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里,老家学校大门的北边有个大水湾,它坐落在村东围子墙的入口西边地势低洼处。南北两条进村的上坡土路分列在水湾两侧,像是凤凰的两条秀腿,尽显展翅欲飞的婀娜之姿。水湾因其形状像极了一只凤凰,故乡亲们亲切称之为凤凰湾。
凤凰湾西宽东窄,是一弯活水。湾的最东头有一条排水沟伸向乌河。每逢下大雨的时候,村里棋盘街两侧的排水沟便会流成一条快乐无比的小河,它们在雨中唱着欢快的歌,把村里的大街小巷洗涮干净,奔涌着来到村东入湾处,顺着青石铺就的入湾口道飞流过来,像一条一条银河倾泻而下。湾里被雨水灌满了,稍微一沉淀,便会源源不断地顺着东边的排水沟滚滚排向了乌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下雨天村里的路就会特别难走,那时由于村里没有硬化路面,湿软的路面会导致泥泞不堪,走起路来都很困难的。下雨时,雨水都飞快地汇集到了街上,行成了一条奔涌的溪流,很是壮观。记忆中,老家下雨后街道里会存水的。那些雨水看起来还是很干净的,这可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乐场所。雨后天晴,孩童们立马穿上拖鞋、雨靴纷纷跑到街面上去趟水玩,玩摔泥巴。孩童们给街道上的雨水取名曰:“涮街水”。在以前农村没有太多的化肥农药,人们吃的都是井水,其实都是这样的“涮街水”渗透过滤而来的。这些天然的涮街水经过自然渗透后,就特别的清亮,还带着雨水的甜味。
那时孩童们最喜欢趟水来到凤凰湾顶上,看那条雨水瀑布顺着青石铺就的水道,从高高的坡顶上一泻而下,像一条银色的河流,汇入美丽的凤凰湾。过去我们每个村子里面都有湾塘的。下雨天,村里所有的雨水最终都汇集到这里面。以前这些湾塘就是农村防洪排涝的关键,暴雨填满湾塘后,就会顺着东边的排水沟源源不断地排向河道里。时光荏苒,如今村里都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村里路面都修成了水泥路,修筑了排水暗渠,雨水会直接排入河道中去。所以不少农村的湾塘也就逐渐废弃填埋了。
美丽的凤凰湾一年四季如诗如画。春天里,湾面碧波荡漾,鱼虾尽情畅游;夏天里,白杨摇曳树影,满池荷香四溢,蜻蜓飞来飞去,蛙唱不绝于耳;秋天里,落叶金黄,飘满湾塘,静美得如诗如歌;冬天里,厚厚的冰面则是我们孩童欢乐的游乐场,溜冰湾塘里,滚动铁环,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啊!欢乐的凤凰湾荡漾着我的童年记忆。凤凰湾就在学校边上,放学后经常留连在岸边。那时最爱练习打水漂游戏,在湾塘边上玩得如痴如醉。看那一块石子从手中低垂掷出,塘面上溅起一连串的水花,贴着水面行走,而后沉没在湾塘深处,引得围观孩童们好一阵欢呼雀跃,这是儿时最引以自豪的。忘不了春夏时节,约上小伙伴们一起沿着湾塘边上,用放馒头的罐头瓶子捞小鱼玩,多么让人难忘的童年时光啊。
曾听湾边乘凉的老爷爷讲起凤凰湾的旧事:“咱庄这个凤凰湾水很深啊,从我爷爷那辈里传下来,就是从来没有淹死过人和畜物。这个湾是个聚宝盆,它有很大的浮力,的确是一个宝湾啊。在我记事中这个湾从来就没有干涸过。大旱之年,乌河都干了,这个湾也没有干涸过。这个湾以前很大很大的,现在垫埋得很小了。凤凰湾在过去是很有名的,东北道子上的没有不知道凤凰湾的,更没有不知道五道口,张家桥的。凤凰湾的北边紧挨着老二〇五国道,出围子墙“奠安门”后,在庄东头就是咱的老石桥。在以前所有南来北往人的都从咱这里走。那时候的赶路的牛马车辆白黑不住下啊。铃铛声音夜里都能听得到。咱们的宝湾见证了解放大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老石桥,奔向平津战场建立新中国的豪迈时刻。”
听老人们说,有一年,宝湾曾经救了全村人的命。那是一九六四年的阴历七月二十三日。连续下雨发大水,乌河涝了,淹了庄稼地,可庄里的围子墙硬生生将乌河洪水挡在村外,宝湾虽有排水沟却没让洪水反涌进庄里来,你说神不神!
这是多么神奇的一个宝湾啊!家乡的凤凰湾,那曾经美丽的容颜,神奇的传说,将永远镶嵌在我记忆的年轮里,闪烁着宝石般的灼灼光华,散发着浓浓的亘古乡愁。
(备注:此文发表于《淄博晚报》总第8490期:2019年11月27日,夜聊斋-新青年文学副刊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