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倪大也的头像

倪大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28
分享

灯火暖,故乡年

冬日的寒风,像一把无情的利刃,刮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将喧嚣和浮躁都吹得无影无踪。只有那街头巷尾的几盏红灯笼,倔强地亮着,发出微弱的光芒,试图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点燃一丝温暖和希望。而我的心,却早已飞回了故乡,飞回了那个充满年味的村庄。

故乡的年,总是比城市来得早一些,也浓烈许多。大约在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村庄就渐渐地热闹起来了。家家户户开始忙碌着,打扫屋子,贴春联,准备年货。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有腊肉的浓郁,有炸丸子的酥脆,还有年糕的香甜。这些香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年味”,像一根无形的绳索,牢牢地拴住了每一个游子的心。

记忆里,故乡的年,是从“杀年猪”开始的。一大早,村子里就会响起一阵阵猪的哀嚎声,伴随着人们的吆喝和欢笑。孩子们则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围在猪圈旁,兴奋地看着大人们忙碌。杀完年猪,家家户户都会分到一些新鲜的猪肉,用盐腌制起来,准备过年享用。那一刻,孩子们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和喜悦,仿佛过年的序曲已经奏响。

贴春联,是迎接新年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记忆中,父亲总是会早早地准备好红纸和墨汁,然后铺开在桌子上,认真地书写着春联。他的字写得并不算漂亮,但却充满了力量和韵味。他写的时候,总是屏气凝神,一笔一划,都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我们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帮忙,裁纸,研墨,生怕弄脏了父亲的劳动成果。贴春联的时候,我们更是分工明确,一人扶着春联,一人用糨糊粘着,将崭新的春联,贴在门框两侧。看着那鲜红的春联,上面写着吉祥的话语,心里就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仿佛新的一年,也将充满希望和幸福。

除夕夜,是过年最为重要的时刻。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早早地吃过晚饭,然后聚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电视里传来欢快的歌声,和热闹的场景,而我们则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聊着家常。那炉火烧得正旺,将屋子照得暖洋洋的,也温暖着我们的心房。长辈们会给我们讲一些过去的故事,那些发生在村庄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趣事,虽然我们早已听过无数遍,但每一次听,都依然津津有味。

到了零点时分,鞭炮声便会震耳欲聋地响起。那一阵阵清脆的鞭炮声,仿佛是对旧岁的告别,也是对新年的迎接。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院子里,点燃它们。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将整个村庄都照得亮如白昼。那一刻,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大年初一,早晨的阳光,总是格外的温暖。我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走街串巷,给长辈们拜年。每到一家,都会听到长辈们亲切的问候,和祝福的话语,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他们还会给我们发红包,虽然红包里的钱并不多,但那份心意,却是无比珍贵的。我们则会说一些吉祥话,祝愿长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过年的时候,除了拜年,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走亲戚。大年初二开始,我们就会跟着父母,到各个亲戚家走动。每到一家,都会受到热情的招待,大人们会在一起聊天喝酒,孩子们则会在一起玩耍嬉戏。那些美味的食物,那些亲切的问候,都让我们的心,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故乡的年,是热闹的,是温馨的,也是充满人情味的。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它像一根无形的纽带,将我们和故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无法割舍。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故乡的年味,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淡了。村子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过年的时候,虽然还会贴春联,放鞭炮,但热闹的氛围,似乎也少了几分。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聚在一起,聊着家常,而是各自拿着手机,刷着朋友圈。那一刻,我感到一丝莫名的失落,仿佛故乡的年,也变得有些陌生了。

但我相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就是我们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团圆的渴望。即使我们身处异乡,也依然会惦记着故乡的亲人,依然会怀念着故乡的年味。因为故乡的年,早已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成为了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我又将踏上回乡的旅程。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故乡,感受那浓浓的年味。我想和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聊着家常,吃着年夜饭,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也想和孩子们一起,放烟花,放鞭炮,一起感受新年的快乐。

故乡的年,或许不再像记忆中那样热闹,但它依然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港湾,依然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它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也给予我力量和勇气。我相信,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故乡的年,都将永远是我心中最美好的风景。

灯火阑珊处,故乡的年味,正静静地等待着我们。让我们带着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新年的美好期盼,踏上回家的路,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愿这灯火,温暖每个游子的归途,也照亮新一年的希望。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