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墨庆利的头像

墨庆利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02
分享

游承安庙会记

“逛庙会,须起早,数不完,家乡宝。妞妞奶奶逛一逛,岁岁庙会年年好。”这一小段小快板或数来宝,是对逛庙会、品民俗、体验传统文化魅力的真实展示。它,表达了人们对家乡承安庙会的热爱与眷恋。

说起故乡的庙会,我可以说是如数家珍,了如指掌,甭提有多熟悉和亢奋了;即便让我闭着眼睛,都能说出承安庙会今昔的佳处来。

今天正好是农历十月廿八,小镇一年里头的最后一个庙会。

早早地,我就动身开车直奔庙会而去。也许是昨天刮大风的缘故吧,天气比较冷。风吹在脸上,打得生疼。隔着车玻璃窗朝天空望去,东一块儿晴、西一块儿阴。流云洒墨,冬麦铺翠,景致堪如画。

由于天寒,孩子们不放庙会假,外出打工者也回不来家,老、弱、病患者又多行动不便,故而路上的人群较正月十七和四月廿八的庙会,明显减少了许多。可依然阻挡不住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脚步和涌动的人流!

小镇的东边,是红彤彤的日出,徐徐拉开了欣赏庙会的序幕。一近庙会最东头的东关,即可听见外地马戏团来此演出的广告播音喇叭声。

再近一些,可见人流如织,衣袂若云,车辆如水;顺路北折,香气袭人。原来是彭家庄回族乡量大价廉的半斤半牛肉面,肉香八面,保管你吃个贼饱!还有水煮的荞麦饸烙热气腾腾;什么烫手的扒糕、微甜的豆汁、劲道十足的缸炉烧饼,看着看着,便口内生津起来;远近驰名的大岳扒鸡色泽鲜亮,闻一闻,就能叫人垂涎三尺;吴家分店的蒸碗顺滑绵软,只要你吃一回,绝对会使你成为“欢迎你再来”的回头客……这里所有的风味小吃,鲜明地凸显出了平原区域文化的特色;而承安庙会,恰恰是体验家乡民俗风情的一个重要窗口。

虽说没有“酸枣仁,灵芝草,柴胡菊花和连翘;小黑枣 ,大核桃,甜柿饼咧嘴笑啊笑”,但大红枣、炒花生、爆炒瓜子、爆炒栗子却火爆得很。以前熟悉的老冰棍、花生仁雪糕又急急上市了。品评起来,满满都是儿时的温馨回忆。也是,商家总是捕捉商机,另辟蹊径,活气生财。还有炸金蝉(又名金蝉龟、知了猴、爬叉、蝉猴、知了龟,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和称呼)的,从原来的一个5角,然后一毛一毛地往上涨。现在都快涨到1元钱一个了,十分火爆。金蝉素有金疙瘩、唐僧肉之称,营养极丰,利润空间大。还有油炸蚂蚱,也挺挣钱的。菜市就不用说了,反季节销售的西葫芦、茄子、蒜苔、菜花之类,新鲜水灵,销量剧增。挂在外面销售的的各色棉袄和羽绒服,品牌繁多,种类齐全。如果想买贵一点的名牌,你就进店去选购。

记得七八十年代的承安庙会,地方狭隘得很,基本上都局限于“一纵”(东西方向的东关——北坦——承安铺一条长街)和“一横”(南北方向的北坦——新街铺一条大路)的“穿村路”上。只在107国道两侧,摊位多,游客众。但交通多有阻塞,来往车辆蠕蠕爬动,跟乌龟似的,不安全系数挺大。再加上街短道窄,更使得庙会上的人们拥挤不堪。物资交流渠道也少得可怜,商品种类也非常单一,主要是农村日用品和农产品。门市稀缺,固定摊位比流动经营者多,卖冰糖葫芦的大伯大爷、卖冰棍雪糕的大叔大婶,卖甘蔗的中年男女,大老远就能听见他们声嘶力竭的吆喝声——

“二分钱一根的老冰——棍儿——”

“倍儿甜倍儿甜的冰糖——葫芦——嘞!”

“卖甘蔗嘞——,蜜甜蜜甜的甘蔗——”

卖老鼠药的西五楼村里的陈师傅,能说会道,是个人精。他脑瓜子机灵好使,雇人写了一诀《鼠药》,一套一套的,易诵、易背、易记,朗朗上口,你想不买鼠药都难得很——

“(老鼠)上你的炕,爬你的床,咬坏了你的的确良”和“东屋跑,西屋跳,咬棉裤,拉棉袄,弄得满屋尽跳蚤”,交代了鼠害之巨;“你不买来,我不卖,家中老鼠谈恋爱”和“吃你的豆,吃你的麦,你说老鼠坏不坏”,控诉了鼠患之烈;“光吃心儿,不吃边儿,剩下都是眼镜圈儿”和“老鼠吃了我的药,八个老鼠都死掉,大老鼠吃了蹦三蹦,小老鼠吃了想上吊”,说出了鼠药之效。

