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石远定的头像

石远定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1/02
分享

春风料峭重读《浣纱记》

春风料峭,乍暖还寒。浮想务工往事,每每空闲,常捧书阅读,因其欢笑,因其悲鸣,其情在心,溢于声色。而今无业,无一技之长难谋工职,思考之余,萌阅读欲望,乃脚围暖炉,眸视亮屏,重读《浣纱记》,以抚心灵。

《浣纱记》,原名《吴越春秋》,为昆曲典范,因西施、范蠡定情物为“一缕浣纱”而名,乃明戏曲家梁辰鱼之代表作。其言西施、范蠡之爱情,敷演吴越两国之故事,乃“不易之楷模”,亦为沉重之政治悲剧,兴衰沉浮,裨益思索。

春秋战国,吴越争雄,夫差困勾践于会稽山。范蠡献计,厚礼卑辞,俯首称臣,携妻子诸弼,赴吴服役。勾践从之,敝衣劳作,曲意事关,三年终得还乡。得还故乡之勾践,不以九五为尊,而以柴草为铺,卧薪尝胆,时常警示,以起兵革。

为惑吴王,范蠡荐其未婚妻献吴,临别之际,倾诉离情,平分定情溪纱以作思念。吴王夫差,恣意荒淫,色迷心窍,荒于国事,国势式微。十五年,越国兵精粮足,伺黄池之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一雪前耻。二十四年,灭吴称霸。谋事之范蠡,则携西施乘舟远遁。

纵览全剧,泛泛四十五出,故事之曲折,结构之完整,无愧佳作。剧中西施,形象饱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其唱词辞藻华赡,抒情合情,表达合意,亦文学,亦乡野,其中朴素,堪为日常,阅到趣处,忍俊不禁,而到凄凉,难免感慨,不由深思。录飨:

——梅花虽好,浪影溪桥,燕子多情,空巢村店。我仔细想将起来,世间多少佳人才子,不能成就凤友鸾交,我既不能见他,他又不得遇我,日复一日,年又一年,不知何时得遂姻缘也。朝朝自出,夜夜空归,树黑山深,恰又夕阳西下,笑我寒门薄命,未审何时配他,笑你王孙芳草,未审何年配咱,花枝无主一任东风嫁。

——〔净丑〕里头有人么?〔旦〕是那个?〔净丑〕是我。〔旦〕前来看。呀!却原来是旧家姊妹访孤贫。〔净丑〕妹子,闻你病缠身,我一春疎阔无音信,你卧榻而今有几旬?〔旦〕姐姐,承怜悯。你不要问我的病,看瘦庞儿不似前春俊,没些风韵。〔净〕到添风韵。

——〔丑〕妹子,你敢遇着个标致人,被他哄动春心,日夜相思,做成这场症候。〔旦〕休得取笑,求北威姐着那脉看一看。〔净做看脉介〕我的手,东施妹子的口,好笑到差不多。妹子,你的病根还是七情上感出来的。

——〔丑〕若是这等说,极容易,待我去东村头西村头,寻个标致俊俏的妹夫送将来,这病就好了。

——早离了尘凡浊世,空回首骇弩危机。伴浮鸥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我呵,从今后车儿马儿,好一回辞伊谢伊。呀!趁风帆海天无际。

——呀!看满目兴亡真惨凄,笑吴是何人越是谁。功名到手未嫌迟,从今号子皮。从今号子皮,今来古往不许外人知。

——人生聚散皆如此,莫论兴和废。富贵似浮云,世事如儿戏,惟愿普天下做夫妻,都似咱共你。

此曲乃昆曲新腔首创之作,名家推崇,历经好评。

明戏曲名家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曰:魏良辅……能谐声律,转音若丝……梁伯龙闻起而效之……作《江东白苎》、《浣纱记》诸曲……金石铿然……谓之昆腔。

清词人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亦言:传奇家曲,别本弋阳子弟可以改调歌之,惟《浣纱》不能,固是词家老手。

江左名家吴梅村《琵琶行》曰:里人度曲魏良辅,高士填词梁伯龙。

明末清初诗家徐又陵《蜗亭杂订》亦云:歌儿舞女,不见伯龙,自以为不祥也。

初读浣剧,余尚青壮,复读之际,白发如蒜。倚窗,夜色斑斓,闻无蛐蛐声,亦无萤火闪,扪心攻读。及眼疲推窗,怅寥廓,当年少年郎,料峭春寒,秉烛夜读,清心寡欢。想人生际遇,纷纷繁繁,于阅读,过目不忘者,竟有《浣纱》,何故?举凡,普天下之爱情可歌也!兴衰浮沉,历史长河可鉴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