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醋溜香的头像

陈醋溜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5/18
分享

我的故乡,平潭岛

大陆距离祖国宝岛台湾最近的岛屿福建平潭岛是我的第二个故乡。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年方二十的我背着行装踏进了这个贫瘠的岛屿,开始了四年的军旅生活。从此,我深深地爱上了平潭岛,把她当作了我的故乡。

海岛与陆地的环境气候是截然不同的,平潭岛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长年风力都在六级以上。初到岛上说什么也不习惯海岛生活,呼呼作响的海风,马路上不时被大风扬起的滚滚沙尘,还有平潭岛上满目萧条的景象曾经使我困惑。加上平生第一次出远门,远离亲人的思绪霎时涌上心头,无法抑制。直至一个月后当新兵连的生活结束,我才渐渐平复了思乡之情。

四年后,当部队批准我退伍回乡时,我的心又一次被激荡起来。一首《驼铃》响起,“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这种离别之伤感难以言表。四年间与来自大江南北的战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同训练,结成的钢铁般的友谊亲如兄弟。这一别,从此天涯海角各自为业,难以再见,战友们紧紧拥抱以泪洗面,挥泪告别。

我曾经两次回到平潭岛探寻我的踪迹,不曾想平潭岛的变化每一次都给了我莫大的惊喜。昔日扬沙的沙石路已是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成片的地瓜园花生地上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曾经廖无人迹的“龙凤头”沙滩已是人头攒动,成为了来自海内外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

曾经需要45分钟轮渡的海坛海峡架起了两座雄伟的跨海大桥,驱车不到两分钟就从西岸抵达岛上,让平潭的乡亲们从此不再感到孤独。更为欣喜的是现代化动车直通平潭,让富有经商活力的平潭人走南闯北再也不感到遥远。

当年人车熙攘,交通繁忙的平潭娘宫码头已不见人影,轮渡消失,只见几片捕捞作业的小船停靠岸边,这昔日的码头只存人们心中的回忆了。从娘宫到县城一路风景一路情,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

东壁就在牛寨山下,这是我最为熟悉不过的地方,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这山上山下的一处处,这里就是我服役的军营。东壁密密麻麻的民房依旧如故,然而曾经的当地老乡早已找不到熟悉的面孔。

军营是我筑梦的地方。那一年,我有幸走进这个只属于军官们的部队大机关里,为数不多的战士是军官们的得力助手,我就是其中之一。我每天协助着首长做些战士应该做的事情,就在那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守岛的神圣使命,我才真正懂得什么是国什么是家,明白国家和个人孰轻孰重的概念。在我心中燃起了保卫海疆不惜牺牲自己的胆魄和勇气。

我与首长们一起蹲坑道筑工事,真正体验到战斗打响时那种激烈场面的悲壮,感受到战友们义无反顾为国牺牲的忘我精神。我与首长们一起下基层搞训练。看到了一张张被风吹日晒成乌黑的面颊,看到了一个个被烈日烤晒脱皮的脊背,看到了一个个像猛虎一样威勇无比的感人场面。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中国军人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在军营里,我入了党。在党旗下我庄严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对党忠诚……”这些年来,我一直以中共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践行着入党誓言,初心不变。

四年军营生活,我一直受到首长们的关爱,他们像是亲兄弟一样的呵护着我,为我的人生铺路指点。他们没有因为我不是同乡人而冷漠,没有因为我不是军官而歧视,相反给我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军营里,为获得知识我挑灯夜战不断的努力,给退伍回乡的自己补足了功课,使自己在参与地方应聘时跻身前列,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体制内工作岗位,也从一个农村娃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国家公务人员。

我忘不了东壁,忘不了东壁的那座军营。曾经有一年,我与同乡战友重涉平潭经过东壁时,看着庄严威武的军营,我曾经试图通过哨兵进入到大院再看看我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领略当年风情,重温激情岁月。

可是,军营哨所里的二位荷枪实弹的哨兵却没有因为我曾经是这里的主人而生怜悯。毕竟是军营,任何不速之客无一例外被拒之门外,这是军纪,任何人不可逾越。时年尚且年幼的儿子看到这一幕开玩笑地说,爸!你知道什么叫有家不能归了吧。

是啊!这里就是我的家,这里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家。

一晃四十年过去了,曾经那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已华发满头,而平潭岛却是以朝气蓬勃的身姿不断显露着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生机,平潭正年轻。

平潭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乡土人文风情,平潭人淳厚善良,勤劳朴实。平潭不仅有美丽的海岛风景,还有别具一格的特色美食。要是你踏上平潭岛,一定会让你如醉如梦,感受到这一方水土的滋润,就像是回到了家。

随着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建立,平潭的开放与开发上升到了国家战略,也为平潭的发展注力了强大的动力,平潭正以强劲的发展之势为世人瞩目。

这就是我的故乡,平潭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