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十 一
修车铺墙上的那幅广告成了矿区一道风景,过往的行人都要停下打量一眼,然后才继续赶路。方良伯也停在那幅广告面前,仔仔细细看了一回,做出了很客观的评价:构图合理,线条准确,色彩和谐,整体效果不错,但不是艺术品。方良伯认定梁栋是个绘画人才,只要持之以恒,潜心习画,不出几年肯定能搞出像样的作品。可他怎么也弄不明白,梁栋为何要画广告,那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方良伯一直关心梁栋的成长,就担心他脑子一热,误入歧途,要搞宣传品,从此走弯路,他就抽出时间特意去找梁栋谈心。见面以后,方良伯毫无保留地道出他对那幅广告的评价,然后挺严肃地盘问:“小梁,你是不是实在熬不住,想尽快出名,才画了那幅广告?”
“不是。”梁栋莫名地紧张,一时不知作何解释。顿了顿,他才那样说:“方师傅,我绝对没有那种想法。我搞那幅广告,是在帮别人一个忙。方良伯就问:“究竟咋回事?”
梁栋就讲起搞那幅广告的过程,讲述中自责了几次,表示他对自己的做法也不满意。见梁栋态度十分诚恳,方良伯就打消责怪梁栋的念头,这样对他说:“小梁,按常理来说,你帮助别人做好事,做法并没错。不过,你可不能做活菩萨,有求必应。假如矿区所有人有事都找你帮忙,恐怕你的精力就会耗在琐事上,没时间画画,荒废光阴。到一定时候,你肯定要后悔。要知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应该把你的精力用在最该做的事情上,精彩人生,而不是游戏人生。我的观点你能接受吗?”
梁栋马上作答:“能接受,完全能接受。”然后又说:“方师傅,从今往后,我一定抓住所有的空余时间,一门心思好好画画,争取早出成果。我请求你天天监督我,随时批评我的缺点。”方良伯就被惹笑了,边笑边说:“小梁,你是成大器的人,不用我监督,也会勤奋作画,自成正果的。只是需要时间,刻苦磨练。不必心急,功到自然成。”梁栋便说:“那就一天天磨练吧,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方良伯又对梁栋说,但凡搞绘画的人,切忌急于求成。绘画创作有规律可循,得一步一步走。按梁栋现在的功力看来,不可能画出大量的高水平的作品,就得耐住寂寞,苦练绘画基本功。绘画是借助线条,色彩,透视等手段来塑造画面艺术形象的,要想下笔准确,构图生动,就必须经常写生,还应该多画记忆画。久而久之,就会打下坚实基础,创作出好作品来。
梁栋已经掌握了写生技巧,有一定的写生功底,一直在作写生练习,也积累了不少写生作品。可他对怎样画记忆画,并不了解。既然方良伯叫他还要多画记忆画,他就抓住机会虚心向他请教:“方师傅,我画记忆画,应该掌握哪些方法?”突然一问,好像把方良伯难住了。他一边敲脑门,一边整理记忆,然后语气沉稳地说,所谓的记忆画,就是它既不像写生画那样根据眼前实物进行写生,又不像想象画那样凭借想象力进行虚构,而是运用记忆,将那曾经观察过、感受过,但在作画之时却已不在眼前的具体可视物象和视觉印象尽可能逼真地描绘出来。话到此,方良伯向梁栋透露一点秘密,当年,他就是用那种方法练习绘画基本功的,收效很大。梁栋对方良伯的人生经历很感兴趣,很想了解一二,又怕提起往事让他再度伤心,他就打消那个念头,态度诚恳地说:“方师傅,以后,我就按你说的方法,练习记忆画。”
方良伯却说:“不能再拖,从明天起就开始练习记忆画。要知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去不返,那你就要跟时间赛跑,才会有所收获。要是光想不做,你就会眼高手低,永远也不会成功。”梁栋赶忙说:“方师傅,你说得很对,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方良伯欣慰地点点头,意味深长地又说:“人生苦短,活人一世,就得找一件自己想做的事,一直做下去,做一辈子。无论成果大小,都对得起自己,死而无憾。而后,方良伯建议梁栋争取一个机会,去专科艺术学校深造,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那样一来,他的绘画功底就会更加扎实,就能画出高水平的作品。听了,梁栋一下兴奋起来,脸色泛红,连连眨眼,激动地叫道:“方师傅,我也有过深造的念头,可又不敢多想…”
方良伯就问:“为啥不敢多想?”
