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雾灵山休假,我就接到先生的电话,他准备在家里大搞“破坏”。
厨柜门坏了,有他发来的微信照片作证,而且留言:不是我弄坏的,时间才是罪魁祸首。我安慰他委屈几天,我回来就找人修理。先生却自告奋勇地说,让他来处理,还慷慨激昂要为家作贡献。我不置可否:君在外,将可为所欲为。虽然我已授他家政大权,但仍然忧心忡忡。我知道他不善家务,是个生活中的“低能儿”。平常在家里,他不做事则罢,一做事就一团糟。所以,我宁愿自己累,也从来不让他插手家务。
先生找来朋友帮他策划,想一次性重新装修整个厨房,要给我一个大惊喜。理由是:不破不立,不抛弃旧的就容不下新的。
我们住的房子,是二十年前装修的,橱柜、管线、墙壁都已明显老化。特别是楼上几次漏水,将餐厅的墙渗出了一片水渍,十分碍眼,但还没到衰败不堪完全无用的地步。我不想打击他的热情,同意他修补一下。想不到他得寸进尺,居然准备翻修整个家,还信誓旦旦地保证:半年过后,给我一个新家。
我不得不高度重视先生的擅作主张、放肆行为,便苦口婆心地规劝:这样大动干戈,起码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这一年多只能在外租房子住。全部翻修,必须把家里的所有东西搬出去、再搬进来,相当于搬两次家。你知道搬家有多麻烦吗?住新家当然令人向往,可那么多书、那么多家具、那么多美好的记忆,搬来搬去的,弄坏了、弄丢了怎么办?我们这个家,虽然旧点,但不是不能住。
房子住久了都会旧,新房子也就是头几年的新鲜劲儿。新旧都是相对而言的。记得刚搬进这套房时,觉得一切都很好。转眼之间,十多年过去了,其间整修过卫生间、杂物间,都是小变动,毋须搬到外面租房住。
我们住的是小高层,无电梯的老宿舍楼。如果时机成熟,确实也该改善一下居住条件,换个小区环境好一些的……如果全部重新装修,我心里却一百个不愿意。一年前,先生单位搬进了新办公室。由于刚装修完,办公室气味很大,虽然买了绿植,常开窗户,一年后大家去体验,都不同程度因办公室甲醛超标身体有了影响。想到家中的装修,更坚定了我的看法,尽量不重新装,谁知道现在的材料中甲醛是不是超标呢。说的不超标,谁能保证?像我这种外强中干的身体,没必要自己花钱找罪受。重新装修,表面是光鲜漂亮了,是不是因此埋下健康隐患真不好说。
更重要的是,将家中物什搬进搬出也是一个浩大工程。将一切打乱又重新理顺,再打乱再理顺,实在不是我现在想去面对的事。
家,是一个让人放松身心的地方,并不在于它是不是光鲜亮丽。每次外出,即使住豪华酒店,我都无法真正放松,因为那不是我的家。正所谓“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在这个家里,有我们喜爱的书房,有可安寝的卧室,我已满足。在家里,我的心是安定的,无论写作、看书,还是休息,心里都很踏实。突然要去一间陌生的房子里住上一年,我会很不习惯。等适应了,又得搬回来。
房子会用旧,物品会用旧,身体会用旧,日子也会用旧。这不仅是我们家,也是我们用旧了的日子。用旧了的日子,承载的却是我们爱的温度。房子破了,可以推倒重建,但有一些东西永远是不可能推倒重建的。譬如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记忆,包括曾经的温度。有位作家说过,“搬一次家就等于失一次火,已逝的年月都成了烈火中的灰烬,我也仿佛渐渐成为一个没有过去的人。”
现在,城市发展很快,昔日的农田都成了成片的花园洋房、高楼大厦。我们居住的地方,曾经是小公馆,可早就找不到一点儿过去的影子,甚至连想象也无法勾勒最初的模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是换了一茬又一茬,我相信,一定有些人在这里生活得快乐、幸福,也一定有些人过得不那么好。住宅不是决定我们生活品质的关键元素,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我跟先生说,我还想继续过我们用旧了的日子,在这个简陋的家中。
在我的威逼利诱下,先生终于松口,等我回去后再做决定,还颇为委屈地补了一句:“不重装就不重装,哪用得着写一篇文章来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