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冬雨不期而至。
冬雨从昨天一直持续到今天中午,仿佛连绵不断的悲哀故事,倾洒着世间人情冷暖,把悲酸人生冲刷洗印。午后,冬雨又飘成了雪。片片雪花从天而落,飞舞着灵魂的眼眸,洞悉着万物的枯荣、生死的轮回、四季的更迭。
晚上下班后,突然想起好几天没回老家了。于是给远在老家的母亲打完电话后,我便冒雪开车赶了回去,而此时母亲早已坐在饭桌旁等我了。热气腾腾的菜肴,满屋氤氲的饭香,让我倍感家的温馨和亲切。
吃完晚饭,母亲和我说起刚发生在邻村的一件事。母亲先是接连长叹,然后连连摇头,说这事真是太可怜了!她面带着凝重讲道:邻村一位独居老人今年八十多岁了,不幸死在了家中,更不幸的是三天后才被发现。而最先发现老人可能出意外的,竟是每天上门的送奶小工。送奶小工每天都固定去给老人送牛奶,那天突然发现,奶箱中的牛奶放了三天都没拿,而此前老人每天都会拿牛奶的。他顿时感觉不对劲,敲了敲门,门反锁着。他喊了很长时间也没人开门,于是便急忙找到给老人订奶的电话联系到了老人的儿子。
当老人的儿子匆忙赶回家,才发现自己的母亲早已去世了。老人斜躺在冰冷的院子里面目狰狞,走得很凄惨悲凉。据说是前几天晚上下雨出来上厕所,由于腿脚不灵便跌倒在地上,不幸碰到了头昏迷过去,被活活冻死了。老人的儿子在县城工作很少回家,也不经常打电话。如果当初把老人接到身边照顾或者常回家看看,或者每天固定时间给老人打个电话,又怎么会发生如此悲惨的事呢?
在母亲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隐约从她那满脸遍布的沟壑中捕捉到灵魂的颤动;从母亲飘忽晦涩的眼神余光里,感知到巨大的落寞和未来的某种恐惧。我的心不由自主一沉。我的眼前仿佛闪现那个飘雨的冬夜,一位独居老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那痛苦不堪的表情。又仿佛看到那无情的冬雨浇透了老人的身体,浇透了她最后一丝生的希望和念想,直到她永远闭上了双眼。
想想老人的遭遇,真的让人寒心不已。不由想起读过的一篇文章《一位留守母亲的日记: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曾几度让我心生悲恸之余深感震惊不已。这是一个关于空巢老人孤独死去的故事。文中的罗奶奶已经七十二岁了,一个人住在湖北的老家。她的儿子在广州买了房,离家远,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儿子上次回来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九,离开的时候正好正月初二,在家里的日子还不到三天。她不怪儿子,知道他压力大,工作忙。
退休前,罗奶奶是名老师,一直都有写日记的习惯。退休后,她却发现可以写的东西越来越少,翻开过去一年的日记本,写得最多的是:“今日无事。”在孩子过完年,离开后的一个月里,罗奶奶生病了。终于有一天,她艰难地在上面写了几个字:没什么事,我就先死了。
罗奶奶去世的消息,儿子三天后才知道。
每当独居老人被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家中的消息爆出,真令人感到既惋惜又痛心。都说好死不如赖活,一个人要陷入怎样孤独无助、不堪折磨的深渊,才会如此决绝地自我了断生命啊!
作家弋舟说过:我在这世上太孤独。以至于,连自己死了都没人知道。
今夜漫天雪花飞舞,心中无边悲凉飘散。我打电话给妻,今晚在家陪母亲,不回去了。
推门出屋,寒风吹雪,夜色苍茫,洒落悲凉。人都会老的。但没有老的时候,谁能想到,老,对于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你老了的时候,你会如何选择度过余生?这样的选择题,早晚也将摆在每个人面前。
雪越下越大了,飘荡着悲凉人生。我站在老家院子里,仰望雪舞的夜空,心中感慨万千。在这节奏飞快的现代社会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忙得一塌糊涂,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迷失了自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没回家看看老人,更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丢失了亲情,留下人生万千悔恨离愁别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