梁栋如实作答:“我文化底子太薄,又没搞出像样的作品,恐怕没资格去艺校深造,所以,就不敢多想。”
“自古没有场外的举人。”方良伯严肃地说,“你还没去考,就打退堂鼓,太自卑,太懦弱。那种想法千万要不得。”梁栋被说得脸面发烧,不由得低下了头。梁栋很快镇定下来,抬起头,不慌不忙地说:“方师傅,我乐意接受你的批评。一定要克服缺点,抓紧时间学习,努力画画,一有机会,我就去考场,一次闯过考试关。”
“应该有这样的决心。”方良伯又说,有志者事竟成。相信梁栋一定会排除万难,实现那个美好的愿望。
二 十 二
方良伯一走,梁栋就取下墙上的全部画稿,打成卷塞进了麻包。他要从零开始,迫使自己发挥最大潜能,力争出手的每一幅画都是称心之作,挂在墙上经得起反复观看。但他必须按时上班,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工作上。可他总爱走神,琢磨绘画方面的事,影响工作,就有人在背后说,他好像得了精神病。此话正好让范莉听到,她就着实担心梁栋,想要抽出时间前去看看,梁栋究竟有没有病。可又怕梁栋烦她,对她发脾气,伤她的自尊心,就一天拖一天,一直没敢去梁栋住所。
每天一下班,梁栋就一头扎入画稿中,一画就是几个小时。起初,身体状况良好,作起画来精神很足。不久,就觉得浑身乏力,拿起画笔等半天,也不来一点激情,不知从何处下笔。尽管如此,他还坚持天天画画。画笔一放,胳膊马上就软了,连搔头皮的一点力气也没有。再往后,身体状况更是糟糕。画笔一放,浑身好像要散架。脑袋也像裹了胶布,木登登的,连最简单的问题也想不清楚。神情也恍惚得厉害,眼光投向哪里,哪里都在晃动,根本看不清楚。那该怎么办?索性闭死两眼什么也不看。不看心里又着急,就强迫自己再去作画。与其说是在作画,倒不如说是在自己折磨自己。或许每个成功者都自我拷问,自我否定,折磨过自己。然后鼓起勇气,重新上阵,一番大干,失败了,痛苦一番,从头再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成才的过程实质上是自我折磨的过程,想必有过那种经历的人都会有那种体验。
梁栋的身体状况已经很糟,不能再下苦功,可他每天还在坚持作画。以为每天都在进步,有一定收获。因此,他就没有停下来,休息一个阶段,把身心养好再作画的打算。一个计划将要完成,又性急地拟定下一个计划,真可谓要画不要命。某日,梁栋忙得满头大汗,汗水直往眼窝流,刚要伸手揉眼睛,有人突然敲响了他屋门。梁栋不由得心烦,就皱着眉头勉强打开了房门,看到门口站着范莉,勉强打个招呼,匆忙又去画画。范莉眼尖,一眼看出梁栋很疲惫,她就心疼地说:“我看你已经很乏了,就休息一下吧。”梁栋没有理睬范莉,还在作画。范莉不忍心又劝:“还是休息一下吧,别把身体累坏了。要知道,身体是做一切事情的最大本钱。本钱要是没有了,想做的事情也就做不成了。”一听梁栋就上火,很不友好地回了一句:“我的身体是好是坏,我心里一本帐,不用你操心。”范莉被呛得闭了嘴,微笑僵在脸上,怨气憋在心窝,一时不敢再开口。半晌,她调整好情绪,再次鼓足勇气说:
“我所说的可没有一点恶意,都是为你好,你得听呀。我答应要照料你,就得操这个心,说这种话,不管你高兴不高兴。”梁栋这才意识到自己态度恶劣,说了错话,伤了范莉,就不好意思一笑,对范莉说:“刚才,我说话难听,伤了你,真对不起。我知错就改,现在就休息。”一听范莉就眉开眼笑,快言快语说:“这还差不多。”
