔也会遇上麻烦,值勤哨兵不愿放行,那些男生便跑到背静处,爬上两米高的围墙跳将进去,混在人群里在看所喜欢的电影。

有一次情况较为特殊,学校组织三班同学,堂堂正正去参观那座军营。一位讲解员简要讲了骑兵二团的光荣历史,便将大家带进钢铁二连荣誉室,着重讲述他们所经历的一次遭遇战—

新疆和平解放初期,钢铁二连派遣一个小分队,赶赴哈密地区伊吾县清剿残匪。不知何因机密被提前泄露了,残匪就于途中设伏。小分队一进入埋伏圈,歹毒的残匪就疯狂地四面围堵,小分队就被困在了包围圈,几次突围都未能成功。所带的干粮还能维持一些日子,而饮用水很快就喝完了。事先他们侦查过地形,知道那一带有一眼清泉,泉水常年都在咕咕地往外冒,形成了一个小水洼,可以挽救战士和战马的性命。然则那个区域早已被残匪死死地把守,根本无法接近,休想取走一壶水。

日复一日,战士和战马无水可喝,渴得实在难忍。有一位战士便冒险去背水,结果被冷枪击中,牺牲在返回途中。另有几位战士死不甘心,就冒险再去弄水,结果全都受了重伤,拼死拼活才爬了回来。数日一直断水,战士个个渴得嗓子冒烟,嘴唇裂开了血口,似乎完全陷入绝境。又不愿被活活困死,就派突击队员半夜出去送信,可他们全被堵了回来,看情形战士和战马要被活活渴死在那个鬼地方。

一天深夜,随同小分队征战的一匹枣红马,突然变得十分狂躁,不停地大声嘶鸣,乱踢乱撞。结果就将缰绳猛然挣断,一溜烟跑了。都以为它凶多吉少,或是被残匪打死,或是被他们截获,一去再不复返。也不知过了多久,那匹战马竟然完好无损地跑了回来。战士们为之一振,都好奇地围上前一看究竟。就见那匹战马肚子喝得鼓囊囊,浑身弄得湿漉漉,都纷纷称奇。随后便有了一种想法,既然战马能喝饱一肚子泉水再跑回来,那它就能驮回来救命的泉水,还是赶紧试一把。大家便在战马身上绑了两个水桶,轻拍着战马脖子一再叮嘱,老伙计,这次派你出去,可一定要机智沉着,完成驮水任务,解救战友生命。相信你一定能做到,预祝你成功。战马似乎听懂了战士们的嘱托,随即一点头,鼻孔发出突突两响,便一阵风似的跑了。似乎真有神灵暗中相助,战马果真驮回来两桶救命水,战士们高兴得简直要发疯,都夸那匹战马实在了不起,简直就是一匹神马。只因有了救命水,小分队战士继续顽强地坚守阵地,等待救援。

而部队总是得不到小分队消息,便派了侦查员前去打探结果,才知小分队早就被残匪围困,处境相当危险,便紧急前去救援,一举歼灭了那些残匪,小分队战士这才获救。战后,部队将那匹战马确定为特等功臣,一直在精心饲养。在它离开人世之后,还为它举行了葬礼,并安葬在了营区。而三班同学不只是听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更是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深知新中国的和平局面来之不易,而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则需要众多年轻人不计得失,甘愿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忘我地工作,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他们无悔的人生。

                                               一 场 虚 惊

到最后一个学期,就意味着同学们将要毕业离校,各自走上教学岗位。毕业之前必须要去实习,还要住在基层学校,让当地老教师传帮带一个月,将他们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学到手,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魏老师就针对实习情况,给本班学生讲解编写教案的具体方法,同学们就都用心在学。就在那个时候,一则不祥消息在悄然传开,有关部门初步决定,要实行社来社去政策,此届毕业生,国家一律不包分配,从哪来回哪去。虽说只是小道消息,但同学们还是都为之分心,为今后的处境而忧心,即便人在教室,思想也会开小差。

随后又在互传一则更烦心消息,上届毕业生刘某将要回到母校,给即将毕业的同学做思想报告,而大家都不希望他老远跑来添乱。究竟为何?原来刘某毕业回到本县,在某个大队学校只干了两个月,头脑一时发热,就毅然辞去公职,自愿回家再次当了农民。时隔不长,刘某的光荣事迹就被传扬开来,并被登载在一家报纸上,就搞得当地县委都很被动。因迫于社会舆论压力,就不得不将他树为正面典型,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而在刘某的母校,那件事情更是引起很大反响,以至激烈的争论,有些同学认为,刘某的做法是对的,是在顺应时代潮流,值得赞赏。有些同学则认为,刘某不应该那么做。既然国家花钱培养他当了教师,那就该用自己所学知识,安下心来好好教学生,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能够为国家尽责。还有些同学则毫不客气指责,刘某再次选择当农民,其目的绝对不纯。说透了,他就是一个野心家,是想那样大出风头,而引起上级领导重视,不仅将他树为典型,还要破格提拔重用,能够一步登天,光宗耀祖。刘某此次跑来,无非是要向大家宣扬他的英雄事迹,扩大其影响,能使更多校友甘愿步其后尘,来证明他确实是英雄,值得大家崇拜。

