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说的天堂,并非是相对于地狱而言的天堂,也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上的天堂,而说的是深藏于九万大山广西罗城县境内的兼爱乡高山草甸,因其四季草甸悠悠,四周风景秀丽,人们美名其曰为“天堂牧场”。
每次到高山草甸,总会给人留下很多的回忆,四季不同的魅力景色,都会让人收获不一样的快乐和心情。正值酷暑盛夏,“民族文学周(罗城)2018年《民族文学》藏文版作家翻译家培训班”在罗城举行,我有幸以罗城“作家”的身份参加了少数民族作家采风组活动。在这几天的采风活动中,我们饱览了相思林、米椎林、武阳江、睡美人山、天门山等罗城镜内的绮丽风光,但最让我难忘的却是兼爱乡的高山草甸,一个犹如世外桃源的壮观的天堂牧场。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生于罗城的我每次到天堂牧场,都有这样的感慨,她像一个戴着面纱的闺女,神秘而深邃,让人看不透、读不懂。天堂牧场,距离县城大约60公里,处于罗城西部,地势多为坡岭,道路沿坡岭而建,虽然弯曲,路面却是柏油路,很平坦。当我们驱车到牧场坡底下的时候,一条“天路”便摆在我们面前,它像一条天梯似的,随着班车缓慢的行驶,把我们驶入了天宫圣殿。一下车,一个斜坡形的宽阔的草甸立刻跳入我们的眼帘,草甸面积大约1000亩,海拔500多米。南方盛夏的风是热的,风吹着绿色的草甸,绿草摇弋婀娜,热浪便扑面而来,我们忘却了一路颠簸的疲劳,迎着热浪直朝高甸上跑去。草是绿色的、柔和的,我们踏在青绿的草地上,乘风破浪。一些作家和学者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开始惊呼了起来:“哇”、“啊”“这里的景色太迷人了”……他们张开双臂,展翅翱翔,欲要与雄鹰比高低。一些人在惊呼的同时,当然也会选择不同的角度、景点,叫同伴用手机把自己和景点“嘎喳嘎喳”地拍照了下来,想把自己永远地融入这不是名胜甚是名胜的青山绿草之中。
“扎西德勒……”藏族的作家和学者们开始用他们的母语来赞美,赞美大自然赋予这片美丽的“草原”,人间的天堂。尽管我听不懂他们的语言,从他们的神态中,我能领悟出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扎西德勒”。我紧随在采风作者和学者们的后面,用相机的镜头,把每个瞬间的美丽、心情、微笑,甚至是优美的藏语,都用相机的镜头拍照记录下来。
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歌的海洋”、“舞的故乡”之美称。罗城是刘三姐的出生地,当然也不例外,处处歌声飘扬。罗城各族人民爱唱歌,村村有歌坡,有仫佬族人的地方就有走坡节。天堂牧场是罗城远近闻名的歌坡之一,踏在天堂牧场的草甸上,让我想起了罗城各族青年男女走坡唱歌的情景。
记得每年八月十五和春节的时候,村里及相邻村的青年男女们都怀着满腔的热情和渴望,不约而同地云集到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歌坡上“走坡”。男女青年都以极为喜悦的心情,在草甸上、竹林边、树荫下,相对而立或席地而坐,撑起油纸伞,挥动绣着花的手帕,尽情放歌。未见其人先闻其歌,远远就能听到他们优美的歌声,男青年吹着口哨,欢呼唱道:
行路遥遥唱支歌,面前有对好娇娥。
面前有对娇娥妹,我想邀她唱山歌。
男青年唱罢,女青年唱道:
听闻人唱我且唱,听闻人歌我亦歌。
十字街头买麻团,问哥有心亦无心?