平日里,范莉与梁栋不常来往。两人之间交往虽不多,但范莉还是了解梁栋的生活状况,吃饭胡将就,饥一顿饱一顿,冷一顿热一顿,不管好坏,填饱肚子为原则。穿衣也是穷凑合,身上衣服都是过时的,而且很不整洁。棉衣前襟老是脏兮兮,看上去好像粘了很多污垢,无法洗掉。单衣总有显眼的颜料斑点,生人一见准会说他是个邋遢家伙。就是这样一位生活的低能儿,范莉偏偏喜欢他,要跟他生活一辈子,真让人佩服她的勇气。也让人不禁要问,他们真能走到一起?不必担心,范莉已经做好打算,要包容梁栋身上所有毛病,维护他的自尊心。还要细心照料他,慢慢感化他,最终使他动心,真心接纳她。为此,范莉就给梁栋买了奶粉,蛋糕,苹果,还有一包葵花子,要好好犒劳他。
梁栋一闲下来,范莉就乐呵呵地说:“来的时候,我给你买了吃的东西,现在有时间,你就慢慢吃吧。”就将袋中的食品一一取了出来,梁栋看到食品,有点不悦地说:“你来就来,不该乱买东西。”
“已经买了,也带来了,你总不会让我把东西都带回去吧。”
“我不想让你乱花钱。”
“这点东西不值几个钱,你就放心吃吧。”说着,范莉拿起一个苹果,二话不说就塞给梁栋,梁栋就望着苹果稀里糊涂说:“我这么忙,哪有时间吃苹果。”范莉就被惹得哈哈大笑:“你在说梦话吧?我告诉你,你正在休息。”梁栋只好说:“对对,我正在休息。”
范莉就乐呵呵地说,“那你就专心吃苹果。”梁栋却说:“我还是不想吃。”范莉就望着苹果说:“你是嫌它太脏,才不想吃吧?那好,我马上去把它洗干净。” 范莉就忙不迭去洗苹果,然后步点轻盈地赶过来,递给梁栋一个苹果说:“这回,你就放心吃吧。”梁栋定睛打量那个苹果,忽然说:“这个苹果形状很好,颜色也有特点,不能吃,把它留下画画。”范莉偷偷瞪梁栋一眼,苦笑道:“你呀,三句话不离本行,可真有心。既然你喜欢那个苹果,那就留下慢慢画它。”说毕,范莉再给梁栋一个苹果,叫他一定要吃掉。梁栋望一眼那个苹果,刚要张口去咬,忽又停住说:“这些苹果都不能吃,我要把它留下,摆成不同造型,一一画出来。”听了,范莉恼也不是,笑也不是,一拍巴掌说:“你就放心吃,吃完了我再去买。”执意要叫梁栋吃苹果,梁栋就挑了最小的吃起来,忽觉察不对劲,就将最大的递给范莉:“光我吃太不像话,你也得吃。”范莉笑道:“我当然要吃,因为苹果是我买的呀。”梁栋点头称是,心头油然漾出一股暖意,想对范莉说句感激的话,又觉难以启齿,就感慨地说:“我这家伙,成年累月就知道瞎忙,从来也没有轻闲过。今天,你让我尝到了轻闲滋味,真该感谢你。”范莉回话说:“你能有这种想法,让我很高兴。那我就再给你提个建议,要合理利用时间,该画画就画画,该休息就休息。再不能死下工夫,要画不要命。”
“我的命还在呀。”
“你的命是还在,长期折腾下去,肯定会垮掉。”
“我年轻,有资本,不会轻易垮掉。”
“那是你的侥幸想法,我根本不相信。”
“我认为,侥幸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
“绝对不能太自信。身体就像一盏灯,点得太亮,灯油很快就会熬干。”
“道理我都懂,可习惯成自然,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习惯得改。再不改,你非把你整垮不可。”
“没那么严重吧。”
“再不能回避问题,得认真对待。说实话,你已经显出病态来。”
“真的?”
“真的。不光我看出来,你周围的好心人也都看出来,都替你担心呢。”
“唉……”一声苦叹之后,一股悲凉之情不由得泛上梁栋心头。为何陡生悲情?因他想到还没搞出像样的绘画作品,却早早把身体搞垮了,身体垮了,想成画家的理想就不可能实现。理想实现不了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那般想着,他的思绪也混乱了,什么事也不会想,好像一下子成了智力残缺的废人。苦恼之情也不由自主流露出来,就弄得他一脸苦相,一副受尽折磨的样子,看上去很可怜。
范莉就陪着小心询问:“小梁,你咋啦?”梁栋沉湎于苦恼之中,应激能力很差,就没一点反应。范莉就不放心地又问:“小梁,是不是我说错话,伤了你的自尊心?”
