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与读书
在生活的万千琐碎中,总有一些事能让心灵寻得归所,于我而言,便是品茶与读书。一个是味觉的艺术,一个是思想的旅程,两者相遇,恰似一场灵魂的对话,在时光的长河里,晕染出独特的芬芳。
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窗前的小桌上。我轻取一只古朴的紫砂壶,放入些许碧螺春。那茶叶蜷曲如螺,色泽银绿隐翠,尚未冲泡,便已散发着淡雅的清香。缓缓注入热水,茶叶在水中翻滚、舒展,如同沉睡的精灵被唤醒,尽情舞动。不一会儿,茶汤变得嫩绿清澈,香气袅袅升腾,似兰花香,又带一丝果香,沁人心脾。
轻抿一口茶,舌尖触碰到茶汤的瞬间,鲜爽之感蔓延开来。起初是淡淡的清甜,随后苦味若隐若现,却又很快被回甘所取代,留下满嘴生津。品茶讲究的是心境,在这一杯茶里,能品出人生的起起落落。茶的初味如同生活的平淡日常,看似无奇,却蕴含着本真;苦味恰似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虽令人皱眉,却是成长的磨砺;而回甘则像困境后的柳暗花明,让人在历经艰辛后收获满足与慰藉。
放下茶杯,目光落在身旁一本翻开的书上。读书,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在字里行间探寻世界的奥秘与人生的真谛。
读诗词时,仿佛走进了一个个诗人的内心世界。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能感受到他的豪情壮志与豁达乐观,即使面对仕途的坎坷,依然坚信未来充满希望;读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又能体会到她在国破家亡后的孤独与愁苦,那细腻的情感,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同身受。
读小说,则像是经历了一段段别样的人生。跟随《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和孙少安兄弟的脚步,感受他们在艰苦岁月里为了生活努力奋斗的坚韧不拔;走进《傲慢与偏见》中英国乡村的社交圈,看伊丽莎白与达西在误会与偏见中逐渐了解彼此,领悟爱情的真谛与人性的复杂。
品茶与读书,相互交融,相得益彰。茶香能让读书的氛围更加静谧,在袅袅茶香中沉浸于书海,思绪更加清晰,情感也愈发细腻。而读书又能为品茶增添更多的韵味,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当品着茶走进这些世界时,仿佛赋予了茶更丰富的内涵。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能有这样一段品茶读书的时光,是一种难得的奢侈。它让我暂时忘却外界的喧嚣与纷扰,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与富足。就像一位作家所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品茶亦如此,看似只是简单的一饮一啜,实则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身心。
茶韵悠悠,书香漫漫,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我愿与茶相伴,与书为友,让岁月在茶香与书香中沉淀,让心灵在品茶与读书中得到滋养与升华。
2025年3月15日于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