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至秋的头像

王至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2/26
分享

白杨树

小区附近有一小片白杨林,林中有一个篮球场,树林周围已被开辟成口袋公园,种了不少应季花草,四季景色不同,很是赏心悦目。白杨树枝叶繁茂的季节,四周更显幽静,置身其中,非常惬意,是闹市中难得的好去处,我早晨活动时必定要在这周围逗留一番。这片白杨林比高中时学校的那片还要密,但是,时空不同,感觉也不一样。记忆中的那片白杨林更令我留恋。我喜欢树,应该是高中时养成的习惯,起因就是校园中那些高高的白杨树。

即墨三中始建于1956年,位于即墨西部最大的交通枢纽蓝村镇。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还没有楼房,教室、办公室、宿舍几乎全是青砖青瓦的平房,简陋中又透着一丝安静与古朴。初中、高中每个年级各两个班,全校加起来一共十二个班,六百多学生,后来初中部取消,只保留高中部。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胶东半岛一所普通的中学。学校最引人注目的是树比较多,校舍虽然旧了些,但房前房后都有很多很粗的树,杨树居多。在办公室和礼堂两排平房的中间还有一片小有规模的白杨林,大约有几十棵,树很高、很直,也很粗,夏季树荫可以遮蔽整个房顶和地面。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成片的白杨树。就因为这片树,我对这所学校顿生好感。

直到现在,我都一直认为,树是学校最直观的名片。一所学校,如果没有像样的树,便总觉那不是学校,至少不能算是好学校。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的树都育不好,何谈育百年的人呢?

学校的白杨树确切地说应该是毛白杨,是杨柳科、杨属、毛白杨种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树干自下而上依次为黑灰色、灰绿色、灰白色,基部布满大大小小的裂纹。根据铁凝的小说《没有钮扣的红衬衫》改编的电影《红衣少女》,1985年获得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剧中主人公中学生安然就很形象地把杨树的裂纹比作眼睛,仔细看看,有的确实像,所以毛白杨又叫眼睛树。毛白杨在杨属植物中寿命最长,可达200年。

校园里的毛白杨虽然和公路两边的同属同种,但是状态是不一样的。校园里的更干净、也更挺拔,而公路两边的总有一种灰蒙蒙的感觉。毛白杨有点类似白玉兰,也是先开花后长叶,只是花期比白玉兰要晚,也没有玉兰那样惊艳。其花穗像毛毛虫,一夜春雨,或是一场大风,密密麻麻的毛毛虫就会由树梢跌落地上,踩上去软软的,确实像踩虫子。

杨花落后,枝头开始吐绿,一根根枝条在春风中越来越有韵致。叶片逐渐长大,呈阔卵形,边缘具深波状牙齿;叶表面呈深绿色,有蜡质,背面因密生绒毛而呈现银白色。天气晴好的日子,微风吹过树梢,枝头点点银光闪烁,像绿色林海中泛起的细小浪花。

春去夏来,温度越来越高,树荫也一天天浓密,叶片被风吹拂时,细细的叶梗摇曳着小手状的蜡质叶片唰唰作响,像是小孩儿在鼓掌,白杨树因此有了另一个名字——响杨。这种声音晚上尤其清晰。无数次晚自习后,独自回宿舍的时候,那宛如潮水般的声音一阵阵传到我的耳中,虽有些异样,却并不害怕。夏天是白杨树最美的季节,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若有月光透过,则更是美不胜收。

秋风吹来的时候,树叶慢慢地落下,黄黄的,铺了一地,虽有点萧瑟,但不觉悲凉,因为那是人生必经的阶段,成熟,但并没有枯萎。

冬天的寒风吹过林梢,使风更有了存在感,抬头看看晴冷的天空,白杨树的枝条依然直直地挺立着。一年四季,白杨树都是那样挺拔精神,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去年初冬的一天,在银川的凤凰公园,看到满地金黄的白杨树叶,霎那间欣喜异常,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白杨树林,树是这里的主角。人与自然本应和谐统一,没有树,人类的生存质量也会大打折扣,这也是我喜欢树的原因之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