……
你一首来,我一首。从早上唱到晚上,歌声牵出月亮来。情意绵绵,恋恋不舍,第二天又相约一起到歌坡上继续唱歌。歌声飘过一坡又一坡,男女双方在对唱“初逢歌”“问村歌”“初连歌”“约会歌”“问定歌”“暂离歌”等过程中,男女青年之间的感情也随着山歌的对唱不断“升华”,成为“恋人”,最后“情定终身”,情真意切,接着双方互送定情信物,订下终身。女方一般是给小伙子送“同年鞋”,也叫“定情鞋”,男方则送手帕、丝线作答谢。唱山歌不仅能娱乐,更是感情的交流,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交结“情人”,情定终身结为夫妻。走坡是仫佬族未婚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是仫佬族最具风情的传统节日,许多仫佬族青年都是通过走坡的方式来寻找意中人,“走坡节”又称“后生节”、“相亲节”,是仫佬族自古以来,自由婚姻的有力见证。
阳光普照着草甸,我们的脚步仍在前行,朝着高山草甸的坡顶走去,犹如逢年过节,仫佬族人们走坡的场景,这里一拨人,那里一拨人,歌声飞扬,欢声笑语。采风组成员,最引人注目的是藏族同胞的作家和学者,他们穿着僧袍,踩在柔软的绿草上,宛如踏上他们心中的圣地。他们用藏语唱起了一曲深情而悠扬的歌曲《天堂牧歌》:“温柔的春风轻轻吹过来,吹来天边一片绿色的海,我在你美丽的传说中日夜等待,等待那火红的萨日朗为我盛开。美丽的草原啊我的天堂,我是你怀抱里幸福的牛羊,依偎着青草香匍匐在你身旁,听着那牧歌声声飘进我心房……”
尽管我听不懂藏语,但这首歌的旋律我是听得懂的,音乐的世界没有语言的隔阂。远处,几只黄牛低头啃着绿油油的青草,一个戴着草帽的牧民,见来了客人,随口唱起了家乡的礼仪歌:
晨光初露东山顶,万朵彩霞铺满天。
今日迎得贵客到,山乡处处百花鲜。
……
牧民唱着歌,藏族同胞也唱着歌,不同语言的歌声在高山牧场上碰撞在了一起,真切交融擦出了灿烂的民族团结火花。踏上高山草甸坡顶上的藏族同胞,发自肺腑之言:这是我们向往的天堂。他们双手高举向唱歌的牧民挥手欢呼,双手作喇叭状放在嘴巴边,对着远处的牧民说:“扎西德勒!”我们也跟着藏族同胞兴奋地欢呼起来:“扎西德勒!”
站在草甸的坡顶上,视野广阔,身临其境体验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远处群峦叠障、云雾缭绕,近处山峰秀美,牧草茫茫。深藏于山脚下的农家,炊烟凫凫,犹如天庭中的圣殿,站在草甸中,让人仿佛置身塞外,远近景致尽收眼底。我们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奋,欢跳雀跃了起来,欲想驾上蓝天里的白云,登上天庭和神灵唱歌跳舞,顺手采撷一朵彩云,深藏于心中,送给托付终身的“情人”……蝉鸣林中静,鸟鸣山更幽。我们陶醉在美轮美奂的景色之中,犹如进入了美丽的天堂,忘记了食人间烟火的肉体凡胎,忘却了生活的浮躁、世俗的名利、情感的纠葛,身心放浪于大自然,疲惫的心灵找到一个宁静的家园。
跳吧,在高山的草甸上,唱吧,在天堂的牧场中。这是遗落人间的世外桃源,这是游客向往的香格里拉,这是一次歌坡盛会,这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宴,这是一次民族团结的绚丽绽放……
渐渐地,太阳爬到蓝天的中央,白云已被我们采撷尽收囊中,我们依依不舍,仍然眷恋这片荡涤心灵的天堂草甸。也许地球的磁场早已把我们的足迹、歌声和笑语,录入储存芯片,寂寥时再把它发放出来,滋润这一方奇山秀水的灵性和美丽。
仫佬山乡岭成山,一饱眼福妙难言。
亲口唤声睡美人,回家三天嘴还甜。
……
晌午,牧人赶着吃饱的耕牛往山脚下的农家小舍走去,随口唱起山歌来,像是在向我们道别,又像是在挽留着远方的贵客。山歌传情、山歌更是传景,把我们的魂魄从神仙的境界唤回了凡间肉体,让我们想起了路过四把镇时看到的“睡美人”山,“美人”枕着稻香入睡,体态丰腴,微微凸起的双乳散发出无限的诱惑,不免让人想入非非,伫足不行,乐不思蜀,乐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