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夷》的头像

《武夷》

内刊会员

散文
202502/13
分享

劳模和他的村庄

                                             郭义清

二十年前,罗章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自那以后,当地人便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劳模”。这个古衕村党支部书记,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松溪县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国劳模。二十年过去了,每每说起那一年进京受奖,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劳模”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满脸幸福的样子。

和“劳模”相识多年,那时我在溪东乡政府任主官,农村出身的我,总喜欢到村子里转,往田头中跑。去得最多的,莫过于罗章顺任党支部书记的古衕村了。

“劳模”大我几岁,那时也就四十好几的光景。他二十几岁从部队转业回来就被群众推举当村干部,不是任村支书就是当村主任,轮番着干了二十几年。他话不多,性情温和,但外柔内刚,且做事有条有理,认真负责,为人正直厚道。每到村级换届,有些想挤进村干部行列的人常常暗中使劲,甚至偷偷地花钱拉票,“劳模”却从来不干这些,说是群众没有自愿选你,当上了也没啥意思。

当村干部就要公正公道,这是“劳模”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他不张扬,不虚伪,一是一,二是二,做事公道正派,深得群众拥护。每一届村级换届选举,“劳模”都是满票当选。任村干部这么多年,他到处跑项目筹钱,一心一意为村里做事。建村自来水厂,开竹山公路,磊防洪堤,硬化村道路,美化村容村貌,并在南平市建了首个村级公墓。漫长的岁月里,“劳模”一心扑在村里的事业上,扑在提高村民的增收上,让古衕村新房林立。

“劳模”的精耕细作,成就了古衕村好的村貌,好的文化,好的民风。尤其是在村里建成的闽北首个村级公墓,解决了群众以往办一场丧事,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如今花费300元便可,简单而不繁琐,节俭又不浪费。要知道,在二十年前的农村里做这样的丧葬改革,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县外来参观取经的人可是络绎不绝。

村里还有一处“新风酒事代办点”,村民置办各种喜事,都是由村里来统一操办,既省钱又方便。“劳模”在村里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先后制定了公墓管理约定、山林管理约定、村容村貌管理约定、村资产管理规定等“村规民约”内容。一个较为实在和成熟的村级管理模式逐渐形成。为此,这个坐落在福建松溪县最北端的闽浙交接处,距县城四十公里的村子,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等多种殊荣。

闲暇时,“劳模”喜欢到村口转悠,看看他的村庄。

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周遭总被一片片的翠绿包裹着。一条蜿蜒的小溪,把大片的田野隔成东西两岸。这里有沧桑的古樟树,有经久不息的潺潺流水,有浪漫的小石桥,有曲折的村巷。尤其是那条进村的乡间小路,两旁翠绿的乌桕树,叶子浓绿得透不过细碎的阳光。路的两旁是开阔的田野,有玉米、瓜果和蔬菜,更多的是一片黄灿灿的稻谷。每每步入其中,“劳模”便觉得有一股浓浓乡愁飘飞而至。

“劳模”虽读书不多,但他喜欢古衕村的文化。

这里有独特的古建筑五谷仙殿,它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整座建筑木架构手法,配以雕刻绘饰,工艺精巧。据古衕村民说,光绪九年,古衕村旱情严重,五谷不收,村民到江西求得五谷真仙显灵,保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纷纷解囊募捐建殿,前后历经十年。时至今日,每逢农历二十四、二十五日的香期,各地的善男信女便会齐聚五谷仙殿,唱戏祈福,热闹非凡。

这里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古衕村中央的大会场,建造于20世纪70年代,是现如今松溪留存不多的大礼堂之一,可容纳观众近千人。“劳模”担任村主干以来,每年发动群众自筹资金,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连续在大礼堂举办村级春节晚会至今。可谓有模有样,热闹非凡。村里还有舞龙队,除在乡间自娱自乐外,还多次应邀参加县里的文艺汇演。还有那女子腰鼓队,红色广场舞队,也是活动频频。歌厅、书屋那是古衕村的常设去处。尤为独特的是,村里还有一个“乡情乡音诗社”,颇具文艺特色。

这里民风朴实,邻里和睦,白天家家户户从没有锁门的习惯。在村里,不管走进谁的家中,认识也好,陌生也罢,主人都会和你热情的打着招呼。每一次到村里,男人快快的给你敬烟,女人会迅速进入厨房准备饭菜,好客之情,溢于言表。

古衕村还传承着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本村村民过世,全村上下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自发帮助丧事东家砍柴、烧水、洗菜,抢着为也许还沉浸在悲痛之中的逝者家属做事干活。更难得的是,村民会自发结伴在夜晚的灵堂坐着,轮番为逝者守灵至通宵。更重要的是,平时邻里之间若发生一些口角、摩擦之类,在这天都要打招呼化解,互不结怨,做到和好如初。

……

时至今日,每次去古衕村,我还是喜欢去“劳模”罗章顺的家里,干净的青砖灰瓦,整洁的房前院后,清静而优雅。他喜欢在小院里种上各种各样的花草,尤其是兰花颇多。我们坐于庭院里的桂花树下,一杯茶,就着雅致的兰花,无话不谈。

的确,古衕村民都有种花卉的爱好,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花草,尤其是兰花居多,可谓“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淡雅而幽香,艳丽而不张扬,颇像“劳模”的性情。

“劳模”常说,古衕村的“衕”是形容两人并肩在窄窄的村巷里同行,意喻和谐与友好。我恍然大悟,这或许就是“劳模”和他的村庄所蕴含的精髓吧。

                                                                                          责任编辑:黄文忠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