有点可惜了当年的“群芳照相馆”和“友谊照相馆”。此时此刻,这姐儿俩躲在西南边角落里,就像一位衣着寒酸的老姑娘,无人理睬。遥想当年的这姊妹俩,那是何等得风光,何等得业务繁忙!不论逢年过节、赶集上庙,抑或结婚喜九、拜师交友,谁家不来照相馆合影留念!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手机照相和摄像机,照相馆基本上无人问津,小孩子断奶——快要歇菜了。由此看来,与时俱进,深化改革,顺乎时代大潮走向,机动灵活地引进先进的运营方式,是照相馆面临的当务之急!

“乘车当心三只手,公共场所防拎包。”人多手杂,大有必要谨防三只手的小偷。昔年的庙会上,愈是人流稠密、车辆堵塞的市面上,愈是容易发生钱包被窃和小偷挨揍的新闻场面。我印象最深者,是窃贼被打。人们十分痛恨陶包贼。一旦发现哪个小偷小摸的贼了,大家伙儿一定会联手揪住他,再一拥而上,将他围个风雨不透,水泄不通。然后,用拳头捶,用脚尖踢,用鞋底盖,用双手抓,用皮带抽。可怜小偷口鼻流血,噼里啪啦挨了一顿臭揍。不是腿跛了,就是被打了个“满脸花”,怪叫人心疼的。没办法,谁家都一个穷样儿。你伸手来偷自己乡里乡亲的,能不挨揍么!所以,兵要天天练,贼要夜放防。

常言道:穷则思变。

然而,改变生活的囧况不能靠骗,靠偷,靠抢。究其深层次原因,还不都是经济困顿、人穷民贫惹的祸呀!

假若这事儿放在今天,一个人偷,可丢死全家人了。儿子甭想娶媳妇,女儿也甭想出阁啦!谁如果偷拿了人家的东西,连自己的一张老脸也甭想再要回了。“光屁股转圈——真是满大街丢人。”

进入了新世纪,路不拾遗、不偷不抢的文明之风渐渐地愈刮愈烈。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物质生活的提高;这物质生活一提高,精神文明就水涨船高,立竿见影!就好比是春风一吹,就化春雨,且点点滴滴,滋润了人们渴待美好生活的心田。庙会上的治安状况比以前强多了。丢钱物和遭扒窃的恶心事儿,几乎再也闻所未闻,销声匿迹了。

承安庙会的昔之于今,犹如簸箕之于天,叫花子之于神仙,简直是无法沾边是也。

现在的承安庙会,规模之宏大,物品之琳琅,软的和硬的条件一应俱全。亮出来的摊点摊位,发多都在钢筋水泥浇筑的小楼房底商前面。据不完全统计,仅庙会首日,流动人员即达5万人次,零售额和成交额突破了四千万元!

今天的承安庙会,以承安集贸市场为圆心,圆半径辐射至周围近处的村镇,远至邻近的石家庄、正定、定州、藁城、曲阳、深泽、灵寿诸县市。其影响广远,名不虚传!

有人问:承安庙会在一年四季里头,有哪三次呢?三次是指农历的正月十七、四月二十八和十月二十八。值得称道的是,我们这儿的老百姓,无不亲切地叫它“天齐庙”!

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且听我解释一下。

“天齐”的寓意非常正能量。本意指的是观察要敏锐、诚实、风趣,也有为人坚强、富有韧性、不断奋斗、一生辉煌的意味。如此说来,承安庙会的宗旨蛮新潮呢!

徜徉在城关老城的街道上,游逛在布局合理的小吃街头,我思绪的羽翼纷纷扬扬,飞向了遥远的历史天空。

传说在明朝洪武年间,为了祀奉泰山神东岳大帝而建造。在甘肃的兰州、河北的‌蔚县和‌北京的通州,都有齐天庙的客观存在。想像着一个小小的镇级辖区竟然也有它的存在,可见它的名气和声誉,并非一般的简单。

今天,能有时间恰逢其会,逛上一逛,真是此生有幸,备觉无限的荣光和自豪!

此日,风冷无雪,阳光偶而洒落下来,天公还挺作美。如果说在此之前吧,在承安庙会上,男女老少各得其乐,商贾小贩喜笑颜开,浓浓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喜庆的装饰物、各式各样的干果点心、精美的手工艺品……吸引了四邻八乡、远远近近的商贾村民前来聚集打卡——的话,那么,今天的承安庙会上的新气象,更增添了新时尚、新潮流、新科技等时代因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啊,承安庙会,不仅仅是一场城乡集会,更是一部活着的民俗历史,是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画卷,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与传承民俗文化的热烈表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