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醋溜香的头像

陈醋溜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14
分享

我与父亲面对面

父亲已是91岁高龄的老人了,依然神清气爽,思路清晰,步履稳健,而且记忆力特好。近两年来老人家只是听力有些衰弱下来,但并不影响与人正常交流。

去年的农历三月,我陪父亲在医院做了右眼白内障手术,父亲的眼前豁然开朗起来,精神也爽朗了不小。我叫他趁机把另一只眼睛的白内障也摘掉,可是父亲坚决拒绝,不想再去做手术了。父亲说,自己这么一大把的年纪,能将就将就行了,没有必要再花钱。

父亲一生清贫,尽管当下他每月领着二三千元的失土保险金,不愁没钱花,可他依然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性。

侄儿订婚的那天,我早早地赶到了乡下。只见父亲凑和在忙碌的队伍中,走东往西没有闲着,看得出父亲的内心是非常兴奋的。

我这个一直生活在农村的侄儿是父亲一天天看着长大的。侄儿尽管生活在乡下,可是在处对象过程中却特别地挑剔,以至于待到了三十岁的年龄还无相中心仪的人,这在农村算是大龄了。

父亲急在心中,每当说起他的这个偏执的孙子,总是表露出焦急的情态,话语中也少不了对孙子过分挑剔的苛责。如今亲眼看着孙子定了这门亲事,他自然也宽心了不小。闲聊之中,我能感受得到父亲发自内心的舒坦。

我的小弟是个随和的人,平日里忙着经营自己的小企业,也少有抽空与父亲闲聊,今日儿子喜事自然也乐在其中。在我与父亲叙话中,他笑呵呵地凑过来坐在一起,咧着嘴冲着父亲说,您老人家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父亲听了这略带俏皮的话,欣慰地笑了笑,慈祥的面容里泛起了幸福的浪花。

父亲身体硬朗,生活尚能自理,平日里并不多话。他的生活非常简单,起居自成规律。父亲说,他每天上午就在前门屋后菜园里劳作点活,动动筋骨。下午到老人协会与老人们打打麻将,拉拉家常,一般下午四点多就回到家煮饭。

考虑到父亲年迈生活不便,我们兄弟几人曾建议父亲搭伙在小弟家里,让小弟夫妻俩来照顾父亲的一日三餐。父亲一听就来了气头。他说,自己身体还能活动开来,一个人生活倒是挺自由自在的,根本没有必要和他们搅和在一起。

其实,小弟夫妻俩平日里为自家的小企业很是忙碌,他们自个儿也经常顾不上正餐,这些父亲都是看在眼里的,这凑和进去必定给他们夫妻俩增加了负担,他是一万个不情愿。

我这个生活在小县城的儿子平日里也少有回乡下去看望老父亲的时候,不仅因为乡下还有大哥和小弟在照看着,也因为自个儿有些惰性总是借口迈不开脚步。

不过,近些年来去乡下的频率也高了起来,偶尔路过乡下时也不忘顺便溜到父亲那儿与父亲叙上一席话。我心里明白父亲年事越来越高,脚劲也跟以前不一样了。所以,也总是找着时间跑到父亲那里与他老人家聊聊天,就像孩子一样聊聊自己的工作,聊聊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聊聊自己取得的成绩,有时候也会聊聊自己的苦衷,就像是小时候一样把自己的心里话掏给父亲。

我知道这个时候的父亲已经再不是我小时候的父亲那样的严苛,倒像是一个忠实的倾听者旁观者一样静静地听着我的叙说,不时地露着微笑,不时地给予赞许。

我知道这个时候的父亲的臂膀已经不再是我小时候看父亲时的那样宽厚和有力,他没有力量再来呵护我们了。与其说些苦衷就是为了告诉他,他的子女有一股坚韧不屈的信念和力量,有一种不服输的毅力和勇气,有能力善于处理错综复杂的困难,不畏所难。

与其聊聊自己的工作成果,在于让老人家开心,让他满足和放心。也以此来证明他的子女还行。言下之意在于告诉父亲,你教育培养出来的子女是优秀的成功的。

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过错,我也一样。父亲也不再像自己小时候时那样对我们的不足给予责备,我也不像小时候时那样故意隐瞒自己做错的事。在父亲面前我会更多的以检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失误和不足。

父亲的眼神总是那么柔和有温度地看着我,话语是那么的温和,话中更多的是给予表扬、理解、同情和安慰。他从自己一生坎坷的生活经验中明白他的子女们也会经历无数无奈和不易,他明白他的子女所经历的风雨并不比他自己所经历的要少。

我知道自己在父亲眼里是一个生性刚强,不听话,惰性十足,做事毛躁的人,可那都是小时候的性格和脾气。几十年的工作和生活可让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岁月磨掉了刚强和霸气的棱角,让我以平常心融入了人世间。学会了与人融洽相处,和气协作。学会了与人精诚合作,得到了尊重和赞许。

处社会的风风雨雨中,让我对做每一件事更趋谨慎和保守,甚至畏首畏脚,不愿冒险,不敢冒险,成为了过于稳健的人。而内心处那种不愿被人主宰,不愿被人征服的倔强和不服输的性格,却是怎么也没有被洗去。这种性格似乎也遗传到了下一代。

因为个性的使然,难免也为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外伤,就像是前进道路上的荆棘,也影响了自己的步伐和成长,这些父亲一概不知。之所以向父亲展示自己的一些成就,更多的就是让父亲感到欣慰。

在父亲眼里我依然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在父亲面前也就像是时光回转到自己的年少时,依然能感受到父亲的温暖和亲切,依然有一种需要依靠的妄想。

与父亲对话没有距离感,就像是儿时一样渴望得到父亲的赞许和表扬,也渴望着得到父亲的安慰和鼓励。

与父亲对话,多想聆听他的教诲。可是父亲是个很明智的人,是个很实在的人,他没有夸夸其谈自己的观点,没有吹嘘他一生做人做事的本事。他心里或许明白他的子女已经超越了自己,他明白时代不同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或许已经不合时宜了,他喜欢三缄其口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他用这种方法也许就是对他的子女最好的支持和认可。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既朴实又善良的人。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