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路人的头像

路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3/13
分享

一泓天泉

第N次去看云南蒙自的绿翠潭了,雨时断时续。绿翠潭波澜不惊,不管是雨之倾盆,还是阳光普照,它不涨不泄,绿还是恍眼的绿,翠还是可人的翠。

这当然是云南蒙自的绿翠潭,世上还有何地有这样一泓奇怪的天泉呢?有人把它比喻为深幽的古井,只是这井的口比较大,如吞天的嘴,与天空的幽蓝相峙。四周是叠嶂的山峦,没有谁考证过山上那些树的年龄。肆意妄为的树将山团团盘住,让它们做千古的卫士,拱卫绿翠潭的神秘。

说到神秘,绿翠潭有很多不可为外人所知的秘密。爷爷的爷爷直到往上的时光,这潭就静卧在这幽深的山坳里,不见有水注入,也不见有水泻出,即使是夏天暴雨,或是冬春大旱,这绿翠潭的水位不涨不落,水面如镜。四周虽有密林环绕,但少见枯枝或落叶浮于其面。绿翠潭静若处子,就好像是水做的神仙,波澜不惊地打望着天上的飞鸟。

是的,山里人笃信,绝对有一种鸟终日护着潭水的清洁,它们只要看见水上浮叶就会飞出衔去。绿翠潭的背后,是一处十里石崖,藤走峭壁,古木在怪石上攀爬。据称其上有一开阔地带,高山作屏,森林为幕,当地人说那里就是绿翠鸟生息的地方。中午时分,百鸟会飞天而起,以合鸣的方式传达着谁也听不懂的天语。

关于鸟,关于枯叶,绿翠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许久以前,有个美丽的彝家姑娘到山上挖竹笋。她发现了一棵特大的竹笋,高兴极了,奋力把它挖了出来。可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竹笋被挖的地方,涌出了一股泉水。小姑娘吓坏了,拼命往家里跑,可是,无论她跑到哪里,水就跟到哪里。眼看水就要淹没了庄稼,小姑娘想,不能让大水使大伙儿遭了殃!于是,她咬了咬牙,折身往山上跑去......刚跑到山腰,小姑娘就被大水吞没了,形成了一处深潭。村里的人焦急地唤着小姑娘的名字:小翠,小翠……这时,一只绿羽红嘴的小鸟从潭里飞腾而出,哀婉地叫了几声,就向潭边的密林飞去。从此,凡有树叶落潭,绿翠鸟就会立即用嘴衔出,以保持潭水的清洁。 

站在一棵倒向潭中的古树旁,抬眼细望远方的日光。雨后的太阳被树叶切得粉碎,倒是那条新修的高速公路伟岸夺目。这才恍然想到,如今的绿翠潭已经不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那潭水了。前世的绿翠潭要通过盘山的土路,然后步行,方可到达。这里是红河与南盘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南侧,是红河古代和近代史上连接内陆与海洋最重要的马帮驿道——蒙蛮古驿道的必经之地。虽有一时之盛,但也属人迹罕至之野,绿翠潭因此得以深藏。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有了路,路的通达对于人类而言是一种需要,但对于绿翠潭这样喜静的“史巫”,却是那么无奈。它的表面还是静默的,它的东侧还是绿树环绕,可在它的南之上端,高速路以一种黑色的幽默划空而过,一群又一群的人来到这里,用匆忙的步履打扰绿翠潭的宁静。

天空放睛,翠绿欲溢的绿翠潭越发静泌,水边有石彻的台阶伸向高处,可见有历史的痕迹。因其绿翠潭的神秘,山里人很是敬畏,逢节过年,垒祭台,置香火,摆贡品,祈求风调雨顺,家业兴旺。时至今日,尚有人置香以拜。之后,在空地处燃起篝火,歌舞或休憩。

很想就静坐在这里垂潭而钩,把思考当饵装在鱼钩上,将潭里的秘密一一钩出。坐在这里,可以听闻着百鸟朝凤,眼望着碧绿一潭,耳边刮着清爽林风。最好,置一壶好酒,以嘴就壶,以景为肴,岂不乐哉快哉?渔翁之意不在鱼,在山水,在酒乐,在心境。绿翠潭的好处就在于让人静到孤独,让人感觉到,手中握着的不是鱼杆,也没有长长的鱼线,只有一种孤独,时间是静止的,绿翠潭也是静止的,任你红尘滚滚,我自风清月明。这,恐怕是绿翠潭最想告诉我们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