所传的消息很快就被证实,刘某当真回到了母校,出现在了大家面前。此君中等个头,小分头,方脸盘,肤色黑红。整体看上去体格魁梧,还真有不凡气质,真像是一位英雄,值得校友仰视。安校长简要讲明开会意图,就将时间都留给刘某作报告。刘某便一举右手,拳头一攥道出开场白:耻做桃花源中人,乐在天涯站恶风。而后就一一讲述他重回老家务农的过程,滔滔不绝,还挺有感染力的,不少同学们都在认真听。将要结束的时候,他又慷慨激昂地声称,自己虽是师范毕业生,更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就决不能走老路,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鼓足勇气,勇敢地往前闯,自觉改造世界观,要做限制资产阶级法权的新先锋,新生事物的促进派,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不懈地较量。

那场报告会之后,学校就号召毕业生积极向刘某看齐,争做社来社去的模范,还希望每人都写一份决心书。而不少同学都在消极观望,要等到最后关头再说。也有个别女生沉不住气,开始闹情绪,不仅将头脸蒙在被窝里哭哭啼啼,还在同学面前失态地嚷嚷,真要让她回到原来的老地方,原先纠缠过她的那个男人,肯定还会纠缠她,简直没法过日子?她便撺掇几个男生,快去找安校长,请求他撤销那个坑人的决定,可谁也不愿去惹事。还那样认为,若是国家真有那种需要,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因为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况且国家有恩于每个学生,该回报就得回报。

而到了规定的实习日期,本班同学就都携带行李,按时赶到桥子大队学校,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实习。除个别同学还有思想包袱,有点消极地应付实习外,其他同学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实习之中。某日,魏老师返回学校去办事,于当日又赶回了教学实习点。并且带回来一条大好消息,社来社去的政策又不实行了,毕业生仍然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按时予以分配,还要按三年制毕业生待遇确定工资。同时明确要求,所有的毕业生,都必须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到最艰苦的基层学校,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同学们都没意见,纷纷表示,愿意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无论到哪种学校去任教,也都无所谓。反正大家都正年轻,就应该在最艰苦的地方摸爬滚打,磨练一身真本事。

附记:马同学毕业之后,被分配到了吉县东南山区的牧场学校,而刘某的老家恰好就在附近。因为彼此是校友,马同学就有了一个打算,一定要抽出时间去拜访刘某,跟他好好交谈一回,精神方面或许会有一些收获。而他总在忙工作,也就一推再退。不久,国家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刘某所宣扬的那种做法无人再提及,从此销声匿迹了。而在某一天,刘某倒是主动来到牧场学校,声称他是专门来看望校友的。马同学自然很高兴,彼此聊了不少母校的人和事。

临走的时候,刘某就鼓励马同学,尽管是在最偏远的学校任教,只要能一心扑在工作上,忘我地干了再干,干出一定成绩来,领导自然能够看到,肯定你所做的成绩,赏识你的才干,将你调整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此番鼓励让马同学特别感激,就连声向刘某道谢。还坦诚地询问刘某,各方面可好?今后有何种新打算?刘某就马上回话,各方面都好,谢谢马同学的关心。今后自有新打算,而具体内容只字未提,留下一个谜团就走了。

马同学忘我地教书一年,小有成绩,给领导留下了挺好的印象,就被调了过去,给公社文教干事当助手,边学边干,还挺有压力的,而他力争要将样样事情都干好,让文教干事满意。而巧合的是,刘某也来到了公社农科站上班,时常会看到他的身影。马同学有点好奇,背后悄悄一打听,这才得知内情。刘某折腾了一番,未能达成心愿,只好就此回头,请求有关部门,能够准许他恢复公职,仍然回到教育系统工作,而谁也不愿为他做主。最后才安排他在公社农科站上班,但其身份是临时工,马同学就为他的处境隐隐担忧。

就在那年秋天,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马同学深知自身文化知识底子太薄,以后难以担当重任,还想再上一次大学,扎扎实实学好一门专业知识,在新的岗位能够独当一面。经过一番努力,排除了所有的阻力,拿到了高考准考证,走进了设在县一中的考场。首场考试结束,马同学一出考场,就看到刘某也从相邻的考场走了出来,彼此离得很近,马同学就主动上前打招呼,随后便问:“老同学,考得很好吧?” 刘某马上回应:“当然很好哇。”随即呵呵一笑说:“我要是考不上,恐怕再没人能考上。”便颇为得意地哈哈大笑,马同学有点反感他的言行,心头便掠过那样一行字,刘某可算是赶潮流的英雄。而高考录取名单发布之后,上面并没有马同学的名字,更没有刘某的大名,马同学耳边就回响刘某先前所说的那句话:“我要是考不上,恐怕再没人能考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