“啊……你说啥?”梁栋这才仰起苦脸,目光恍惚地打量范莉,歉疚地说:“刚才,我头昏,没听清你说的话。要不你再说一遍。”范莉就说:“我伤了你的自尊心,对不起。”梁栋没有回话,目光怔怔地打量范莉,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范莉的模样忽而变大,忽而变小,忽而变宽,忽而变窄,忽而变得模糊不清,忽而变得那么妖冶,十分吸引人,似乎要把他的魂魄吸走。他心头一惊,赶忙耷拉眼皮,再也不敢看她,小声念叨:“我得了病,我完蛋了。”
范莉望着梁栋的痛苦样子自责一句,然后说:“我不该说那么多,伤害你。我真后悔……”
“我明白你的一番苦心,你的一番好意我全领了。”
“那我再向你交代几句,现在,你的身体很不好,就再不要硬撑了。要少想事,少画画。多吃饭,多休息,那样,身体才会好起来。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身体养好以后,你再用心作画,肯定会出好作品。”
“我都听你的,少想事,少画画,安心休息。”闲下无事,梁栋很不习惯,就下意识地打量墙上的画稿。范莉想把他的思绪拽回来,就东张西望想办法,望见那包葵花籽,心头一喜,笑着说:“小梁,咱们一起吃瓜籽吧。”梁栋回话说:“我没有那种习惯。”范莉就说:“还是来吃吧,习惯可以慢慢培养嘛。”梁栋这才勉强过来,抓了一把葵花籽。先是一粒一粒剥皮吃,吃得心烦,就一次吃进一撮,在嘴里胡乱咀嚼。范莉就望着梁栋好笑一声,说:“你要是没耐心剥瓜籽皮,那我把瓜籽皮都剥掉,让你一口吃一把。”梁栋过意不去,不许范莉那样做。范莉偏不听,面带微笑,开始一粒接一粒剥葵花籽皮。还说下次她要带没皮的葵花籽来,让梁栋留下慢慢吃。听着,梁栋心头怦然一动,涌上一股暖流,心想范莉对他这么好,他应该有所回报,可一时又想不出好的报答方式。
范莉将要离开的时候,笑着向梁栋打招呼。就在那一刹那,梁栋忽然来了灵感,应该给范莉画一张肖像,作为礼物赠给她。于是,他急忙喊道:“小范,先不要走。”闻言,范莉便站下,不解地发问:“你要说啥事?”梁栋便说:“你再留一阵,我想给你画一张肖像画,让你带回去。”
“你要给我画像?”范莉高兴得满脸开花,脸颊泛出幸福的红晕,朗声一笑,乐滋滋地叫道:“好呀,我可是求之不得。”
梁栋就兴冲冲地说:“那你快去坐好,我马上就动笔。”
范莉就乐颠颠地往回走,没走几步又猛然停住。梁栋不解地询问:“你咋不走了?”范莉作答:“忽然想起一件事,我得马上去办。”其实,范莉是心疼梁栋,不愿让他再伤脑筋,损害身体,故意撒了个谎。范莉那般一说,梁栋就心凉半截,不甘心地念叨:“这么说,肖像画不成了?”
范莉毫不含糊地说:“下次,下次再画吧。”梁栋只好依了范莉。想做的事没做成,心里难受,他就沮丧地说:“好不容易来了灵感,要为你画张像,可你偏偏有事,真让人扫兴。”范莉淡淡一笑说:“你不必在意。以后,机会还很多,方便的时候,你一定配合,让你画我。”说完,范莉冲梁栋一笑,调头就走。梁栋便热情地相送,与来时的情形正好相反。范莉觉察到梁栋的细微变化,内心很是欣慰,很想夸他两句,又忍住了。因她知道,梁栋向来不爱戴高帽子,夸他反倒会惹他不高兴。他们相伴着走了一段路,梁栋还要送范莉一程,她于心不忍,叫他不要再送了,可他说,必须再送她一程。她就快快往前走,有意把他甩在后面,叫他快回。可他固执地撵了过去,还要送她,她就猛地把他推开,拔腿就跑。跑了老远调头一望,见他还站在路边默默地送她,她心头猛然一跳,浑身一阵发热,热泪就涌出来,汪了两眼窝。一边赶路,一边嘀咕:“小梁心肠并不冷。其实,他是感情丰富,热心肠的好人,你可要更加用心照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