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沫若青的头像

沫若青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07
分享

“青羽计划”+《炭》+贺衡鑫

老张把炭车推到桥头时,天还没亮透。风刮得紧,他袖着手,缩在车把后面。桥那头有光,是早市开了。

炭是昨晚烧好的。老张蹲在窑前守了一夜,火色暗下去,他才封了窑口。儿子以前也帮着烧,后来进城去了,再没回来。老张没问,儿子也没说。

桥上有霜,车轱辘碾过去,吱呀响。几个学生骑车掠过,铃铛甩下一串,人已经远了。老张挪到市场边上,摆好炭筐。天冷,炭该好卖。

第一个来的是个妇人,裹着灰围巾,手指在筐沿上敲了敲。“多少钱?”

“八十。”

“贵了。”

老张没吭声。妇人又敲了敲,走了。

风大起来,老张把领子竖高。他想起前年这时候,儿子还在家,炭价也没跌。现在烧炭的人少了,买炭的人也少了。城里人用暖气,乡下人用电炉。只有些老人还习惯炭火的味道,可老人一年比一年少。

中午,一个穿制服的人踱过来,手指点了点炭筐。“交管理费。”

老张摸出五块钱。

“十块。”

“上个月还是五块。”

“涨价了。”

老张又摸出五块。那人把钱揣进兜,晃到隔壁摊子去了。

下午,炭只卖出去两筐。老张蹲着啃馒头,碎渣掉在炭上,他捡起来吃了。天阴得更沉,像要下雪。

傍晚,收摊的时候,来了个年轻人,穿西装,皮鞋亮得刺眼。他蹲下来看了看炭。“这炭好烧吗?”

“好烧。”老张说,“没烟。”

年轻人摸出一张名片。“我是酒店的,长期要炭,价格能低点吗?”

老张接过名片,上面烫金的字刺手。“多少?”

“六十。”

老张把名片还给他。“八十。”

年轻人笑了。“老爷子,现在谁还烧炭啊?六十是帮你。”

老张把炭筐搬上车,绳子勒紧。年轻人站着看了一会儿,走了。

回去的路比来时沉。老张推着车,腰弯得更低。雪终于落下来,先是几粒,后来成了片。炭筐上白了,老张的帽子也白了。

到家时,天已黑透。老张把车停在檐下,摸出钥匙。门开的一瞬,他想起儿子小时候,总在门口等他,见他回来就喊:“爹,炭卖完了吗?”

屋里是黑的。老张摸到开关,灯亮了,桌上还有半碗昨天的冷粥。他坐下来,听着雪打在瓦上的声音。

明天还得烧炭。


真实姓名:贺衡鑫

联系地址:重庆市璧山区康宁路5号附40号菜鸟驿站

就读学校: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